摘要:具體來看,華農擁有的一流學科數量竟然達到了5個,這足以讓其躋身一流大學的第三檔次,超越了十幾所985高校。擁有30+個學科的第一檔高校2所,。

我國的高校多達2688所,在這當中,本科院校有1265所,高職(專科)院校有1423所,這個數字每年還在增加。

對於如此數量的高校,人們爲了方便,習慣用不同的稱呼,來對他們進行歸類和排名。常聽到的說法有985高校、211高校,更早前還有C9聯盟高校、國防七子大學等等稱呼。

目前,大家逐漸已經放棄了原來985、211的說法,逐漸改用雙一流、雙非(也有人成爲非雙)等說法。雙一流是指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簡稱。


武漢大學

一流大學,無疑就是985高校的一個大集結,42所之中的39所就是原來985高校,另有3所較“強”211高校也被納入。這3所原211高校分別是鄭大學、雲大、新大。

按照擁有的“一流學科”數量、高考錄取分數線高低,又可將42所一流大學分成3個梯隊5個檔次,當然,擁有越多的一流學科、錄取分數線越高,排名越靠前。


華中科技大學

第一梯隊,頭部8所頂級名校

擁有30+個學科的第一檔高校2所,

按照擁有一流學科數量分別是,北大41個,清華34個。被稱爲一流陣營的“清北”,這2所超級高校,歷來就是霸佔頭部的存在。

擁有15+個學科的第二檔高校6所,

按照擁有一流學科數量分別是,浙大18個,上交17個,復旦17個,南京15個,中科大11個,人大14個。這個隊形,實際上就是華五+人大。

雖然中科大和人大的一流學科數量不足15,但是鑑於其強勢學科較熱門,一直以來錄取的分數都較高,所以放在這一檔。


中國人民大學

第二梯隊,中堅14所名校

擁有5+個學科的第三檔高校14所,

按照擁有一流學科數量分別是,東南11個,中大11個,武大10個,中國農業9個,華科8個,西交8個,哈工大7個,北航7個,同濟7個,川大6個,南開5個,吉大5個,國防科大5個,廈大5個。

這個檔次可謂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之中堅力量,當中的幾所都是一等一的實力名校。

頭部的清北和華五+人大錄取分數實在太高,這就直接導致,第三檔的這14所高校,一直以來都是歷年高考填報的熱門。


西安交通大學

第三梯隊,尾部20所高校

擁有2+個學科的第四檔高校15所,

按照擁有一流學科數量分別是,天津大學4個,蘭大4個,中南4個、華南理工4個、北理3個,華東師範3個,重大3個,鄭大3個,湖南大學2個,大連理工2個,山大2個,中國海洋2個,電子科技大學2個,西北工業2個,蘭大2個。

擁有1+個學科的第五檔高校5所,

按照擁有一流學科數量分別是,中央民族1個,東北大學1個,西北農林1個,雲大1個,新大1個。

這其中除中央民族以外的其他4所均爲一流大學的B類,而同以B類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鄭大、湖南大學已經躋身於第四檔。


中央民族大學

其實,在一流學科高校中,也不乏像華中農業大學這樣的原211高校,其實力甚至超過一些原985高校。

具體來看,華農擁有的一流學科數量竟然達到了5個,這足以讓其躋身一流大學的第三檔次,超越了十幾所985高校。

而且,在這5個一流學科之中,畜牧學、獸醫學、園藝學三個專業,更被第四輪學科評估評爲A+級,這令其有足夠的資本與中國農業和浙大,在這些領域“平起平坐”。


華中農業大學

工科熱門,大家一窩蜂地上,必然會導致錄取分數居高不下,搞不好還會導致自己雖然高分卻“名落孫山”。而且,因爲人才供大於求,說不定畢業後同專業人才太多,也不好就業,對自己、對國家都不好。

社會發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選擇一些非熱門,但是又有實力的,類似擁有5個一級學科(其中3個A+)的華中農業大學,對自己、對國家和社會都是相當有益的。您是否同意小編的觀點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拓譜談教育Topedu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