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媒體/ 柳胖胖

整個2020年的第一季度,國內的經濟和市場環境都在被新冠疫情強烈的影響着。而這其中,對於那些有着實體店面生意的從業者來說,情況還要更加艱難一些。

因爲從我個人對行業的觀察來看,疫情之下,馬太效應並沒有停止,而是又一次增強了。

比如,之前有諸多經營問題的公司或者說小商戶,如果沒有疫情,可能還能折騰個兩三年,最少也有個一年。有這些時間,還足夠它自救或者調整的,起碼還能慢慢找人兜底賣掉,而現在疫情直接埋葬了這些公司。

當一個巨浪打來,只有更大的船纔可以避免被淹沒。然後,它還能順勢收掉那些翻船後的公司留下的人、錢和業務。

從2020Q1美團發佈的財報來看,其各項業務在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其中,對到店生意的影響比外賣生意的影響要更負面更激烈,後文我會慢慢分析。

但是,如果從整個市場的全局角度看,所有實體店都受到強烈影響的情況下,平臺型巨頭反而是受到影響最小的那個。儘管美團的大部分業務數據同比增速都開始不升反降,但財報發佈前後,其股價卻持續升高,市值強勢破千億,這也部分反應了投資人對其業務未來長期價值的看好。

一、到家業務:疫情下的新特徵

美團的C端業務分成兩大部分:到家和到店。兩部分裏佔比最大的都是餐飲相關的服務。

總體來說,這兩部分都受到了疫情的嚴重影響,中斷了之前連續的同比增幅。以美團外賣爲例,2020第一季度的收入爲94.9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11.4%,環比減少39.6%。

而外賣就是美團的核心,佔到了總收入的56.6%,由此,美團整體收入也是遭遇了增速危機,同比減少12.6%至167.5億元人民幣,環比減少了40.5%,不過超過了之前的市場預期7.5%。

不過,疫情對美團的影響,不是簡單的一個業務量減少的過程,而是分成了多個不同的階段,而且對C端不同業務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王興在電話會議裏提到:“我們在1月的前20天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交易總金額(GTV)和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2月20日的訂單量不到疫情前水平的30%,到3月底已達到75%左右。”

而到了財報發佈前的5月11日那周,美團外賣每日訂單量已經恢復到了疫情前的90%左右。

同時,這個恢復的態勢在不同的外賣品類裏情況也不盡相同。對於通常無法在家制作的類別比如火鍋和烘焙,其需求恢復速度要比能夠在家制作的餐飲品種更快;午餐和下午茶的消費恢復速度超過了晚餐和夜宵,而工作場所訂單的恢復速度高於居家訂單。另外,低線城市的消費復甦領先於高線城市。

從這裏可以看出,哪怕都屬於外賣,不同品類在疫情期間的起伏表現也不完全同,無法一概而論。王興自己的判斷是,如果管控持續放鬆,那麼美團二季度的外賣業務有望再度恢復同比增長的趨勢

但是,外賣業務在Q1受到影響是不爭的事實,所以美團也加速了自己發展生鮮業務的腳步,因爲這個品類在疫情期間的線上化訂單需求比已製作完成的食物還要強。

美團在上線領域的佈局主要有美團買菜、菜大全和小象生鮮等。根據第一財經的報道,美團買菜在北京、上海和深圳3座試點城市有100多個站點,每天都在爲翻倍的訂單而超負荷營業。

另外根據一財的採訪對象表述,過去美團買菜的拉新留存率是50%,疫情期間能達到80%以上,有的站點每天接單量可以到600-800單。

二、到店業務:加速數字化進程

相比到家業務而言,美團的到店業務受到更大沖擊,恢復時間可能需要更長。唯一的利好是到店業務毛利較高,在一季度仍然是美團唯一盈利的三大業務之一,儘管盈利金額也呈現了相應下滑。

2020第一季度,美團的到店業務整體收入爲31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31.1%,環比減少51.3%,佔總收入的18.5%。

2020年的第一季度,對線下的商戶來說是更不好過的時光。因爲他們的抗風險能力不如平臺那麼強,有許多已經無奈接受了倒閉的命運,連掙扎的機會都沒有。

這其中分爲,大中型商戶的命運和小商戶命運有所不同,而餐飲類商戶和其它服務類商戶命運又不同。

首先,前面提到的馬太效應,在小商戶身上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

王興在財報電話會議裏提到:“截至4月下旬,我們已經看到,包括新商家在內,活躍外賣商家的數量已完全恢復,尤其是品牌和高品質餐廳的數量繼續增加,使我們能夠進一步擴大高端選擇,爲過去幾個月的恢復提供支撐。目前,仍有一定數量的商家尚未恢復營業,尤其是一些獨立的小型餐館。”

