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相对《武王伐纣平话》来说,《封神演义》中姜子牙虽然出场相对较早,但重要性被大大削减,计谋、智慧也没有平话中那样的用兵如神,姜子牙的作用似乎只是人与神仙之间连接的纽带:遇难破阵总有各路高人相助。笔者认为,作者所塑造的姜子牙,神魔化的色彩过重,比起平话中相对朴实、质朴的军师,《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更像一个活着的标杆,人间的道德标杆:品行高洁,不识红尘。

太公姜子牙的形象非常的深入人心,特别是在现代,《封神榜》的屡次翻拍,不管形象任何变换,姜太公都是永远的核心。但是我们通过影视作品认识到的姜太公,他的形象似乎并不好。初到朝歌城,行商做官都不太行,甚至还连累了朋友;到了西岐辅佐文王武王后,虽然为武王伐纣进程增添了诸多助力,但是他人的能力似乎并不是很强。军事能力平平,难以担当三军统帅:战场上永远靠别人的保护,正面对敌时要么怯战要么被俘。这样看来,文不成武不就,似乎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愿者上钩”的高人模样。这样一个人为什么在民间有如此的威名呢?


事实上,真实历史上姜太公的形象是非常英伟的。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刻,姜子牙都是以一副雄才大略的英雄面目出现的,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也与历史上的保持一致,如元代的《武王伐纣平话》。在《平话》中,姜子牙的形象可以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相媲美:算无遗策,从容淡定,居高临下,轻易制敌,运筹帷幄之中,俨然一代名将风范。姜子牙的事迹诸君耳熟能详,《平话》与《封神演义》中也相差不大,但为何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呢?

一.《武王伐纣平话》

关于《武王伐纣平话》这本书,人们知之甚少,更多知晓的都是《封神演义》。但事实上,《封神演义》的成书很大程度上都借鉴了《武王伐纣平话》。姜子牙虽然是平话中的绝对核心人物,但出场却比较晚。“纣王有一日升殿而坐,有近臣奏曰:’臣启陛下,如今街上有一老人鬻卜,有一女子来买舞;先生算道:‘此女子不是凡人,系是上界金星也。’女子见道,化金光去了。万民尽看,言道好希。差臣见奇异,特来奏我王。’纣王闻奏,言声道奇:’怎有如此阴阳之人?’令左右去宣卖卜先生。”以一个善卜卦、能够隔空猜物的地位低微的江湖术士的形象出场,与姜子牙日后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比较契合百姓发迹变泰的愿望。去除了神魔外衣后,姜子牙智勇双全、雄才大略的形象更加真实且鲜明。商周对垒中,姜子牙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定计。如在与离娄、师扩作战中,姜子牙“又定一计”,“太公说计与将士”,“太公又定计”,“众依计”,“太公写计,与殷交知之”,姜子牙所定计谋关乎战争的胜败,凸显了其在武王伐讨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平话成书于元代,是《封神演义》的祖本。该时期儒家伦理思想占据着统治地位,儒家以孟子为代表的“诛一夫”而救民于水火的民本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这另类的表现了作者为血亲复仇这一观念的肯定。古代典籍中从未提到过姜子牙的母亲,平话中却为其平添了一个母亲,并且因为纣王听信费孟谗言杀害其母后,毅然决然的弃殷投周、兴兵伐纣。结合这一段,我们其实看出姜子牙思想上根本的变化。

姜子牙初下山,最初的选择是当时虽然暴虐但仍为正统的殷商王朝,试图辅佐纣王、解救万民于水火,用玛丽苏一点的说法就是希望能够感化纣王,让他成为一个图精励志、努力向上的三好有为青年,这是儒家一贯推崇正统的思想的直接体现;在其母被纣王杀害后,血亲的仇恨令姜子牙放弃了所谓的正统,执行孟子一派的思想。由此可见,平话中对执政者的道德看得非常重要,是引发革命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强烈的血亲复仇意识才是真正的决定性因素,对血缘关系纽带的重视与通过民间经验理解历史,从而达到切近民众的生活体验与伦理情感,人们也能够由此更好的理解。

二.《封神演义》

当代人对于“武王伐纣”这一大事件的过程或多或少有所了解,毫不夸张的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人们最初知晓这个故事的途经,毫无例外都是来自于《封神演义》。《封神演义》成书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全书一百回,又称《封神传》、《商周列国全传》,是在“武王伐対”的历史上,夹杂民间传说并大量虚构的神魔小说。小说以纣王女娲宫进香得罪女娘始,至姜子牙封神终,描绘了一幅殷亡周兴,阐截两教相斗的恢弘画曲。


