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不同于那些没有情感的铁皮,《天空之城》里的机器人更多的是承载了宫崎骏对于人类缺失的美好的向往。《天空之城》里的拉普达在希达念完毁灭咒语之后,象征武器的下半部分球体在空中解体,而剩余的生命之树则载着机器人继续飞向太空,这里的巨大的生命之树就是代表了人性中的美好,纯洁,神圣而不可侵犯。

每一代都至少应该经历一场战争的洗礼。——希特勒

战争,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神话故事开始,大大小小规模的争斗就应运而生。而随着历史车轮的翻滚与科技的进步,战争的属性也在不断升级,从个体升级到群体,从地区升级到国家,从赤手空拳升级到飞机大炮。


这些无休止爆发的战争仿佛顺理成章,被裹挟其中的无数生灵也难逃厄运,大面积的土地被烧毁殆尽,城镇沦为废墟,死亡的烟霭弥漫在空气中,遮天蔽日。

战争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对毁灭敌人的诉求越高,工业化的水平就越高,科技也就越发达。由此诞生的,便是那些愈加狂热的战争机器。

而我们熟知的动画前辈宫崎骏老先生,在他的早年的作品

《天空之城》

中,就描绘了无数跨时代的超级战争机器。


《天空之城》于1992年在中国大陆上映,大致讲述了时代久远无人居住的巨大的飞行空岛拉普达,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因此,无论军方还是空贼,都在找寻着这座传说中的浮空岛。

而身为孤儿的矿工男孩巴鲁却无意间偶遇了拉普达继承人女孩希达,两人也由此卷入了这场冒险当中。

故事其实很简单,没有值得争议的地方,但故事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因素和现实意义可能很多人都无法明白:

孤独,信仰,战争,自由,土地,欲望,这些宏大的哲学元素都被涵盖其中,

构成了完整的《天空之城》

但是,我们今天却要抛去所有这些话题,来逐个分析这部动漫史上的经典《天空之城》里的那些

惊世骇俗的战争机器。

“天空之城”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超级兵器

电影在片头的时候就以背景动画的形式一笔带过了天空之城的历史(很多人看不懂的片头),伴随着风之女神在天空呼吸,拉普达人的先祖利用风车在小炉子里提炼着金属。

他们的服饰也与希达颜色一致,他们所站的位置又对应后来的希达,所以他们应该是最早的拉普达人。

1

希达在后面说肯得亚山谷传唱着“根要扎在土壤里,和风一起生存”的歌谣。正是由简单的风车开始,人类的科技变革拉开了序幕。


随后的小风车变成了巨大的金属风车。人类开始不断向下深挖采矿,一座座巨大炼炉和工程拔地而起。不满于现状的人类又想征服天空,大大小小的飞行器占据天空,科技在不断进步革新。


终于,用螺旋桨和风车构成的第一个天空之城出现了,人类完成了从陆地到天空的蜕变,随后越来越多的天空之城出现,形成了历史上古老而又繁华的天空时代。

在一切都到达顶峰的时刻,

从天而降的闪电

把这些空中堡垒全部击落,不得已人类又再度回到地面生活,转而向更深的地底开发。

这里有一个细节,对应片头动画里从天而降的闪电,在电影的近结尾处,同为拉普达后裔的反派穆斯卡提到过:

在《圣经·旧约》的记载中:耶和华将硫磺与天火从天而降,摧毁了所多玛和蛾摩两座古老的城市。

而影片中威力巨大的闪电归就正是拉普达拥有,是拉普达利用飞行石武器中的究极闪电击落了所有空中之城。


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穆斯卡在向世人展示拉普达武器的巨大威力时,闪电击中海面出现的巨大蘑菇云,更像是原子弹爆炸,这里从侧面也隐喻了最强大的武器就是摧毁广岛长崎的那两枚核弹。

宫崎骏也用这拉普达这一终极武器阐述:

不是什么上帝或者天火,只有人类才会屠杀人类。

2

与其相似的产物,我们也能在

《风之谷》

里找到。

不同于《天空之城》,《风之谷》里的巨神兵表现的更加直接。它一种具有终极破坏力量和高度智能的人造生物。在人类文明由鼎盛而衰退之后,以“七日之火”破坏旧人类世界,随即长眠地下。


