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退役狙擊手鮑勃正在享受退役後的休閒時光,不料,他的前上司前來拜訪他,希望他在總統街頭演講那天充當隱形狙擊手暗中保護總統。伊斯特伍德又一次用牛仔精神詮釋了美國,從生活的日常到戰場的日常,沒有銳化戲劇衝突,沒想講戰爭英雄,也沒有刻意詩化戰爭創傷,似乎只是兒時單純的牛仔精神支撐着克里斯一路走下去,而那就是伊斯特伍德心中的美國。

1.《盜火線》

警匪片巔峯。影片看似冗長瑣碎,實則細節纖毫畢現,真摯感人。角色有血有肉,帕西諾和德尼羅的表演精彩萬分,尤以咖啡店談話與機場對決爲最。大半劇情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街頭槍戰段落刺激又逼真,是影史最佳槍戰戲之一。兩位熱血男兒內心的孤獨與憂鬱表現得淋漓盡致。

2.《美國狙擊手》

伊斯特伍德又一次用牛仔精神詮釋了美國,從生活的日常到戰場的日常,沒有銳化戲劇衝突,沒想講戰爭英雄,也沒有刻意詩化戰爭創傷,似乎只是兒時單純的牛仔精神支撐着克里斯一路走下去,而那就是伊斯特伍德心中的美國。妻子那句話是對的,“如果你覺得這場戰爭沒有改變你,那你錯了。”看完十分傷感。

3.《拯救大兵瑞恩》

無論全景和近戰都無比震撼,看的時候只想快點結束,大師級的戰爭場面除了真實慘烈的你死我活,還夾雜了更爲錯綜複雜的人性特點。國產片從小給我們灌輸的是先有國纔有家,要舍小家爲大家,而這部片則表達了對渺小個體的同情與關懷,跳出利弊的權衡與算計去追求所謂更高尚的東西。說不清哪種是對的,哪那麼多非黑即白的事兒呢

4.《女狙擊手》

現在和過去時空的交叉敘事,以一個女狙擊手的經歷控訴戰爭的殘酷和毫無人道。最感動我的是那個最早認識她,她卻最看不上,最終用自己的命換來了她的倖存。第二段戰爭的煽情剪輯,導演似乎太想煽情而過了頭。最難過莫過於愛你的和你愛的人被帶走,你卻無能爲力,因爲這是在戰爭。

5.《生死狙擊》

退役狙擊手鮑勃正在享受退役後的休閒時光,不料,他的前上司前來拜訪他,希望他在總統街頭演講那天充當隱形狙擊手暗中保護總統。雖然不情願,但禁不住上司的遊說,最終答應了。總統演講那天,鮑勃正在仔細觀察着四周情況時,突然會場遭到槍手襲擊,總統身邊的主教被殺。鮑勃被當成暗殺者遭警方追捕。心知成了替罪羔羊,鮑勃在身中兩槍的情況下逃走。鮑勃此時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出幕後的真兇,爲自己洗刷罪名。 原來一切都是設計好的,目的就是殺死主教而不是總統,因爲主教會在接下來的演講中揭露他們在非洲做的壞事。而一個刺殺行動如果沒有找到罪犯案子是不會結的,所以他們需要一個替罪羊,主角被騙來提供方案幫他們達成目標後後本該被他們滅口並嫁禍,沒有料到這個人沒那麼容易搞定,最後反轉了。

6《戰爭倖存者》

又一部關於戰爭創傷的電影。從戰爭中歸來的人,總是無法融入社會,我想不僅是因爲孤獨,更多是一種生存理念和價值觀的不同。與其說是戰友的鬼魂跟着他,不如說是一種擺脫孤獨的自我幻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