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諸葛亮擺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在《三國志》等歷史類書籍中並未記述,因此這段記載,在真實的歷史上並不存在。"鄭國也轉危爲安,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空城計的戰例。

大家好,我們的小楠姐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爲郃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早於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約2300年,被譽爲“兵學聖典”和“古代第一兵書”。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一部集歷代兵家詭道之大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
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解說後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全書還有總說和跋。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總結了以往戰爭中施計用詐的實踐經驗,包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思想,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時至今日,它們已經突破了軍事領域,廣泛運用於政治、經濟、外交、生活等各個領域,成爲人們克敵制勝的法寶和國內外家喻戶曉的著作。
也使世界無數政治家、軍事家、商人揚名於天下。是值得人手一本,放在案頭沒事拿來研讀一下的兩本名書。
今天我們來說說《三十六計》中的空城計,空城計最早出現是什麼時候?諸葛亮城牆悠閒彈琴,指揮若定,嚇退司馬懿的空城計,在歷史上是真實的嗎?
空城計是三十六計之一,意指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的疑兵之計,是一種疑中生疑的心理戰,多用於己弱而敵強的情況。
01
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莫過於《三國演義》這本書了,是馬謖失掉戰略要地街亭之後,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
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和2500名士兵在城裏。
諸葛亮傳令,藏起旌旗,打開城門,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領着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談笑風生。
司馬懿率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狀認爲,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裏面必有埋伏,於是撤退。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手搖羽扇,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高聲昂曲。"
城樓上憑欄而坐,焚香彈琴,彈着激昂的曲子,身邊兩個童子侍立,敵人於萬軍之中卻不敢動,直到退兵。意境美極了,還有着傳奇的意味。
只是很可惜,其實這段空城計的記載是不真實的,是作者施耐庵的寫《三國演義》,軍事類小說,爲渲染諸葛亮其智若妖的春秋筆法。
街亭之役,魏方主帥是張郃,不是司馬懿,孔明根本無法以"空城計"嚇退遠在數千裏之外的司馬懿。
《三國志·蜀·諸葛亮傳》:"(後主建興)六年春,(亮)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爲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衆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陣整齊,賞罰嚴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從這段權威性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1)街亭之戰時,蜀軍主帥是諸葛亮,魏軍主帥則是張郃。(2)諸葛亮只是"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並未搞過什麼"空城計"。
不過諸葛亮讓魏國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也是很厲害的。
諸葛亮擺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在《三國志》等歷史類書籍中並未記述,因此這段記載,在真實的歷史上並不存在。
02
那麼真實的歷史上,空城計是否有呢?
答案是有的。
空城計在歷史上,還有用了很多次的,在這列舉幾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空城計的故事。
一次,太守張守圭接替戰死的王君煥,正在修築城牆,敵兵又突然來襲。城裏沒有任何守禦的設備,大家驚慌失措。
守圭說:"敵衆我寡,又處在城池剛剛破壞之後,光用石頭和弓箭是不對退敵的,應該用計謀。"他讓將士們和他一道,坐在城上,飲酒奏樂,若無其事。敵人懷疑城中有備,只有退兵。
祖鋌也用近似的方法退兵,他的做法在這個基礎上,比張守圭又多一招:等賊兵以爲人走城空,不設警備時,突然命士兵大聲叫喚,更是讓賊兵受了驚嚇,將賊兵搞得糊里糊塗,倉皇退兵了。
三國時代,有趙雲的"空營計"。那是建安二十四年 (219年)。在一次戰鬥中,趙雲的兵力都給黃忠帶走了,他只有數十輕騎,卻與曹軍大部隊遭遇上了。趙雲且戰且退,最後退到營壘。有人主張閉門拒守,趙雲卻沒有這樣做,反而大開營門,偃旗息鼓。
曹軍懷疑趙雲有伏兵,急忙退去,趙雲命令士兵擂鼓吶喊,又以弓箭從背後射曹軍。曹軍大爲驚駭,更加相信營中有伏兵了,倉皇撤退,自相踐踏,死了不少人。這件事在《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中有記載。
劉宋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北魏的軍隊進攻濟南,蕭承之時任濟南太守,僅率領幾百名士卒奮勇抵抗,唱了一出"空城計"。
當時,北魏已聚集大軍於城下,蕭承之知道寡不敵衆,便命令士兵隱蔽起來,並大開城門。蕭承之的部下大惑不解問:"賊衆我寡,奈何輕敵之甚!"蕭承之從容答道:"今懸守窮城,事已危急,若復示弱,必爲所屠,唯當見強以待之耳。"
大意是說,困守在一座被拋棄在敵人後方的孤城,情勢危急。如果向敵人示弱,必定會遭到屠殺,只有擺出強大的陣勢來等待敵人。北魏軍士看到這種情形,懷疑城中有重兵埋伏,於是撤退。
03
我國已知的最早的空城計是在什麼時候?
