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勺美文

有个很奇怪的现象,现在不仅很多中年人自称已经心若止水了,而且连很多年轻人也如此了。

心若止水这个词说的是心境平静,没有杂念,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它指的是某一时刻的某种心态,

比如,禅定时,听音乐时,或者发呆时。它必然不是永久的。

一个人怎么可能做得到心若止水,生活中的诱惑无所不在,不说满世界姹紫嫣红的红男绿女,也不说精神与物质的各种吸引,只说当你饿了时,走在街头闻到飘来的一股饭菜香,你就不可能心境平静。

认识一个叫四叔的人,学识渊博,却命运多舛,一辈子经历了很多事,如今孑然一身。

他每天清晨和傍晚都会焚香入定,见人也谦和礼让,不会因为博学而驳斥他人的观点,不会因为别人的善意而受宠若惊,更不会因为不喜欢某人而拒人千里,与世无争,淡然从容。

四叔是我所认识的最接近于心若止水的人,然而有一天,一位远房后辈带孩子来求医,借宿在他家,结果,那孩子就像一块石子一样搅乱了他的平静。


他给后辈找了份工作,自己每天带着那孩子四处求医、玩耍,生活因此明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却从来没觉得受到了影响,或者说他愿意接受这些影响。孩子不喜欢香的气味,所以他戒了入定,孩子不喜欢悬挂的字画,撤了,孩子撕了他的书,他一笑了之,孩子要营养,他改变了吃素的习惯……

那天,我看到他和孩子在公园里坐旋转木马,一老一少两个人的欢笑声不绝于耳,看到此时的他,你绝对想不到,就在不久前,他还是个沉默寡言、淡定从容的人。

之前的他,是因为觉得生活对他没有吸引力了,才心若止水,直到接触了这个孩子,在他心里扔了块石子,荡起了涟漪,于是他突然就感觉生活有意思了。他说,那个晚辈已经答应留在这儿了,而他也答应,过世后的所有都留给这个孩子。

生活的未知、可期许、不可控制,其实都是生活最有意思之处。

我们之所以觉得自己心若止水,大多是因为受到了某种打击,爱情上的、事业上的、家庭上的,失望了,然后就绝望了,再然后,就不再相信了。但事实上,很多人在不久之后,就又会遇到新的爱情、事业、家庭,那刚刚平静的心又会活络起来。

所以,并不是我们心若止水了,而是对我们的诱惑还不够。所谓的诱惑,当然并不仅仅只是指可见可闻的那些东西,它也可以来自于心里、精神上的。


我是从来不相信这世上有真正心若止水的人,你以为你是,但其实你不是,你只不过是红尘中一颗毫不起眼的尘灰,不会跟别人有什么不同。

我们所有的情绪都来自于对某种事物的期待,得到了,你与世人相同,是俗人,得不到,你暂时与世人区别开。

当然,这种区别只是你心里以为的,事实上都一样,每个人都会有被生活打击得心灰意冷的时候,等过一段时间,又得到了,于是,你又成了俗人。

俗,并不是贬义词,它实实在在的是个褒义词,俗代表了生活气息,俗了,也就是生活了。所有不俗的人,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不会让我们看到俗的那一面。

这种俗,可能卑微、粗俗,但却是充满生机的,是生活真正的气息。

别再轻言自己已经心若止水了,生活的五味酸甜苦辣咸你只是品尝过一种而已,别让自己因为一时落魄而错过繁华,更别让自己一时失意而心若死灰。

见过残墙上的鲜花吗?见过干枯的水塘再次注水后那蓬勃的生机吗?见过枯树又生出那一点鹅黄的嫩绿吗?死去的尚且还能再次复活,况且,是活生生的我们。

所以,与其心若止水,任由生活摆布,不如心思活络去改变自己。人的一生看似漫长,数十年光阴,但实际上很短,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与其入定,不如入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