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週五報道,英國正試圖建立一個民主十國聯盟,爲5G設備和其他技術提供更多的供應商選擇,以避免依賴中國公司。隨後,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NCSC)表示,他們正在評估美國對華爲的新制裁可能會對英國5G網絡造成的影響。



英國試圖建立5G民主聯盟 制衡中國 (自由亞洲電臺製圖)

美國遊說盟國共同打擊中國通信巨頭華爲的努力似乎並沒有白費。有跡象表明,新冠疫情下,西方國家抵制華爲的聲浪正在升級。英國政府已與華盛頓取得溝通,希望建立一個5G技術的民主十國聯盟,以削弱對中國的依賴。

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週五報道,英國正試圖建立一個民主十國聯盟,爲5G設備和其他技術提供更多的供應商選擇,以避免依賴中國公司。報道說,這個5G聯盟將包括七國集團成員國以及澳大利亞、韓國和印度。

英國首相辦公室的一名發言人週五表示:“爲了使我們的網絡更加多樣化,我們正在尋找新的市場夥伴,而這也是我們正與美國在內的盟國談論的議題。”

據悉,這個聯盟的選擇之一就是對其成員國的科技公司進行投資。但目前歐洲的5G基礎設施供應商只有諾基亞和愛立信兩家公司,而他們的供貨速度和價格也比不上華爲。

美國通信設備專家李文澄表示,西方政府當然可以聯合扶持一些本國科技公司,但這些公司短期內仍很難產生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西方市場經濟主要是建立在自由發展、自由競爭的基礎上的。政府方面是可以給它優先權、給它免稅,之後放任它自主發展,但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疫情和香港形勢讓英國回心轉意

英國是新冠疫情的重災區之一,就連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都沒能倖免。截至週五早間,英國已確診了近27萬起新冠肺炎病例,死亡人數接近3.8萬。

英國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上個月在一場記者會上明確表示,這場疫情會顯著影響中英兩國關係,而英國希望推動一場針對疫情起源的國際性深入調查,並尋求疫情未能及時得到控制的原因。

在中國人大通過香港《國安法》的決議後,拉布聯合美、澳、加三國外長髮布聯合聲明,譴責北京當局強推《國安法》,表示這與《中英聯合聲明》構成直接衝突,並將大大削弱香港自治。

受這些國際事件影響,英國對華爲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轉變。就在一月底,英國首相約翰遜還曾表示,華爲可以在英國5G網絡建設中扮演一個有限的角色。他提出,“高風險供應商”可以參與網絡“非敏感部分”的建設,但其市場份額不能超過35%。

半個月前,美國政府出臺新規,指出美企在對華爲出口使用了美國技術或設計的芯片之前,必須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

隨後,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NCSC)表示,他們正在評估美國對華爲的新制裁可能會對英國5G網絡造成的影響。幾乎在同一時間,英媒報道,約翰遜已經要求官員制定計劃,在2023年之前,把中國參與英國基礎建設的程度削減至零。

現居臺灣的網絡工程師周曙光認爲,近期的一系列事件終於讓英國意識到中國對全球經濟格局的威脅。

“經歷了新冠疫情之後,英國更清楚地意識到了北京當局對世界經濟帶來的破壞和它的作風問題,所以他們這次就不再相信中國政府的承諾,要把華爲排除在英國的5G供應商之外。”

政治與經濟的天平會傾向哪邊?

針對英國計劃在2023年前把華爲從它的5G網絡建設中排除出去的消息,華爲全球政府事務總裁張建崗指出,相關報道毫無意義。他說,華爲已在英國運營了二十年,英國政府年初批准華爲參與其5G網絡建設,就是因爲英國需要更好的技術、更多的選擇和供應商,而這將帶來更安全、更強韌的網絡。

近幾年,美國多次警告它的盟國,華爲設備會對它們的5G通信安全構成威脅,因爲華爲可能會藉此竊取這些國家的情報。華爲始終否認它的設備存在可供網絡間諜活動的“後門”。

美國通信專家李文澄認爲,這場疫情給各國重新審視華爲設備的潛在風險提供了一個契機,他相信這場辯論的最後贏家會是美國。

“這些歐洲國家可能會因此承受經濟損失,但我相信歐洲各國最終還是會聽從美國的意見,因爲美目前已經控制住了華爲的硬件供應渠道。這樣一來,其它國家再去用華爲的話,今後華爲可能連產品都生產不出來了。”

英國首相約翰遜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會在下個月舉行的七國集團峯會上會面。輿論認爲,如果英國決定拋棄華爲,這將改善英美關係,但也會重創中英關係。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家傲華盛頓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