最早的記載在春秋時期,還是個歷史上罕見的,交戰雙方同時使用了空城計的情況。
春秋時,楚國的令尹公子元,相當於宰相,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後,非常想佔有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種方法去討好,文夫人卻無動於衷。於是他想建立功業,顯顯自己的能耐,以此討得文夫人的歡心。因此公子元決定找個小國“”小國既容易打下來,又沒有什麼風險,何樂而不爲呢?於是他把目標放在了弱小的鄭國。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親率兵車六百乘,浩浩蕩蕩,攻打鄭國。楚國大軍一路連下幾城,直逼鄭國國都。鄭國國力較弱,都城內更是兵力空虛,無法抵擋楚軍的進犯。鄭國作爲一個小國,危在旦夕,羣臣慌亂,有的主張納款請和,有的主張拼一死戰,有的主張固守待援。這幾種主張都難解國之危。
上卿叔詹說:"請和與決戰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鄭國和齊國訂有盟約,而今有難,齊國會出兵相助。只是空談固守,恐怕也難守住。公子元伐鄭,實際上是想邀功圖名討好文夫人。他一定急於求成,又特別害怕失敗。我有一計,可退楚軍。"
鄭國按叔詹的計策,在城內作了安徘。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來,不讓敵人看見一兵-卒。令店鋪照常開門,百姓往來如常,不準露一絲慌亂之色。大開城門,放下吊橋,擺出完全不設防的樣子。
楚軍先鋒到達鄭國都城城下,見此情景,心裏起了懷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誘我中計?不敢妄動,等待公子元。公子元趕到城下,也覺得好生奇怪。他率衆將到城外高地眺望,見城中確實空虛,但又隱隱約約看到了鄭國的旋旗甲士。公子元認爲其中有詐,不可貿然進攻,先進城探聽虛實,於是按兵不動。
這時,鄭國的盟國齊國,接到鄭國的求援信,已聯合魯、宋兩國發兵救鄭。公子元聞報,知道三國兵到,楚軍定不能勝。好在也打了幾個勝仗,還是趕快撤退爲妙。他害怕撤退時鄭國軍隊會出城追擊,到時被四國圍住了就尷尬了,於是下令全軍連夜撤走,人銜枚,馬裹蹄,不出一點聲響。所有營寨都不拆走,族旗照舊飄揚。
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說道:"楚軍已經撤走。"衆人見敵營族旗招展,不信已經撤軍。叔詹說:"如果營中有人,怎會有那樣多的飛鳥盤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計欺騙了我,急忙撤兵了。"鄭國也轉危爲安,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空城計的戰例。
空城計玩的其實是虛虛實實,實中有虛,虛中有實的心理戰,一座城在那裏,隱隱有旌旗閃動,是有伏兵還是沒有伏兵?進去人少了容易被吞,進去人多了要是真的有伏兵,就像請君入甕一樣,鑽了別人的口袋。
因此這個計策能屢屢獲得成功。但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萬不得已才用的險計,作出這個計策的,膽子也是很大的,萬一敵人不信就尷尬了,大開城門,敵人進去就跟割韭菜一樣,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也是不會冒這個風險的。
有人說戰爭就是有一門藝術,何嘗不是呢?戰爭就是一場風險很大,非死即活的豪賭,能不試還是不要試了。
文丨上下五千年歷史君
圖片來自網絡,每天更新你感興趣的歷史內容,感謝關注,收藏,轉發,評論。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