《天空之城》里的记载

和漫画里的设定一样,巨神兵的代表的更多是毁灭,灾难,末日,它具有代替上帝掌管人类命运的力量。这个形象的沿用在一直到2012年,庵野秀明利用CG技术拍摄一部短片

《巨神兵出现在东京》


《巨神兵出现在东京》

其中更加全面真实还原了巨神兵的毁灭力量,渺小的人类在庞大的巨兽面前毫无抵抗能力,象征现代工业文明的东京都市也在激光下的火海中吞噬殆尽。

其实不管是巨神兵还是拉普达,他们背后所代表的都是能够在一夜之间摧毁人类文明的机器,而且是由人类亲手制造出来的。

宫崎骏在这其中也丝毫没有吝啬自己的功夫,将巨神兵和拉普达的外形刻画的细致入魂,人性的丑恶和苍白也借助这样的战争机器展露无疑。

后现代风格的飞行器

这里指的并不单是拉普达先祖们的天空之城,更多的指的是那些飞机和飞艇。

可能不为人所知,宫崎骏的家族经营着一个军工企业的飞机厂。因此,即便在日本战败后的大萧条环境中,宫崎骏也依然能保持温饱,他对飞机很有兴趣,并成为终身的爱好,他后来许多作品当中都反复出现飞行的概念。


1.

在《天空之城》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就是那个胖胖将军手下的

巨大飞行战舰

,在影片的中期以一种举世无双的形象亮相,在漆黑一片的夜空中,巨大的轰鸣伴随着划破云层的光束,飞行战舰缓缓停靠在堡垒的顶端。

军队用来搜索拉普达的巨大飞行战舰,也是穆罗将军利用军用无线电暗号向军方总部请求来的大型兵器,亦为罗穆斯卡和穆罗将军用来搜索拉普达的工具。

名字来自旧约圣经中的非利士人巨人歌利亚。

全长312米、、全幅84米、最高速度98节(约181公里/小时)、巡航速度58节(约107公里/小时)、续航距离16,000公里(无风巡航时)、乘员数360人。


齐柏林空艇

这个飞行战舰的外形可能大家都有些眼熟,

原型是德国飞船设计家斐迪南·冯·齐柏林伯爵在20世纪初期以大卫·舒瓦兹所设计的飞艇为蓝本,进一步发展而来,也就是我们都见过的齐柏林飞艇。

而在游戏《红色警戒》中也有基洛夫空艇等与其相似的设定。


2.

除了飞行战舰之外,还有

朵拉一族乘坐的虎蛾号。

这个外形像鸟的船体上共计有六个推进用螺旋桨(左右机翼末端各1、船体中央后端下方共4只),机翼上的连带螺旋桨可借由手动的方式进行水平和接近垂直的角度调整。

机上前端为驾驶舱及空中走道,本体备有朵拉一行人的起居室外船身下端则为小型飞行器鼓翼机的收纳库。上方的第二个瞭望台则可以脱离变成滑翔机模式。

船内通信以使用传声筒为主,使用滑翔机瞭望时则改用用舰内电话机。

因船身未载装任何对空武器,碰上敌手追击时以快速逃离为主。


3.

男主曾坐过的小型飞行器

鼓翼机。

外型为具有昆虫模样飞翼的飞行器,采用电流驱动以人工筋肉为原料所制成的四片对称薄膜飞行翼来进行全方位的空中运动,可进行上升、下降等各种回旋动作。

机体的下方装置有两具小型喷射引擎,可于飞行翼无任何运转的情况下进行喷射加速,并搭载烟雾施放功能可进行视野干扰,在使用喷射引擎的情况下最高可以维持6分钟的无声音飞行状态。

