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入新世紀以來,成飛在國內航空工業方面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主力戰鬥機方面,率先研製出了國內首款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戰鬥機殲10,隨後更進一步,研製出了我國第一款,也是世界上第三款隱身戰鬥機殲20。

在無人機方面,成飛同樣一點都不含糊,研製出了翼龍系列察打一體長航時無人偵察機,在外貿方面卻一枝獨秀,目前已經出口了數百架之多。

而就在不久前,一則消息着實讓衆人意外不已,在陸軍無人機招標項目中,實力雄厚的成飛居然輸給了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據瞭解,中天飛龍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前些天贏得了陸軍某部組織的無人機招標項目。

在參與競標的企業中,既有翼龍無人機的研究單位航空工業611所,也就是成飛飛機研究所,也有四川騰盾科技有限公司這種大型無人機行業的翹楚,但是最終卻是中天飛龍脫穎而出,拿下了陸軍的訂單,那麼這家企業的無人機到底好在哪,才能被陸軍選中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看無人機本身,此次中天飛龍拿出的競標型號爲飛龍一號無人機,這款無人機早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就已經亮相,在2019年1月份就已經首飛成功,這架無人機從論證到首飛,速度非常快,僅用時一年多時間。

在制定研製目標時,飛龍1號無人機針對的實際上是航空物流貨運、對得高分觀測、邊境巡邏、海上搜救、加載觀瞄儀攜帶滅火彈進行森林防火的迫切需求,不過這種大展弦比高空長航時無人機,本身就是軍民兩用,區別無非就是掛滅火彈/貨物還是導彈炸彈而已。

別看研製的速度快,但是飛龍一號無人機的性能一點都不差,根據公開的信息來看,飛龍一號無人機起飛重量3.2噸,任務載荷高達1.2噸,其最大升限在8000米,最大飛行速度320公里每小時,巡航時間最大爲45小時。

相比于飛龍1號無人機,翼龍2無人機的部分性能就要落後一些了,其最大起飛重量4.2噸,比前者要大一些,但是相反,任務載荷反而要低不少,僅僅只有480公斤,最大飛行速度翼龍倒是高一些,達到了370公里每小時,最大飛行高度在9000米左右,也要好一些。

從兩者性能數據對比來看,飛龍1號的主要優勢在於任務載荷要高得多,是翼龍無人機的一倍還要多。這也意味着飛龍1號能夠攜帶重量更大的遠程對地精確制導彈藥,最近幾年翼龍系列無人機在中東地區經常被擊落,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攜帶的武器射程比較短,使得無人機必須要靠近目標之後才能發射,因此經常被一些近程防空系統或者單兵防空導彈所擊落。

而飛龍一號無人機的有效載荷高達1.2噸,這也就意味着其能夠攜帶兩枚600公斤級的遠程對地精確制導彈藥,極大地增加了自身的生存性能。

並且作爲一種消耗類武器,自身的成本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翼龍2無人機儘管大部分性能都要更好,只有載荷比較低,也是因爲內部整合了非常多的先進設備,這也導致其價格較高,而飛龍1號憑藉着3.2噸的最大起飛重量,卻能有1.2噸的載荷,可見其自帶的各種設備不會太多,價格比較便宜。

並且,這款無人機的生產廠家可不是什麼默默無名的企業,這家公司實際上能夠生產從無人機到精確制導彈藥在內的所有武器裝備,在無人機領域更是有着異常豐富的設計生產經驗,可以說一點都不比成飛的無人機設計團隊差。其設計團隊甚至可能是原本彩虹無人機的原班人馬,說白了,這家公司很有可能就是我國某個航天科工單位下轄的企業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