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鍾馨稼做過許多工作,他在藝術方面做過很多,例如畫手、街頭爲人畫像,但是一直沒有掀起任何的浪花,誰曾想到,後來一份工作爲鍾馨稼打開通往電池世界的大門。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有一位中國富豪根本就不想幫助祖國,反而向美國捐鉅款,他就是被稱作中國電池大王的鐘馨稼。

自從上世紀以來,在富豪該不該捐不捐款、該捐多少,這些問題一直都存在着極大的爭議。不同的價值觀念,也導致了不同人對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但簡而言之,不該逼迫他們捐款仍是佔上風的思想,少數人認爲力所能及的捐款也應該伸出援手。但事實上受中國長期的文明薰陶和愛國思想等,以及捐款能帶來良好的社會效應,大部分的中國富豪都會選擇捐款給中國,幫助偏遠的地區,令祖國更繁榮。

一旦有緊急的籌資活動的時候,他們一向都會慷慨解囊施以援手。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有一位中國富豪根本就不想幫助祖國,反而向美國捐鉅款,他就是被稱作中國電池大王的鐘馨稼。而天理循環,報應不爽,他的公司不久前破產了,現負債1.82個億。不少網友直呼大快人心,這些網友是出自於妒忌的心理嗎?應該不是的。他說的話,實在觸犯到無數中國人心中的弦,他到底說了什麼?導致人人喊打。

且看他起高樓,中國電池大王的由來

近些年來,電池的發展始終處於快車道之上。智能手機、數碼相機、MP5等等的普及,也使得電池被迫切需要。在這樣一個數碼大背景下,可以想見相關的電池市場的競爭程度也是多麼的激烈。而在角逐之後,有一款稀土鋰電池被研發出來,這款鋰電池就是鍾馨稼他帶領科研團隊研發出來的。

細說他的過往,1963年,鍾馨稼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並不是富二代。他的雙親都是醫生,他也跟隨着父母學習醫術。儘管從小就在中草藥的薰陶下成長,但鍾馨稼他志不在此,他也不認爲自己該去做救死扶傷的工作。他在那個時候還有一個藝術夢,經過了學習他考上了地方的藝術學校,但是現實情況是想要在藝術界被人們所知悉,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多少人終其一生都默默無聞。

夢想照進現實,當時的鍾馨稼沒有憑藉藝術嶄露頭角,他只能四處打工維持生活。鍾馨稼做過許多工作,他在藝術方面做過很多,例如畫手、街頭爲人畫像,但是一直沒有掀起任何的浪花,誰曾想到,後來一份工作爲鍾馨稼打開通往電池世界的大門。

1981年,鍾馨稼來到一家鉛酸電池廠以助理的身份工作。他十分聰明以及好學,利用工作的優勢,他熟練地掌握了電池的相關知識。在第二年,他結合實驗,在短短的時間內,他自己研發出了一種免維護鉛酸電池。因爲這個發明,他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大桶金。

1996年,鍾馨稼在這個時候已經積累了一大筆資金,所以他開始了創業,並組建了一支電池研發團隊。鍾馨稼又帶領着自己的團隊成功研發出了稀土鋰電池。可以說,他在電池方面有着極大的成就,後來成了公司的ceo,而這也讓他有了“中國電池大王”的稱號。

看他宴賓客,成爲億萬富翁

2010年,鍾馨稼旗下有一家電子公司,在香港股上市,成爲了上市公司後,他的公司的市值很高,在此時鐘馨稼已經坐擁着數十億資產,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隨着時間的推移,鍾馨稼的公司發展得越來越快速,也越來越有財富,他成爲了身價億萬的富翁。不少人都認爲如此人才,將會榮華富貴一生。此時,許多的企業與他合作,都希望在電池的相關產業分得一杯羹。一時間,風光無限,是令人羨慕的對象。

7000萬的捐款令國人心寒

而回到開頭提及的捐款,如果有人捐出了7000萬,一般來說都是誇讚大於詆譭。按理說鍾馨稼捐出7000萬可以使得他的企業的名聲更加好,但是他卻令國人無比的心寒,這是爲什麼呢?這要從2011年說起。鍾馨稼在中國的成功並沒有滿足他的野心,他將投資目光轉向了美國。但是他還沒有在美國上市,或者說是上市失敗了。

2011年1月份,他向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捐贈了1000萬美元,大概相當於7000萬人民幣。美國加州大學校長欣喜地表示,這筆捐款是他們有史以來收到的最大一筆個人捐款。因此他們十分感謝鍾馨稼,並授予了鍾馨稼工程學院榮譽院士的稱號。這件事被媒體曝光以後,在國內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至此不少人知悉他的名字。不少人感到十分驚訝,雖然如此也不能強迫他捐給祖國。但是令人心寒的是他的發言:“我的錢是自己賺來的,想捐給誰就捐給誰,中國窮又不是我的錯。”誰能想到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會說出這樣的話呢?祖國的山河養活了他,不奢求他的回報,他反倒是要踩一腳祖國,實在令人不齒。

眼看他樓塌了,一步錯步步錯

所謂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態,那當他走得越高,只會摔得越重。鍾馨稼一系列的言行作爲,是當他的企業出現危機的時候,中國的其他企業避之不及,並不會再施於援手助他掙錢再去捐給他國。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合作伙伴也對他產生不滿,最終將他告上法庭。

最終法庭的審判結果是:責令鍾馨稼賠償合夥人經濟損失1.82億元。最後鍾馨稼不僅敗訴了,還需賠償總計1.82億元。而這筆近2億元的鉅款,讓鍾馨稼束手無措,沒過多久鍾馨稼就撐不住了,企業也宣佈破產了。這也着實是令大家舒了一口氣。

令人遺憾的是,財富的紛至沓來並沒讓鍾馨稼看清應走的道路,他曾直率地表達:他的錢是自己賺來的,想捐給誰就捐給誰,中國窮又不是他的錯。面對國人的指責,這個掙着國人的錢,卻把錢給到國外,當他仍舊想要在中國謀取利益的時候,再也沒有國人給他面子了,紛紛大喊:“會有報應的”。作爲曾經深受同胞支持的中國企業家,他如此做法實在讓人唏噓。於是當他的企業出現危機的時候,中國的其他企業避之不及,並不會再施於援手助他掙錢再去捐給他國。賺取國人的錢財捐給他國,還說出令人心寒的話,在國人看來,如此行事是拙劣,不愛國的表現,破產是他的報應,你也是這樣想的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