因进行飞行时驾驶员为直接暴露在机体外,为避免飞行中驾驶员遭到强大风力吹落而在控制台备有腰带扣环。

另外我们也能在《风之谷》里见到以

德国ME-323运输机与Do217轰炸机为原型的多鲁美奇亚军队的运输机。

宫崎骏对他笔下的这些能够承载人类飞行梦想的机器寄予了无限的厚望,

他想象中的飞机并不是给人类带来战争与杀戮的武器,而是承载梦想自由翱翔天际的飞船,是与自然融合,穿越在云端,俯瞰美丽大自然世界的灵魂之舟。

但是同时也因为故事背景的需求,他们大都变成了破坏力巨大的战争机器,是为了毁灭人类而生的钢铁怪物。

沉默的机器人

在《天空之城》里的机器人分两种,一个是

拉普达的园丁机器人,

身上布满绿色青苔,任务是修剪和清理拉普达城堡里的繁茂生长的植物。

第二种是

战斗机器人

,可以从头部发射威力巨大的线性激光,能够瞬间摧毁几公里外的建筑,双臂能够展开变成翅膀,随后借助胸腔部位的火箭推进飞翔,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护拉普达,消灭一切敌人。


园丁机器人

在作品设定里机器人身高3.44米,体重为238公斤。头部共装备大小不同的两管光束炮。全身构成之材质为陶瓷黏土装甲,可抵抗手枪等一般兵器的打击。

在其胸部的两侧装置有喷射推进装置,两只手臂的后端尖尖延伸处可以伸出类似人工筋肉的薄膜来作为飞行时的翅膀,并可将身躯转化为如圆球状的收纳待机型态。

除有以战斗为目的的机器人,拉普达里另有以看护、园丁等不同工作任务而制造的机器人,战斗用与非战斗用机器人在手臂外观上则会有不同模样。

此原为宫崎骏在担任1980年《鲁邦三世》电视版第二期的最后一集动画剧本中的机器人角色,因受到宫崎骏的喜爱而再度采用到《天空之城》中。


战斗机器人

如果说,园丁机器人代表的是和平,守护,安详,那么战斗机器人则是象征拉普达邪恶的一面。我们可以看到,巨大的飞行战舰在无数机器人的围攻下不堪一击,很快就变成了一个火球,坠入大海。

而在《天空之城》后续的背景中没有详细提到机器人的故事,但在官方给出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

这里的机器人与《风之谷》里的巨神兵有极高的相似之处。

从外形上来看,他们的头部都是类倒三角的形状,手臂都长的可以拖到地上,从武器上看,他们都能够从脸部发射威力无比巨大的激光。


机器人,这种类人智能生物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人类的需求和欲望服务的。但由于它是能够自主活动的。因此,不同于那些没有情感的铁皮,《天空之城》里的机器人更多的是承载了宫崎骏对于人类缺失的美好的向往。

不管是忠心耿耿的保护希达,搬开被风筝压住的鸟窝,还是静静的守护者拉普达的一切,机器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即便它没有思想,他却更比人类更懂得忠诚,守护与和平的意义。

狂热兵器的背后是对战争与人性的无限反思

虽然我们在宫崎骏的作品中看到了无数巨大荒诞的战争机器形象,但这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更多的是对

战争的控诉和人性的批判。

《天空之城》里的拉普达在希达念完毁灭咒语之后,象征武器的下半部分球体在空中解体,而剩余的生命之树则载着机器人继续飞向太空,这里的巨大的生命之树就是代表了人性中的美好,纯洁,神圣而不可侵犯。


同样的,在宫崎骏的笔下,军队和政府似乎都是一个极端丑恶的对象,

《天空之城》里的将军,穆斯卡一伙被塑造的无比猥琐,邪恶贪婪而又鼠目寸光,他们是军国主义的化身,战争的代言人。

总的来说,宫崎骏的动画承载了太多宏大的哲学语言,和对人类的警告。

《天空之城》告诉我们,无论有多么先进的科技,多么强大的武器,只要离开地面就无法生存,必须要和扎根在土地中,与风一同呼吸,和种子一起过冬,陪鸟儿歌颂春天。

《风之谷》告诉我们,现代人的生存危机如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情冷漠等,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只有通过人类的自我救赎才能彻底化解这些灾难。

《幽灵公主》告诉我们,在千百年来人与自然的斗争中,人类从来不是胜者,自然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只有人类自己。


巴鲁养的和平鸽

以此类举,还有很多。在他的作品中,始终都在引导这些思想,通过刻画这些机器元素让世人明白战争的可怕,人性的宝贵。

战争从来就没有胜利者,只会带来死亡和毁灭,还有失去亲人的痛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