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斯洛文尼亞這個國家,想必很多人壓根就不知道,但如果提起他的前身大家就有所耳聞,那就是南斯拉夫;它是該國分離出來的一個小國,雖然加入了歐盟,但是在國際事務上基本沒有存在感。就這樣一個國家,武器裝備自然談不上先進,大部分都是老裝備修修改改,其中就有T-55魔改而來的M-55S1坦克。
斯洛文尼亞在上世紀90年代初獨立出來後,人口僅約200萬人,國土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這樣一個國家只比梵蒂岡規模大一些,建立正規軍都有點多餘,不過它還是保留了一支軍隊,目前職業軍人加上預備役人員總共一萬餘人。
斯洛文尼亞部隊規模雖小,但是也有坦克部隊,不過都是蒐羅的老式T-55坦克(後來又得到少量M84坦克,即南斯拉夫的T-72該型),已經和同時期周邊國家裝備的坦克型號相差甚遠。在這種情況下,斯洛文尼亞謀求對這些老爺坦克進行升級改裝,這就是M-55S1坦克。
負責改裝的是在這方面有相當豐富經驗的以色列,在長期的實戰中,以色列憑藉着實戰經驗加技術,對裝甲武器的改裝有着獨特的見解。
動力上改爲一臺600馬力的柴油機,如果有需要也能安裝850馬力柴油機,兩款動力包對應的時速分別是55千米和60千米,雖然和原型T-55機動性沒什麼變化,但是M-55S1的重量要大一些。坦克的行走裝置也有改變,改爲T-72主戰坦克的履帶板,增加2對拖帶輪。
火炮改爲著名的L7型105毫米線膛炮,這種火炮比T-55安裝的100毫米炮要強,屬於西方戰後二代坦克的標配火炮型號,在90年代已經不再先進,無法擊穿安裝複合裝甲坦克的正面。炮身上有抽菸裝置和三段式的熱護套,乍一看還是有點唬人。
火控也得到升級,尤其是安裝了雙向穩定裝置,安裝數字式彈道計算機,具有微光夜視功能的炮長用潛望鏡,讓坦克具備行進間射擊能力。同時車長有一臺顯示器,可以將炮長鏡觀察到的圖像同步顯示,車長必要情況下可以超越炮長完成觀瞄、射擊等動作。
坦克的防護能力也加強很多,坦克車體的正面和側面,炮塔的大部分側面區域,都用螺栓固定了以色列產的反應裝甲,連炮盾上也安裝了一塊;行走機構兩側也增加了裙板結構,在應付RPG這類武器攻擊時生存能力提升不少。
除了上述改裝,坦克也更新了液壓操控系統,提升駕駛舒適性,安裝新的通信設備,增加紅外報警裝置、煙幕彈發射器和炮塔後方雜物箱等。
相比於原本的T-55坦克,經過以色列改裝升級的M-55S1整體作戰性能已經獲得質的變化,基本可以和戰後第二代主戰坦克相媲美,但還是沒有達到斯洛文尼亞宣稱的那樣可以和三代坦克相抗衡的地步。
魔改後的坦克如果不看它那“五對負重輪”,已經沒什麼T-55的影子了,巨大變化的代價就是高昂的價格,據說改裝價格已經快趕上一輛新的T-55價格了,不過這仍然是值得的,因爲買一輛T-55坦克沒什麼用,而買一輛二代坦克如豹1等花費不少,斯洛文尼亞沒有經濟實力負擔這筆開支。
其實對於斯洛文尼亞來說,保留坦克部隊也不過是象徵意義,僅能對周邊幾個同樣弱小的國家產生一點威脅,在它加入北約和歐盟之後,斯洛文尼亞軍隊的存在感就更低了,它只需要抱緊美軍的大腿就行;而美軍也挺在乎這個小盟友的,先後在斯洛文尼亞進行了多次軍事演習。至於M-55S1坦克,本身數量就少,和同樣數量不多的M84坦克一起構成了該國的裝甲部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