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總缺糧,不是蜀漢缺糧而是軍隊缺糧、前線缺糧和打仗的時候總缺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連鳥都飛不過去的秦嶺大山。諸葛亮和蜀漢就是有多少糧食,也沒用。
因爲秦嶺大山,所以運輸成本巨高。翻山越嶺運糧食,耗費的人力都是天文數字的。同時,運輸時間也不確定,不是蜀漢沒糧食,而是運不上去,趕上個暴雨洪災,糧食就別想運過去。
而諸葛亮執行的是北伐攻略,所以一定要穿越秦嶺大山去打仗。蜀漢打仗,打得不是攻城略地,打得後勤運輸。在戰場較量上,無論是城戰還是野戰,諸葛亮基本就沒輸過。曹魏很少能對諸葛亮的軍隊進行大規模的殺傷。不僅諸葛亮時期是如此,即便是姜維北伐,蜀漢在戰場上也不喫虧。
戰國七雄的戰場主要是中原地區,主要聚焦在韓國和魏國這兩個地方。在中後期,主就多是秦國跟六國硬碰硬。
秦國肯定不缺糧食,千里關中就是千里的大糧倉,而且後來還有巴蜀的糧食。
楚國也不缺糧食,五千裏之地,人少地多。楚國人就是不種糧食也能靠打獵和採集爲生。因此,楚國才能產生老子這種人。不擔心糧食的問題,也不需要考慮市場交換的問題,所以小國寡民最好。
秦國最強、楚國最大,而齊國最富。齊國就更不需要考慮糧食的問題了,齊國人不僅要喫飽而且要喫好。所以,養尊處優慣了,最後直接向秦國投降了。
燕國的主要工作是偷襲趙國,沒事就趁火打劫,然後再被趙國教訓一頓。但總體來說,除了樂毅伐齊,也沒折騰出什麼經年累月的大戰。所以,地偏民少,但養活自己不成問題。
趙國其實比較難,因爲趙國需要常年打仗。倒不是跟六國打,或者主要跟燕國摩擦,主要是代北地區要解決草原問題。但是,也不用太擔心糧食的問題,養活自己和支持戰爭都不成問題。
戰國不需要考慮糧食問題,一個原因是這些國家都不缺糧,因爲中原戰國就是把最好的地方全都給佔了;另一個原因是也不需要擔心運輸的問題,因爲主戰場也是大平原,糧食都能運過去。
唯一需要考慮糧食和輜重問題的戰爭,應該是長平之戰。秦趙在上黨這個地方糾結較量的時間太長,將近三年。雙方投入的兵力規模太大,秦國幾十萬人、趙國幾十萬人,自然會影響到國內的糧食生產。最終決戰的時候,秦昭襄王直接跑到秦國的河東郡,組織整郡的壯丁給前線運糧食。原因就是上黨高地的交通太不便利,考驗了秦國的後勤。
所以,一旦遭遇這種地形上的不便,即便是最強的秦國也不行,也得把後勤看得比戰場還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