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不同於那些沒有情感的鐵皮,《天空之城》裏的機器人更多的是承載了宮崎駿對於人類缺失的美好的嚮往。《天空之城》裏的拉普達在希達唸完毀滅咒語之後,象徵武器的下半部分球體在空中解體,而剩餘的生命之樹則載着機器人繼續飛向太空,這裏的巨大的生命之樹就是代表了人性中的美好,純潔,神聖而不可侵犯。

每一代都至少應該經歷一場戰爭的洗禮。——希特勒

戰爭,

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從神話故事開始,大大小小規模的爭鬥就應運而生。而隨着歷史車輪的翻滾與科技的進步,戰爭的屬性也在不斷升級,從個體升級到羣體,從地區升級到國家,從赤手空拳升級到飛機大炮。


這些無休止爆發的戰爭彷彿順理成章,被裹挾其中的無數生靈也難逃厄運,大面積的土地被燒燬殆盡,城鎮淪爲廢墟,死亡的煙靄瀰漫在空氣中,遮天蔽日。

戰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對毀滅敵人的訴求越高,工業化的水平就越高,科技也就越發達。由此誕生的,便是那些愈加狂熱的戰爭機器。

而我們熟知的動畫前輩宮崎駿老先生,在他的早年的作品

《天空之城》

中,就描繪了無數跨時代的超級戰爭機器。


《天空之城》於1992年在中國大陸上映,大致講述了時代久遠無人居住的巨大的飛行空島拉普達,蘊藏着巨大的財富。因此,無論軍方還是空賊,都在找尋着這座傳說中的浮空島。

而身爲孤兒的礦工男孩巴魯卻無意間偶遇了拉普達繼承人女孩希達,兩人也由此捲入了這場冒險當中。

故事其實很簡單,沒有值得爭議的地方,但故事背後所蘊含的人文因素和現實意義可能很多人都無法明白:

孤獨,信仰,戰爭,自由,土地,慾望,這些宏大的哲學元素都被涵蓋其中,

構成了完整的《天空之城》

但是,我們今天卻要拋去所有這些話題,來逐個分析這部動漫史上的經典《天空之城》裏的那些

驚世駭俗的戰爭機器。

“天空之城”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超級兵器

電影在片頭的時候就以背景動畫的形式一筆帶過了天空之城的歷史(很多人看不懂的片頭),伴隨着風之女神在天空呼吸,拉普達人的先祖利用風車在小爐子裏提煉着金屬。

他們的服飾也與希達顏色一致,他們所站的位置又對應後來的希達,所以他們應該是最早的拉普達人。

1

希達在後面說肯得亞山谷傳唱着“根要紮在土壤裏,和風一起生存”的歌謠。正是由簡單的風車開始,人類的科技變革拉開了序幕。


隨後的小風車變成了巨大的金屬風車。人類開始不斷向下深挖採礦,一座座巨大煉爐和工程拔地而起。不滿於現狀的人類又想征服天空,大大小小的飛行器佔據天空,科技在不斷進步革新。


終於,用螺旋槳和風車構成的第一個天空之城出現了,人類完成了從陸地到天空的蛻變,隨後越來越多的天空之城出現,形成了歷史上古老而又繁華的天空時代。

在一切都到達頂峯的時刻,

從天而降的閃電

把這些空中堡壘全部擊落,不得已人類又再度回到地面生活,轉而向更深的地底開發。

這裏有一個細節,對應片頭動畫裏從天而降的閃電,在電影的近結尾處,同爲拉普達後裔的反派穆斯卡提到過:

在《聖經·舊約》的記載中:耶和華將硫磺與天火從天而降,摧毀了所多瑪和蛾摩兩座古老的城市。

而影片中威力巨大的閃電歸就正是拉普達擁有,是拉普達利用飛行石武器中的究極閃電擊落了所有空中之城。


我們同樣也可以看到,穆斯卡在向世人展示拉普達武器的巨大威力時,閃電擊中海面出現的巨大蘑菇雲,更像是原子彈爆炸,這裏從側面也隱喻了最強大的武器就是摧毀廣島長崎的那兩枚核彈。

宮崎駿也用這拉普達這一終極武器闡述:

不是什麼上帝或者天火,只有人類纔會屠殺人類。

2

與其相似的產物,我們也能在

《風之谷》

裏找到。

不同於《天空之城》,《風之谷》裏的巨神兵表現的更加直接。它一種具有終極破壞力量和高度智能的人造生物。在人類文明由鼎盛而衰退之後,以“七日之火”破壞舊人類世界,隨即長眠地下。


