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戰敗後,軍事主導權徹底被美國把持,屈居美國之下幾十年之久。但從歷史發展脈絡看,日本是一個野心很大的國家。因此有美國軍事專家認爲:爲了報仇,日本已經隱忍了75年之久,在這期間,日本的軍事實力已經積蓄到一定程度。一旦開戰,可以瞬間武裝數百萬人,新仇舊恨積累之下,直接對美國發起致命一擊。
1951年,《日美安保條約》簽訂,數萬美軍進駐日本,太平洋艦隊的航母打擊羣也停泊到日本港口。明面上看,美軍的做法是在協防日本,保護其免遭清算。但另一層意思,也是對日本的震懾和限制。直到今天,美軍的存在都讓日本如鯁在喉,攆又攆不走。
但到了近現代,隨着中俄軍事力量的崛起和復甦,美國亞太戰略的確定,爲了讓日本分擔壓力,美國逐漸對日本的軍事力量進行鬆綁。在此背景下,日本開始大力發展軍事力量,暗中積蓄的能量已十分可怕。
目前,即便放到全世界範圍看,日本的綜合軍力也足以排入世界前十。這並非開玩笑,我們看一下日本的軍事成就便一目瞭然:
日本軍力進步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海上自衛隊。目前日本海自旗下總共有數十艘大型水面艦艇。包括搭載了宙斯盾作戰系統的金剛、愛宕級驅逐艦,未來可裝備F-35B的數艘準航母,世界一流水平的“蒼龍級”AIP常規動力潛艇,綜合實力已經超過了許多老牌歐洲強國。
航空自衛隊同樣是日本軍事打造的重心,在美國的幫助下,日本裝備了F-15J、F-2等先進的四代機,又引進了五代機F-35。儼然成爲一支世界級的強大空軍力量。
不久之前,日本還組建了“宇宙作戰部隊”,將軍事野心蔓延到太空,進攻性越來越強。
此外,得益於快速增長的經濟實力,日本的綜合工業實力也是世界一流水平,老牌軍工大廠三菱、豐田、富士等企業聞名世界。到了戰時,這些工廠的產能將全部投入到武器裝備製造領域,成批量製造飛機、坦克、軍艦,是戰爭潛力的最大保證。
最值得警惕的是,日本也是隱藏的核大國,一旦美國徹底放開限制,日本憑藉着手頭的核原料和技術基礎,完全能在極短時間內造出核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