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克里米亞通過公投回歸俄羅斯,當時西方就對俄羅斯進行全面制裁,但俄羅斯不會理會這些,因爲克里米亞自古是俄羅斯帝國用兩代沙皇,才從奧斯曼帝國手裏奪去的重要之地。只因蘇聯時期赫魯曉夫一句話,讓克里米亞歸烏克蘭管,但俄羅斯始終念念不忘此地,因克里米亞不僅是俄羅斯人付出鮮血打下來的,而且克里米亞對俄羅斯來說就如“眼睛”一般。爲什麼這樣說呢?

因爲克里米亞位於黑海,這片海域是俄羅斯重要出海口。如果說歐洲是一部殖民史,那麼俄羅斯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尋找出海口的歷史。俄羅斯的崛起就是不斷尋找出海口的一部歷史。從俄羅斯目前的情況看,它的國土東南西北方向都有出海口,而北邊及東邊的北冰洋、太平洋的出海口是,處於高緯度地區,氣候嚴寒不是俄羅斯眼中的溫暖海港,而波羅的海雖然是溫暖海港,但較爲狹窄也不理想。而最理想的就是黑海出海口,也就是我們所說克里米亞半島所轄的黑海。

黑海是一個半封閉海,大部分被俄羅斯扼守。近日美國軍艦進入黑海就引起俄羅斯反感。可見黑海在俄羅斯眼裏的重要性,但也充滿着無奈。

一、崛起歷史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人來源於斯拉夫人,不過這一人種在歷史演變中也發生很多變化,融入很多血統,但不耽誤俄羅斯人的自我認同。

俄羅斯人最早並不是生活在海邊,那時俄羅斯人就相當於陸地的遊牧部落,應該比遊牧部落還要落後,近乎於原始部落,他們最早生活在波蘭的維斯瓦河的河谷。

但東歐平原最早也有強悍的匈人和保加爾、馬扎爾人,這些人是現在匈牙利的祖宗。因爲遊牧他們就向南部遷移。後來中亞崛起也進入歐洲大陸,於是歐洲大陸整個民族都處於一個流動狀態。此時斯拉夫人分成三支,分別向東、西、南三個方向遷移,而向東遷移的斯拉夫人來到了第聶伯河、伏爾加河附近生活,這就是俄白烏三國的祖宗。當然這兩條河也是俄羅斯心中的母親河。

東遷的斯拉夫人最早建立的是基輔羅斯公國,就在現在基輔,這是俄羅斯人最早的一個公國。爲什麼有的烏克蘭人,認爲他們纔有權統治俄羅斯,或許緣由就在這裏。但這個基輔羅斯公國建立後,向四周征伐了很多部落,這其中就有斯拉夫人。因此,斯拉夫人血統開始發生變化。當基輔羅斯公國向外拓展到黑海北岸後,他們成爲東歐很強大的國家。

隨着基輔羅斯的崛起,在黑海的東羅馬帝國感到害怕,於是兩個國家便產生碰撞,多次交戰,但誰也沒打過誰。不過基輔羅斯公國在與東羅馬帝國的交戰中,發生了重大變化,他們成爲一個東正教國家,正是這個信仰,讓俄羅斯一直把自己當成歐洲國家。

到了11世紀中期,基輔羅斯公國開始衰弱,國內貴族之間爲了利益互相混戰,並分離出很多小公國。但基輔羅斯衰弱分裂後,後來莫斯科形成的公國實力較強,而且形成了一定向心力,成爲東斯拉夫人嚮往的一個大公國,不過此時基輔羅斯公國的分裂,也使蒙古人入侵創造了條件。

蒙古人西征後,經過大規模的征伐,成爲東歐平原的主人,此時基輔羅斯分裂出的各公國根本打不過強悍的蒙古人,此後基輔羅斯境內就形成了一個強大金帳汗國。

金帳汗國統治時,東斯拉夫雖然有不滿,但又不得受其統治。而莫斯科公國與金帳汗國關係很好,成其屬下一個較爲信賴的部落,爲其收稅,代替金帳汗國管理。蒙古人沒有那麼多人來統治如此大的地盤。此時的莫斯科公國就相當於一個僞政權,但要受金帳汗國統治,不過也給了莫斯科公國勢力發展,而且莫斯科公國還與金帳汗國通婚,最後藉助金帳汗國對一些小公國發號施令。

當金帳汗國衰弱時,莫斯科公國崛起了,他們打敗了金帳汗國,建立一個君主制國家,於是一個俄羅斯帝國誕生。

俄羅斯帝國建立後,開始了不斷征伐和兼併,國土不斷增加,而俄國皇帝認爲在東歐平原太不安全,連山脈都沒有阻擋。

此時的歐洲各國也因爲奧斯曼帝國的強大,被憋在歐洲難受,於是一些歐洲國家,諸如兩牙、荷蘭、英國開始從海上向外拓展,並迅速靠殖民掠奪獲得了大量的財富和土地。

當歐洲強國通過海路拓展殖民地後,俄國看着眼紅,但由於缺少溫暖出海口和強大海軍,俄國僅有北冰洋的出海口,而且長年結冰,根本沒有什麼戰略價值。於俄國意識到必須得到一處溫暖海口,而此時他們靠近的黑海成爲俄國的首選之地。俄國從此便爲奪得黑海出口,不斷對外用武,俄國付出犧牲很大。

