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網絡購物的普及和快遞行業的迅猛發展,快遞面單上的信息爲老百姓帶來精準物流服務的同時,也增加了用戶個人信息暴露的風險。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柴閃閃提出了加強快遞面單個人隱私保護的建議,引起了社會關注。

目前,深圳快遞企業"隱私面單"執行現狀如何?有何探索?連日來,記者調查發現,深圳多家快遞企業暫未全面普及快遞"隱私面單",用戶個人信息"裸奔"成普遍現象。對此,專家表示,快遞企業應推行"隱私面單",爲"奔走"的個人信息套上"防護服"。

▲快遞員正在包裝快遞包裹。

走訪:快遞"隱私面單"可隱藏個人部分信息

5 月 29 日,記者在南山區一家順豐快遞網點看到,快遞員正在封箱、包裝,並打印出一張張快遞面單。

▲順豐推行的"隱私面單",可隱藏用戶部分信息。

記者觀察發現,快遞面單上完整地顯示着收件人的姓名和地址,但收件人手機號碼隱藏了中間四位數字。一名順豐快遞員介紹,去年以來,他所在的網點就採用"隱私面單"技術,收件人手機號碼部分數字會被自動隱藏,寄件人信息可全部隱藏。在寄遞全流程中,僅收派員可通過巴槍掃描獲取相關信息,能有效保護用戶個人信息安全。

連日來,記者走訪深圳多家快遞網點發現,除了順豐外,中通、韻達等多家快遞公司暫未全面普及快遞"隱私面單"服務。5 月 29 日,深晚記者在南山區中通快遞一家網點看到,幾乎所有的快遞面單都完整顯示了收件人和寄件人的姓名、手機號碼和地址。該網點快遞工作人員介紹,市民如果需要在快遞單上隱藏個人信息,可以在下單時自主選擇。不過,大多數市民並沒有這項要求。

▲快遞單信息"裸奔"成普遍現象。

龍華區韻達快遞一家網點工作人員則表示,該公司並沒有要求各個網點都實行"隱私面單"。韻達快遞微信小程序中的增值服務會有"隱私面單"服務,需要市民自行選擇。

調查:

技術、效率等或是影響"隱私面單"全面普及的因素

記者梳理發現,事實上,早在 2017 年,不少快遞企業就推出了"隱私面單"服務,並在快遞面單上用"星號"或"笑臉"代替用戶的姓名或手機號碼中間的數字,以此保護用戶隱私信息。

▲快遞員正在分揀快遞包裹。

快遞"隱私面單"服務推行多年,爲何難以全面普及?深晚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深圳不少快遞公司探索"隱私面單"服務。不過,技術、派件效率、成本費用、用戶使用習慣等或是影響快遞"隱私面單"全面普及的因素。

"如果全面推行‘隱私面單’,需要有一個強大的系統,這就需要公司投入大量資金研發相關技術。"南山區韻達快遞工作人員說,缺乏較好的技術後臺是"隱私面單"普及難的一個原因。此外,與"隱私面單"相比,傳統面單信息"一目瞭然",能更好地提升投遞效率。

多家快遞企業工作人員則表示,費用成本是影響"隱私面單"全面普及的重要因素。"我們網點日均派件 700 多件,如果所有的快遞都實行‘隱私面單’,至少要多安排 5 名快遞員才能完成配送,這將增加很大的額外成本。"圓通快遞一名工作人員說。

專家:

快遞企業應加大"隱私面單"執行力度

伴隨着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 一張小小的快遞面單或成爲個人信息泄露的重災區。據媒體公開報道,2018 年,江蘇省宜興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案件。快遞員張某偷偷將快遞單拍照留存並多次出售給微信商家等,非法獲利 9 萬餘元。最終,法院判處張某有期徒刑三年九個月,並處罰金 15 萬元。

究竟應該如何更好地保護快遞單上的個人信息,成爲當前不得不思考的問題。貫鑠企業 CEO、快遞專家趙小敏在接受深晚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技術不再是制約"隱私面單"推行的因素,關鍵是企業執行力度的問題。他覺得,企業應加強自律,承擔責任,加大"隱私面單"的執行力度,爲個人信息套上"防護服"。同時,相關部門也要加強監管,只有 "雙管齊下"才能更好地保護快遞面單上的信息。

趙小敏提醒,快遞企業內部信息系統也可能存在信息泄露的風險。近年來,快遞市場上出現不少內部人士盜賣數據、企業數據庫被"黑"等情況。對此,企業還應加強內部信息系統的安全管控。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研究員解筱文則表示,加強個人隱私保護是快遞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有關部門應該強化行業監管,全面推行"隱私面單"。同時,應從節約社會資源、提升快遞服務效率方面綜合考慮,系統解決這一問題。此外,快遞企業應強化從業人員的誠信意識,並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和相關法律法規培訓。相關部門應對違法犯罪的個人和組織,及時懲處。

(深圳晚報供稿)

編輯 苗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