《天空之城》裏的記載

和漫畫裏的設定一樣,巨神兵的代表的更多是毀滅,災難,末日,它具有代替上帝掌管人類命運的力量。這個形象的沿用在一直到2012年,庵野秀明利用CG技術拍攝一部短片

《巨神兵出現在東京》


《巨神兵出現在東京》

其中更加全面真實還原了巨神兵的毀滅力量,渺小的人類在龐大的巨獸面前毫無抵抗能力,象徵現代工業文明的東京都市也在激光下的火海中吞噬殆盡。

其實不管是巨神兵還是拉普達,他們背後所代表的都是能夠在一夜之間摧毀人類文明的機器,而且是由人類親手製造出來的。

宮崎駿在這其中也絲毫沒有吝嗇自己的功夫,將巨神兵和拉普達的外形刻畫的細緻入魂,人性的醜惡和蒼白也藉助這樣的戰爭機器展露無疑。

後現代風格的飛行器

這裏指的並不單是拉普達先祖們的天空之城,更多的指的是那些飛機和飛艇。

可能不爲人所知,宮崎駿的家族經營着一個軍工企業的飛機廠。因此,即便在日本戰敗後的大蕭條環境中,宮崎駿也依然能保持溫飽,他對飛機很有興趣,併成爲終身的愛好,他後來許多作品當中都反覆出現飛行的概念。


1.

在《天空之城》中,最引人矚目的無疑就是那個胖胖將軍手下的

巨大飛行戰艦

,在影片的中期以一種舉世無雙的形象亮相,在漆黑一片的夜空中,巨大的轟鳴伴隨着劃破雲層的光束,飛行戰艦緩緩停靠在堡壘的頂端。

軍隊用來搜索拉普達的巨大飛行戰艦,也是穆羅將軍利用軍用無線電暗號向軍方總部請求來的大型兵器,亦爲羅穆斯卡和穆羅將軍用來搜索拉普達的工具。

名字來自舊約聖經中的非利士人巨人歌利亞。

全長312米、、全幅84米、最高速度98節(約181公里/小時)、巡航速度58節(約107公里/小時)、續航距離16,000公里(無風巡航時)、乘員數360人。


齊柏林空艇

這個飛行戰艦的外形可能大家都有些眼熟,

原型是德國飛船設計家斐迪南·馮·齊柏林伯爵在20世紀初期以大衛·舒瓦茲所設計的飛艇爲藍本,進一步發展而來,也就是我們都見過的齊柏林飛艇。

而在遊戲《紅色警戒》中也有基洛夫空艇等與其相似的設定。


2.

除了飛行戰艦之外,還有

朵拉一族乘坐的虎蛾號。

這個外形像鳥的船體上共計有六個推進用螺旋槳(左右機翼末端各1、船體中央後端下方共4只),機翼上的連帶螺旋槳可藉由手動的方式進行水平和接近垂直的角度調整。

機上前端爲駕駛艙及空中走道,本體備有朵拉一行人的起居室外船身下端則爲小型飛行器鼓翼機的收納庫。上方的第二個瞭望臺則可以脫離變成滑翔機模式。

船內通信以使用傳聲筒爲主,使用滑翔機瞭望時則改用用艦內電話機。

因船身未載裝任何對空武器,碰上敵手追擊時以快速逃離爲主。


3.

男主曾坐過的小型飛行器

鼓翼機。

外型爲具有昆蟲模樣飛翼的飛行器,採用電流驅動以人工筋肉爲原料所製成的四片對稱薄膜飛行翼來進行全方位的空中運動,可進行上升、下降等各種迴旋動作。

機體的下方裝置有兩具小型噴射引擎,可於飛行翼無任何運轉的情況下進行噴射加速,並搭載煙霧施放功能可進行視野干擾,在使用噴射引擎的情況下最高可以維持6分鐘的無聲音飛行狀態。

