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虽然在潼关之战的时候,曹洪在马超手下,坚持了四五十合,而张郃二十合便已败下阵来,但这并不能说明,曹洪的武艺,高于张郃,毕竟他们两人对上马超的时候状态不同,他们所谓的被马超打败,呈现出的状态也不同,再加上马超本身的力量消耗,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如果马超仅是让曹洪感受到无力取胜,或许用不了这么久,而他如果想将张郃打击到“枪法散乱,气力不如”的状态,也绝非二十合,便能完全的任务。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518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东方夜未眠)

  熟读《三国演义》,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时候武将之间的单挑,以未分胜负为结果,使读者无法判定,他们到底孰强孰弱。不过,有些时候,明明胜负非常明显,却还是会引发很多争议。例如,魏将张郃,武艺高强,能与张飞大战五十余合而不败,为什么对上马超之后,不到二十合便败了呢?要知道,少有精彩表现的曹洪,面对马超的时候,也能大战四五十合,难道是张郃还不如曹洪吗?

  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曹洪曾是张郃的主将,其武艺胜过张郃,是理所当然的。其实不然,曹洪能够在身份上压张郃一头,主要是因为他是曹操宗亲,被当作帅才培养,曹操注重培养他独当一面的能力,而在演义中,张郃仅是一个将才。再者说,张郃也曾在司马懿麾下听令,难道司马懿的武艺,也胜过他吗?而且,从张郃能在赵云手下,坚持三十合,能在张飞手下坚持五十合等战绩来看,他大约是不输曹洪的。

  那么为什么,同样面对马超,“张郃出迎,战二十合亦败走”,曹洪却“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合”,才“渐渐刀法散乱,气力不如”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作战状态不同

  张郃面对马超的时候,仅是阵前比拼,没有必要拼死一搏,所以严格意义上讲,他并不算全力以赴,再者说,他前面有一个八九合败于马超之手的于禁,他也不好坚持太久。而曹洪对上马超的时候,是为了救曹操性命,他不仅是拼尽全力,甚至还有些超常发挥,这种情况下,马超想要拿下他,自然要多费些力气。
  二、马超的体力消耗

  另外,马超迎战张郃的时候,前面只与于禁交手,而且仅战了八九合,算是刚刚热身完毕,状态正好。而他遇上曹洪的时候,不但已经战了几十回合,还纵马追杀曹操,体力消耗有些大,这个时候,曹洪再出战,算是占了一些便宜,他比张郃表现好一些,也不算太令人意外。
  三、两人所谓的败,状态不同

  除了上述两点原因之外,两人所谓的败于马超之手,也并非同样的状态。虽然书中并没有写明,张郃弃战时的状态,但是从他能够轻松脱战,我们不难推断出,他大约是觉得自己不如马超之后,便拨马回阵了,算是退步抽身早。而曹洪所谓的败,是“刀法散乱,气力不如”,很快便会招架不住,甚至有生命危险。如果马超仅是让曹洪感受到无力取胜,或许用不了这么久,而他如果想将张郃打击到“枪法散乱,气力不如”的状态,也绝非二十合,便能完全的任务。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虽然在潼关之战的时候,曹洪在马超手下,坚持了四五十合,而张郃二十合便已败下阵来,但这并不能说明,曹洪的武艺,高于张郃,毕竟他们两人对上马超的时候状态不同,他们所谓的被马超打败,呈现出的状态也不同,再加上马超本身的力量消耗,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而若单论武艺,曹洪大约并不能胜过张郃,甚至远不如张郃。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演义》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