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琅琊山刻石雖然只有447個字,但是信息量卻十分豐富,其中記載了秦始皇在統一全國之後,分別做了哪些豐功偉績,證實了秦始皇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修訂律法等決策,石碑上面有一句總結,直接歌頌了請始皇嬴政的偉大之處:。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1921年琅琊山刻石出現之後,專家都十分重視,尤其是上面的字跡很多都保存完好,只要將這塊石碑研究透了,對秦朝歷史就會更加了解,也更能還原出一個真實的秦始皇。

這裏是小吳閱歷史,關注我,帶你瞭解歷史,深入歷史。

自古以來,中國經歷了四百多名皇帝,這麼多位皇帝中,有雄才韜略者,有庸庸碌碌者,有驚才絕豔者,有卑鄙無恥者,有流芳千古者,有臭名昭著者。而其中知名度最大的,秦始皇嬴政說第二,恐怕沒有哪一個皇帝敢稱第一。

秦始皇嬴政,13歲便坐上了帝王寶座,此後便開始了自己傳奇的一生。殺嫪毐,除呂不韋,滅六國,天下一統,書同文,統一度量衡,車同軌,定律法,稱皇帝。

他無疑是雄才韜略、驚才絕豔者,流芳千古的同時,卻也飽受否定,很多人說他殘暴無比,統一天下沒多久就大興土木,建阿房宮、驪山陵,導致天怒人怨,使得秦朝的國運早早消耗殆盡。甚至有人認爲史書對嬴政已經美化了。

其實,秦國這段歷史是很多考古學家都十分感興趣的,因爲秦朝是我國第一個統一的皇朝,而嬴政此人也開創了多項歷史第一,很多考古學家都希望通過考古,還原出一個真實的嬴政。

可惜的是,秦朝歷史至今兩千多年,很多保留下來的資料都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裏,直到1921年,山東出土了一塊石碑,纔給大家揭開了這千年的迷霧。

這塊石碑就是琅琊山刻石,在嬴政滅掉六國統一天下之後,他到全國各地巡視,有七個地方因此修建了石碑,來記錄秦始皇的豐功偉績。

根據史書《秦始皇本紀》所說,這七個地方分別是琅琊山、東觀、會稽、碣石、泰山、芝罘、嶧山,因此七個石碑分別是《狼牙山刻石》、《東觀刻石》、《會稽刻石》、《碣石刻石》、《泰山刻石》、《芝罘刻石》、《嶧山刻石》。

然而,因爲時間久遠,再加上地質變化,很多石碑都已經消失了,如今保存下來的,只剩下狼牙山刻石和泰山刻石。可是泰山刻石已經風化得很厲害,上面的很多字跡都看不清了,剩下的也只有寥寥十幾個字,因此對研究秦始皇並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1921年琅琊山刻石出現之後,專家都十分重視,尤其是上面的字跡很多都保存完好,只要將這塊石碑研究透了,對秦朝歷史就會更加了解,也更能還原出一個真實的秦始皇。

琅琊山刻石雖然只有447個字,但是信息量卻十分豐富,其中記載了秦始皇在統一全國之後,分別做了哪些豐功偉績,證實了秦始皇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修訂律法等決策,石碑上面有一句總結,直接歌頌了請始皇嬴政的偉大之處:

“今皇帝並一海內,以爲郡縣,天下太平。”

這句話無疑是對秦始皇最好的評價,正是因爲他平定六國,這才結局了多年來的各國混戰,使得天下百姓有了一個比較安定的生活。而如今我們歷史書上看到的秦始皇事蹟,很多也是從這塊石碑上得到且證實的。

誠然,秦始皇嬴政也有錯的地方,大興土木,提高賦稅,讓百姓剛脫離各國混戰,又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尤其是焚書坑儒,讓他成爲了文人筆下的殘暴之徒。但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優點有缺點,評價一個人的時候,要做到客觀全面,總體而言,秦始皇嬴政雖有過錯,但是他的功績卻更加偉大,不應該受到後人的質疑和貶低。

能夠橫掃六國統一天下的人,也許一百年兩百年就能出現一個,但千年才能出現一個秦始皇這樣的人,因爲統一天下不過是他的一小步,改革纔是他造福天下蒼生的地方。統一文字、度量衡,法治天下等等改革措施,纔是他被稱爲始皇帝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他真正偉大之處,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

不知道你是怎麼評價秦始皇的呢?

我是小吳,關注我,帶你看陳年舊事,暢遊歷史長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