順帶一提,美團的外賣之所以一季度客單價有所提升,除了過去更多的“個人訂單”變爲了“家庭訂單”以外,主要也是因爲高端餐廳的線上化率被疫情倒逼,強行拉到最高點了,這和在線教育領域清北復交都不得不努力推進全員在線直播課有些類似。

比如我老家所在市中心附近的超高檔餐廳,五星酒店內部的餐廳,過去根本不屑做外賣,疫情期間都能訂餐了。

不過,這個現象疫情前已經出現。

比如北京的大董,米其林三星餐廳,去年開始試水外賣。本來它家的菜是喫環境和擺盤的,這些在外賣里根本體現不出來,但是沒辦法,要增長只能接受新渠道啊。

本來因爲有大衆點評的關係,中高端餐飲也沒法完全無視美團和美團外賣,現在合作更加要加強了。而中小餐飲商戶疫情期間只能更依賴美團,因爲堂食幾乎就完全沒了,這部分相信疫情結束後,美團可以繼續強化自己的獲利抽傭能力。

高端餐飲的外賣,疫情結束後肯定還是會掉下來,因爲本來它的場景還是偏多人的宴請之類的,也是需要環境和服務的,不是個人訂餐自己喫那種,但是高端餐飲外賣的利潤率要遠比中低端好太多。

另一方面,餐飲商戶又比其他類別的商戶處境要更好一些。

比如儘管小餐館也很慘,但它畢竟還可以靠外賣去儘量續命,通過美團等平臺爲他們帶來的訂單去儘量增加現金流。但是,到店商戶裏的那些服務類商家,比如美容、按摩、婚慶等,日子更難過。

因爲這些商戶在沒了到店訂單後,也不可能提供上門到家服務,同時他們的經營現金流又非常脆弱。美團CFO陳少暉在財報電話會議裏提到:“一般而言,到店服務的商家僅保留約3個月的淨營運資金。如果恢復持續緩慢,他們很可能在第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初就倒閉。”

美團的到店用餐部分,平臺交易量在3月底還依然只有疫情前水平的45%,5月11日已經恢復到了當周的約80%。

而且,到店的消費者更多是用一些快餐,而正餐的恢復速度要更慢,所以到店用餐的人均客單價也同比顯著下降了。

而美團平臺上的酒店消費間夜量已達到疫情前水平的50%以上。5月11日那周,恢復到了疫情前水平的70%以上。

但是,對於美團的其他到店服務,平臺交易量在3月底的只有疫情前的約30%,而5月11日當週恢復到60%,這兩個數據都不及前述的外賣、到店用餐和酒店業務。

同時,陳少暉還透露:“今年第一季度,到店業務的交易佣金收入和CPC廣告收入分別同比下降了50%和40%以上。”

我認爲,像廣告這類業務的恢復,需要商戶老闆在自身生意開始走上正軌之後纔會考慮繼續投放,所以時間上肯定會拉得更長。

三、美團的長期價值

這次疫情之下,檢驗出了美團作爲綜合生活服務平臺的長期價值,儘管同樣受到疫情影響,但在幾方面的作用下,它反而是受影響最小的,有些方面甚至是因此獲益的。

一方面,相對於攜程這樣的單一服務場景爲主的平臺,美團的酒旅業務儘管也受到重大影響,但因爲平臺有多項業務齊頭並進,並不容易出現公司級別的致命危機。

另一方面,因爲疫情期間的外賣配送80%都是通過自提完成,間接給了美團大規模測試自提取貨這一配送模式的機會。雖然在疫情之後,模式會迴歸到正常的配送上門,但在部分地區美團仍然可以將自提模式保留,並結合無人貨架以及智能機器人等技術,提高外賣業務的ROI。

第三,疫情給了美團極好的機會發展壯大自己的配送隊伍。由於線下實體商戶經營關停的緣故,大量的服務員被迫轉行,同時美團除了外賣業務之外,生鮮業務也在不斷壯大,這使得它能夠剛好補充吸收這部分的社會閒散勞動力。

未來,美團依然是同類市場中長期價值最大的那個。疫情之後,除了外賣和到店業務的基本盤,通過加強共享充電寶和單車的投入,美團的生態場景將更加強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