因進行飛行時駕駛員爲直接暴露在機體外,爲避免飛行中駕駛員遭到強大風力吹落而在控制檯備有腰帶扣環。

另外我們也能在《風之谷》裏見到以

德國ME-323運輸機與Do217轟炸機爲原型的多魯美奇亞軍隊的運輸機。

宮崎駿對他筆下的這些能夠承載人類飛行夢想的機器寄予了無限的厚望,

他想象中的飛機並不是給人類帶來戰爭與殺戮的武器,而是承載夢想自由翱翔天際的飛船,是與自然融合,穿越在雲端,俯瞰美麗大自然世界的靈魂之舟。

但是同時也因爲故事背景的需求,他們大都變成了破壞力巨大的戰爭機器,是爲了毀滅人類而生的鋼鐵怪物。

沉默的機器人

在《天空之城》裏的機器人分兩種,一個是

拉普達的園丁機器人,

身上佈滿綠色青苔,任務是修剪和清理拉普達城堡裏的繁茂生長的植物。

第二種是

戰鬥機器人

,可以從頭部發射威力巨大的線性激光,能夠瞬間摧毀幾公里外的建築,雙臂能夠展開變成翅膀,隨後藉助胸腔部位的火箭推進飛翔,他們的任務就是保護拉普達,消滅一切敵人。


園丁機器人

在作品設定裏機器人身高3.44米,體重爲238公斤。頭部共裝備大小不同的兩管光束炮。全身構成之材質爲陶瓷黏土裝甲,可抵抗手槍等一般兵器的打擊。

在其胸部的兩側裝置有噴射推進裝置,兩隻手臂的後端尖尖延伸處可以伸出類似人工筋肉的薄膜來作爲飛行時的翅膀,並可將身軀轉化爲如圓球狀的收納待機型態。

除有以戰鬥爲目的的機器人,拉普達裏另有以看護、園丁等不同工作任務而製造的機器人,戰鬥用與非戰鬥用機器人在手臂外觀上則會有不同模樣。

此原爲宮崎駿在擔任1980年《魯邦三世》電視版第二期的最後一集動畫劇本中的機器人角色,因受到宮崎駿的喜愛而再度採用到《天空之城》中。


戰鬥機器人

如果說,園丁機器人代表的是和平,守護,安詳,那麼戰鬥機器人則是象徵拉普達邪惡的一面。我們可以看到,巨大的飛行戰艦在無數機器人的圍攻下不堪一擊,很快就變成了一個火球,墜入大海。

而在《天空之城》後續的背景中沒有詳細提到機器人的故事,但在官方給出的數據中,我們不難發現,

這裏的機器人與《風之谷》裏的巨神兵有極高的相似之處。

從外形上來看,他們的頭部都是類倒三角的形狀,手臂都長的可以拖到地上,從武器上看,他們都能夠從臉部發射威力無比巨大的激光。


機器人,這種類人智能生物的存在,本身就是爲了人類的需求和慾望服務的。但由於它是能夠自主活動的。因此,不同於那些沒有情感的鐵皮,《天空之城》裏的機器人更多的是承載了宮崎駿對於人類缺失的美好的嚮往。

不管是忠心耿耿的保護希達,搬開被風箏壓住的鳥窩,還是靜靜的守護者拉普達的一切,機器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即便它沒有思想,他卻更比人類更懂得忠誠,守護與和平的意義。

狂熱兵器的背後是對戰爭與人性的無限反思

雖然我們在宮崎駿的作品中看到了無數巨大荒誕的戰爭機器形象,但這背後所蘊含的情感,更多的是對

戰爭的控訴和人性的批判。

《天空之城》裏的拉普達在希達唸完毀滅咒語之後,象徵武器的下半部分球體在空中解體,而剩餘的生命之樹則載着機器人繼續飛向太空,這裏的巨大的生命之樹就是代表了人性中的美好,純潔,神聖而不可侵犯。


同樣的,在宮崎駿的筆下,軍隊和政府似乎都是一個極端醜惡的對象,

《天空之城》裏的將軍,穆斯卡一夥被塑造的無比猥瑣,邪惡貪婪而又鼠目寸光,他們是軍國主義的化身,戰爭的代言人。

總的來說,宮崎駿的動畫承載了太多宏大的哲學語言,和對人類的警告。

《天空之城》告訴我們,無論有多麼先進的科技,多麼強大的武器,只要離開地面就無法生存,必須要和紮根在土地中,與風一同呼吸,和種子一起過冬,陪鳥兒歌頌春天。

《風之谷》告訴我們,現代人的生存危機如環境惡化、資源枯竭、人情冷漠等,都是人類自己造成的,只有通過人類的自我救贖才能徹底化解這些災難。

《幽靈公主》告訴我們,在千百年來人與自然的鬥爭中,人類從來不是勝者,自然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只有人類自己。


巴魯養的和平鴿

以此類舉,還有很多。在他的作品中,始終都在引導這些思想,通過刻畫這些機器元素讓世人明白戰爭的可怕,人性的寶貴。

戰爭從來就沒有勝利者,只會帶來死亡和毀滅,還有失去親人的痛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