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有了儿子以后,就辞去了工作,天天在家里陪儿子。

她的微信里面加了无数个育儿群,到处去打听,让孩子领先于起跑线的各种灵丹妙药,搞得自己也焦虑的不得了。

娜娜的儿子上幼儿园很早。他两岁半时上了幼儿园。幼儿园小班有很多亲子活动。娜娜每次参加亲子活动都很紧张。这所国际幼儿园拥有更多的知识先进的孩子和社会精英,家长也具备独特的技能。他们每人有18种武术。每一次亲子活动都是家长们玩花样的时候。他们不仅要为体力、美貌、衣着、亲和力和文化素质而努力。此时,娜娜感到不知所措。

娜娜也是名校毕业,但是有了孩子以后就放弃了职场,把自己所有事件给了孩子,对孩子有利的事情她都做。

现在大家都知道玩手机不好,娜娜为了对孩子好就坚决的戒掉了手机,有时候老公出差,给他打个电话,发个微信视频他都接不上,搞得老公对她怨言也很大。娜娜的儿子呢,由于幼儿园上的比较早,比同伴都小一些,所以孩子在学校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也显得比较胆怯,大一点的孩子呢,也不喜欢跟小小孩玩。

娜娜就很头疼,她带着儿子去咨询了演讲口才班,得知人家最少也要收四岁以上的孩子,无奈放弃。

找到我看我能不能辅导孩子口才练习。

我见了娜娜她儿子发现呀,孩子根本就没有问题,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已经知道焦虑已经知道了,妈妈什么时候会不高兴,会去做一些讨好妈妈的事情。

孩子在幼儿园不敢跟别的小朋友做游戏,害怕自己输了,妈妈又觉得不高兴,所以干脆躲着其他小朋友一个人待在角落里。

其实孩子并不是孤僻,也不是口才不好,而是心事儿太多。

一个不到三岁的心灵承载了妈妈的焦虑。

娜娜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拼尽了全力才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到学校以后呢,发现同学们又会唱歌又会跳舞,有的会弹吉他,会乐器,而自己呢什么都不会,从上了大学以后就非常自卑。

找工作的时候呢也一直不顺利。她把这一切都归结到了自己的出身不好,小时候的教育没有跟的上,都是输在了起跑线上造成的。

家长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呀,也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我们要因材施教,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孩子喜欢什么东西。我们找到孩子的兴趣切和点,以及孩子比较擅长的事情,协助孩子培养这方面的兴趣,能力,让孩子有所专长是无可厚非的。

但如果那只是为了跟别人比拼,不看孩子的气质特征,孩子会苦不堪言。

所以当我们要求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时候,我们要想一想是真的为了孩子好考虑了孩子的自身特征呢,还是那种我们曾经输过的痛苦体验,让我们不堪回首,才把自己当时没有享受的,没有完成的这些心愿全部强加在了孩子的身上。

越是这么做,孩子越有可能早早的被家长毁了。

只有遵循孩子成长规律,符合孩子自身特征,家长能做的就是协助孩子发掘潜力,协助孩子人格独立,一定要把家长自身摘出来,家长的愿望并不是孩子的愿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