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抗戰時期,國軍殲敵最多的將領無疑是薛嶽和孫立人,很多人會拿他們兩個做比較,總要弄明白到底他們誰更厲害一些。但如果按軍級別去衡量,孫立人比薛嶽手下任何一個軍殲敵都多。

在抗戰時期,國軍殲敵最多的將領無疑是薛嶽和孫立人,很多人會拿他們兩個做比較,總要弄明白到底他們誰更厲害一些。其實,他們沒有可比性,因爲不是一個級別的指揮官。如果非要掰持清楚,那我們就分析一下,到底誰更厲害。薛嶽和孫立人都非蔣介石嫡系,但也不是地方實力派將領。他們手中沒有自己的軍隊,只有調度指揮的權利。薛嶽相比孫立人來說,在職位上要高出許多,我們看一下他們個人的履歷。

薛嶽早年保定軍校畢業,做過孫中山警衛營長,1927年升爲師長,1933年升爲軍長;抗日初期就任集團軍總司令、第九戰區司令;內戰時期出任徐州“綏署”主任、“總統府”參軍長等職。

孫立人1928年美國留學歸國後,到中央黨務學校任中尉隊長,1932年任稅警總團任上校團長;1941年任少將師長、中將軍長。內戰爆發後,他出任中將軍長、陸軍副總司令。從兩個人的履歷上看,孫立人與薛嶽職位不對等。薛嶽與陳誠、顧祝同等人屬於一個級別,而孫立人比杜聿明還低半個級別。

抗戰時期,薛嶽是戰區司令,當時國內劃分戰區也就是10個,手下指揮的是集團軍。而孫立人開始只是一位師長,後來成爲軍長,要知道軍上面還有集團軍。

軍職越高調度部隊的權力越大,薛嶽先後指揮了萬家嶺戰役和四次長沙會戰,殲滅日軍十餘萬之衆;孫立人率部打過仁安羌大捷,解救盟軍,名揚國際。二戰緬甸,升爲軍長指揮了攻佔八莫、南坎、臘戍等戰役,共計殲敵三萬三餘日軍。他被稱爲軍級將領中殲敵最多的一位。如果單純看殲敵數量,薛嶽勝於孫立人;但如果按軍級別去衡量,孫立人比薛嶽手下任何一個軍殲敵都多。至於誰更厲害,確實沒有對等比較多條件,所以沒有多大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