二、兩代沙皇

俄羅斯帝國要奪得黑海出口,必然要同奧斯曼帝國發生碰撞。因爲東羅馬帝國自1453年被滅亡後,由黑海通往土耳其的海峽就被奧斯曼帝國控制,此後一百多年奧斯曼向歐洲擴張很多領土,巴爾幹半島和高加索南部幾乎全部被納入奧斯曼版圖,因此當時的黑海成爲奧斯曼帝國的一個“內陸海”。

1556年,伊凡四世滅掉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汗國後,俄國領土向伏爾加河的下游的裏海沿岸拓展。當時俄國的擴張也引起奧斯曼帝國的關注,爲了阻止俄羅斯繼續往黑海和裏海擴張,俄土拉開了長達二百多年的戰爭。

1682年,彼得一世繼位後,主張向西歐學習,他還到荷蘭學習先進的造船技術,使俄國再次實現發展。當時彼得一帝也把黑海作爲自己的目標。不過彼得大帝爲了進一步融入歐洲,先把目標瞄準波羅的海。1700年,俄國奪芬蘭灣,並與瑞典進行二十年的北方戰爭。俄國戰勝瑞典,取得瑞芬很多領土,並在此地建立了聖彼得堡,獲得了波羅的海出海口。

隨後彼得一世又向黑海出海口拓展,彼得一世在位時與奧斯曼帝國打了3次,但由於俄國剛結束北方戰爭不久,實力受損,沒有奪取黑海沿岸地區。

不過彼得大帝的願望被一個德國女人實現,她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也被稱爲“葉卡捷琳娜大帝”,是普京最爲崇拜的女人。

這個女人不簡單,老公彼得三世死後,她繼位當了皇帝,對內再次進行改革,而且進一步加強俄軍建設,使俄軍人數增加到50萬,並劃分了各個兵種,陸軍人數實現大增。

葉卡捷琳娜決定再次向黑海出口發起衝擊,而此時的奧斯曼帝也正處於風雨飄搖中,國力衰弱。雖然奧斯帝國想進行改革,但改革並沒有成功,不過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有所加強。但總體還是比俄軍弱。

葉卡捷琳娜大帝在位時與奧斯曼帝國也發生了3次戰爭,俄國大勝。奧斯曼帝國不得不簽訂城下之約,俄國獲得了克里米亞半島、格魯吉亞、亞速海、烏克蘭南部。正是葉卡捷琳娜對奧斯曼帝國的打擊,使俄國取得了黑海的出海口,並在此建立黑海艦隊。

三、心中無奈

俄國獲得了黑海山海口後,經歷兩代沙皇的努力。特別是葉卡捷琳娜在位時,俄國領土再次擴大。但俄國還有一個夙願,就是獲得黑海到地中海的出口。

因爲獲得黑海出口後,進入地中海還要受制奧斯曼帝國,爲此俄國開始對土耳其海峽進行佈局。

由於奧斯曼帝國在俄土戰爭失敗後,國力再次衰弱,而且國內很多民族鬧獨立,其中希臘於1821年發動民族起義,俄國藉此支持希臘獨立運動,俄土再次發生戰爭。

俄國再次打敗奧斯曼,還對之前獲得的領土進一步鞏固,希臘從奧斯曼帝國獨立。此後奧斯曼帝國境內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等民族也進行獨立戰爭,因爲這些民族信奉基督教,不願受伊斯蘭教統治。

俄國再次以民族和宗教爲由介入奧斯曼帝國事務,俄國甚至以“斯拉夫兄弟”和“拯救基督教”爲由,與1878年再次與奧斯曼進行戰爭,最終奧斯曼帝國失敗,兩國簽了《聖斯蒂諾條約》,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獨立,而保加利亞也成立公國,俄國可以控制保加利亞,這樣俄國的艦隊可自由進入地中海。

由此可見希臘、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等國的能有今天,也有俄國的一份功勞。不過俄國擴張也引起歐洲老牌帝國的注意,後來奧匈帝國與奧斯曼合力打敗俄國,俄國又簽了《柏林條約》,之前與奧斯曼籤的條約作廢,俄國被迫撤出保加利亞,土耳其海峽再次被奧斯曼帝國控制,俄國無法進入地中海。

雖然俄國很奈,但俄國也因爲戰爭國力衰弱,國內動盪,最終被蘇俄取代,隨後蘇聯建立。但土耳其進行了新的獨立戰爭,在凱末爾的領導下,建立了一個世俗化親西方的共和國,之前的奧斯帝國被滅亡。雖然蘇聯也想再次想拿下土耳其海峽,但那時的土耳其很強悍,而且與英國和奧匈帝國關係很好,蘇聯一時無法實現這個願望。

後來隨時時間延續,也就形成了現在土耳其控制土耳其海峽的局面。不過俄羅斯可以進出地中海,但要看土耳其臉色。俄羅斯既無奈又遺憾。因此黑海是俄羅斯最重要海域,如果俄羅斯失去黑海,那俄羅斯如被鎖在陸地的內陸國沒什麼兩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