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險圈裏混跡了好幾年,最大的感觸就是,可選的產品越來越多!

  現在很多90後成爲買保險的主流軍!

  現在每個年輕人,身上的責任、負擔都是越來越重了。

  考慮的也越來越多了~但大部分都首要爲父母考慮,而自己僅有社保,那這樣夠不夠呢?

  真實案例

  許風,“90後”27歲,IT公司年輕的工程師,月收入12000元,獨生子,單身。2019年6月,許風感覺牙痛,牙齦出血,起先他沒在意。兩天後發燒39度,急忙去醫院檢查,確診爲白血病。2019年12月,患病6個月後去世,醫藥費、護工費、搶救費、喪葬費共計37萬元,其中社保報銷了7萬元。

  許風的父母目前都退休在家,靠退休金度日。在治療過程中,有骨髓移植和保守治療兩種方案,許風沒有猶豫選擇了後者。他對一位病友說:“我打聽了,骨髓移植沒有50萬元下不來,而且手術中有突然死亡的風險,這兩樣我父母都受不了。保守治療雖然復發可能性大,但費用少得多,即使慢慢死去,父母也不會感到太突然。”接下來,在保守治療中是用對病情緩解率達60%的進口藥,還是用緩解率只有30%的國產藥,許風再一次選擇了價格便宜的後者,因爲社保可以支付這部分費用。

  許風沒有買過任何商業保險,據他的同事回憶,曾經有幾位保險代理人找過他,都被他以工作忙爲由,婉 言謝絕了。許風曾經對同事說過:“單位給我們上了社保,我不認爲商業保險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我倒是覺得能給父母買一些保險是很重要的,因爲對我們而言,父母是天。”

  許風恰恰忽略了,對父母而言,他纔是天。許曉風給父母留下了30萬元的負債,捅下了30萬元的“窟窿”。

  原本他可以照顧父母養老的,他先走了,父母中如果再有一位離開,留下的一位就會無人照料。如果去養老院,費用又從哪裏來?這都是白髮人送黑髮人之後,產生的額外費用。

  假如許風生前購買了100萬元保額的保險(保費不足8000元)。情況又將如何呢?

  在他死後,保險公司會將100萬元理賠金送到他父母手上。除去30萬元的負債,還有70萬元可以用來養老。儘管他們花這筆錢的時候會很痛苦,但這痛苦來得總要比沒有錢治病、生活的痛苦小一些。

  我們常常會爲我們的父母多做考慮,卻忘了爲自己進行考慮,總感覺年輕沒事,身體好暫時不需要,是真的不需要嗎?

  說了這麼多,都是想各位辯證地去思考,你到底需不需要保險。不是由別人告訴你,也不是靠當下的概率情況去判斷的。

  如果你覺得暫不需要,接下來我要給你做的選擇題和對應的結果方案,你也沒必要看,以後再來。

  年輕時規劃好自己的保障,就是未雨綢繆。

  給年收入6萬的年輕人一個選擇題:

  A、花6千塊買保險,保障99%的風險。

  B、花500塊買保險,保障80%的風險。

  C、沒有保障裸奔。

  我相信8成以上的年輕人內心都傾向B,如果還想升一個檔位的可以選擇A。

  但其實更多的人都停留在C階段,因爲買保險的複雜程度很打擊人的行動力,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找專業的人幫你就可以了。

  A:500元方案定製

  答:百萬醫療+意外險。這個組合,可以高效率應對生病、死亡這兩個風險主體。

  1、百萬醫療

  醫保的有效補充,採用報銷的形式賠付醫療費。相對醫保,百萬醫療險的報銷額度更高,往往幾百萬,可以有效的覆蓋大病治療費用。除此以外,還能提供醫療費墊付等就醫服務。

  2、意外險

  兩個功效,一個是報銷小意外的醫療費,比如被狗咬、摔傷、燙傷等等,另一個是對大的意外(傷殘和死亡)進行現金賠付。

  百萬醫療險無法補充就醫期間的收入損失等隱性支出費用;意外險的身故賠付,僅針對意外,不針對自然死亡和病死,但這兩項對年輕人來說,已經解決大部分問題了。

  B:6000元方案定製

  答:百萬醫療+意外險+重疾險。這個組合,可以高效率應對生病、死亡、收入損失這三個風險主體。

  意外險和醫療險不變,重疾險選了一款保終生、附加癌症二次賠付(復發、轉移、持續)的產品

  3、重疾險

  屬於提前一次性給付產品,買多少保額,後期就會一次性給多少保額,解決的是住院期間和住院以後三到五年的收入損失問題。

  最完美的情況是每種都有,再加上定期壽險。四大健康險+儲蓄型保險,把健康和財富風險都完美管控起來。

  之所以沒給這種萬全的方案,是因爲大多數年輕人可分配給保險的資源有限,我們必須有所取捨。

  另外,保險不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需要長期的優化升級。

  我們常說,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會先來,所以我們要學會未雨綢繆。

  保險是人生必做之事。

  如果能從影響年輕人開始,傳達一個正確的觀念,

  有保險兜底,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而且,現在還有資本去挑選保險,再過幾年想買的話,可能是保險挑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