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难想象,商纣王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巩固王朝统治、开疆拓土,但是改革过程中却触动了宗教神权与原有奴隶贵族的利益,而且越到改革后期,为了应付不断的统一战争、反叛战争,商王朝确实对国内民众不断加赋,造成越发严重的压榨与民心的流失。但是,失败并不能抹去商纣王的历史功绩,除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改革措施,他最大的功绩还在于统一了华夏的领土的思想,促进了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建立统一政权的先驱者,更是将宗教神权压制在王权之下的成功者。

他与隋炀帝一样,本是雄才大略积极改革的帝王,却被抹黑成残暴昏君

酒池肉林、炮烙之刑、挖心比干,史书记载的商纣王暴虐行径比比皆是,因此有桀纣之称,与夏朝末代王夏桀并列。然而,上个世纪60年代,郭沫若先生就提出来要给商纣王翻案。


何谓翻案?意指推翻原来的评价,另立新说。这种说法放在商纣王身上自然是洗刷污名,为其正名,郭沫若先生提出了论调,而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的记载武王伐纣部分重大史实的利簋则提供了物证。


郭沫若:商纣王非暴君,他被误解了几千年,历史欠他一个公正评价

据出土史料记载,商纣王时期的三大斗争才是商王朝灭亡的根源

第一:王权与神权之争

自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商朝便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同时宗教力量强大,神权与王权的争斗从未停止。商朝前中期,神权一直处于王权之下,受到历代商王的掌控,商王等贵族奴隶主甚至会利用巫术、占卜手段强化阶级统治、指导农事与战争。


然而,商朝后期,王权衰微,神权复苏。宗教神职人员以神人媒介自居,俨然凌驾于商王与世俗贵族之上。于是从纣王的的曾祖父武乙开始便以“射天游戏”隐射神权之虚假,王权与神权的矛盾非常尖锐,纣王更曾公开抵制祭祀活动,取缔奴隶殉葬与祭祀,引导民众反对宗教神权,对神权造成很大触动。

这些行为遭到宗教神职人员与守旧派势力反对,以此攻讦纣王“不敬神明,不敬祖先”。


第二:改革与守旧之争

纣王执政时期东征西讨,力图强化中央集权和扩张领土疆域,同时对内锐意改革,意图打破贵族世袭制与奴隶制。在当时,贵族世袭制造成了严重的政治腐朽、行政僵化、贪污腐败,奴隶制则严重拖垮了国内的经济民生。


守旧派贵族不但反对改革,更是与宗教神职人员相互勾结,为了进行与深化改革,组建改革班底,纣王大肆提拔平民甚至是奴隶人才,担任各级官吏,比如著名的费仲、飞廉、恶来都是如此上位;而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叔叔比干、箕子都是守旧派贵族代表,因此遭到纣王的武力镇压、罢黜、处死。


值得一提的,那些人因纣王提拔而上位的官吏坚决执行纣王的革新路线,如费仲擅于经济革新,通过一系列改革使得国库的收入逐年增加;比如飞廉擅于军阵兵事,远征东夷,开疆扩土。可以说改革卓见成效,但也触碰到了世袭旧贵族的利益,他们公开污蔑这些能臣贪污受贿、阿谀奉承、不学无术等等,事实上目标直指纣王。


第三:商朝与周朝之争

不难想象,商纣王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巩固王朝统治、开疆拓土,但是改革过程中却触动了宗教神权与原有奴隶贵族的利益,而且越到改革后期,为了应付不断的统一战争、反叛战争,商王朝确实对国内民众不断加赋,造成越发严重的压榨与民心的流失。


“雄才大略”、“穷兵黩武”、“失道寡助”、“深陷对外战争泥潭”或许最能形容商纣王末期的情况。

后来,军事政变失败的微子启逃到西岐周朝,将商朝大军远征东夷、国内军事空虚的情况呈报给了周武王,周武王趁机率军进攻商都朝歌,六十天不到,在牧野之战当中击败了无兵可用、草草以刑徒、奴隶组成军队的商纣王。商纣王寡不敌众,全军覆没,不甘投降,自焚而亡。


他死后商朝大将飞廉继续率兵抵抗周朝,直至兵败身死;几十年后王子武庚勾结周朝王室成员反叛作乱,也被镇压;只有商纣王的叔叔箕子逃到朝鲜,建立了箕子朝鲜,算是为商王朝保留了血脉。

商纣王的历史贡献需要正确、公正的评价

商纣王和后世的隋炀帝一样,都具备雄才大略与铁血手腕,他们执着于统一中国、开疆拓土、打击世袭贵族势力、提拔平民人才、发展国内经济民生,一旦功成,便是千古一帝。


而他们失败的原因也非常相似:改革不彻底,没有处理好内部矛盾,反而因连年战争民不聊生,众叛亲离,遭到旧贵族势力的反对,遭到强大内部势力的趁机夺权。

但是,失败并不能抹去商纣王的历史功绩,除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改革措施,他最大的功绩还在于统一了华夏的领土的思想,促进了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建立统一政权的先驱者,更是将宗教神权压制在王权之下的成功者。


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奴隶制是在商纣王时代结束的,此后周朝奴隶殉葬、奴隶人数大大减少,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