在整个故事画卷中,姜子牙毫无疑问是书中的绝对核心人物。但相对《武王伐纣平话》来说,《封神演义》中姜子牙虽然出场相对较早,但重要性被大大削减,计谋、智慧也没有平话中那样的用兵如神,姜子牙的作用似乎只是人与神仙之间连接的纽带:遇难破阵总有各路高人相助。在接受“封神”的任务后,原始天尊告诉他:“你为人间宰相,受享国禄,称为‘相父’,凡间之事,我贫道怎管得你的尽。西岐乃有德之人坐守,何怕左道傍门。事到危急之处,自有高人相辅。此事不必问我,你去罢。”正如元始天尊所说,十绝阵有燃灯道人坐镇,准提道人收孔宣,元始天尊破诛仙阵、黄河阵,老子、元始天尊、准提道人、接引道人破万仙阵等等。姜子牙作为连接枢纽的作用通过方方面面被确认下来。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提一下两本书中姜子牙的自我介绍。武王伐纣平话》中,姜子牙介绍自己说:“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而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向武吉介绍自己:“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由“号”到“道号”的转变,也说明除了连接枢纽外,姜子牙的人物定位已经从以谋略见长的军师转变成一个道士形象。而这,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作者的主观思想了。明清小说中,大量的智者都被道士化,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还曾设法开坛求东风,这与该时代的信仰有着极大的关联。我们在看整部书的时候,可以感觉到作者许仲琳对道家与正统的推崇,始终宣扬“三教合一”,如元始天尊所歌“沌从来道德奇,全凭玄理立玄机。”

笔者所说的正统又是在指代什么呢?儒家所谓正统。姜子牙为人处世十分重情重义。初下山时得到宋异人的帮助与照顾,伐纣成功受封齐国后,姜子牙还专门遣使问候宋异人。申公豹为了抢夺封神榜的执掌权,用计欺骗姜子牙,被南极仙翁识破后,想要命白鹤童子叼走申公豹的头颅,姜子牙珍惜与申公豹的同门情谊,不计前嫌为其求情。除此以外,以解救天下苍生为己任更是伴随姜子牙始终。

由此可见,《封神演义》所塑造的姜子牙是一个不识红尘的道士形象,他代表的是天道,是以有道伐无道的象征,更是人世间的道德楷模。笔者认为,作者所塑造的姜子牙,神魔化的色彩过重,比起平话中相对朴实、质朴的军师,《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更像一个活着的标杆,人间的道德标杆:品行高洁,不识红尘。这部书中的姜子牙,更像是一面旗帜。

三.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

平话与《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共同之处其实很多,二者仅在部分细枝末节上的体现不一致,除去时代背景的影响,二位作者的理解其实是非常相似的。但史记与史籍中关于姜子牙的形象记载却与之大相径庭。两部作品着重笔墨塑造出的姜子牙的形象,是一个足智多谋的文人形象,但历史上的姜子牙却有着“武神”、“战神”的至高地位。相对文学作品,真正的姜子牙更加具备一种神圣性,是真正的文武双全。在这整个形象转变的过程中,历史政治的干预在其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最早有姜子牙记载的典籍应当是《尚书》,《周书》中与姜子牙有关的篇幅就有五篇,这也基本就是《封神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的蓝本。这五篇是: 《泰誓》上、《泰誓》中、《泰誓》下,以及《牧誓》、《武成》。宋时史浩认为,“泰”字当作“太”。意必太公所为也。《孟子》引此篇亦用“太”字,是矣。《左氏传》昭元年引《太誓》曰: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亦书“太”字,可无疑也……武王“太誓”岂非以为“吾不得太公,事不克济”,故以此名之乎。当然《尚书》中的记载仅是间接涉及,最早的直接记述则是一首不知名的叙事诗: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到了《史记·周本纪》,对于姜太公的“武功”有着更明确的记载,“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拒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直到明代前,对于姜子牙的武勇,人们都是具有共识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姜子牙都是官方祭祀的“武神”,与孔子的“文神”相提并论。

四.结语

艺术化的加工,神魔色彩的附着,都为姜子牙的形象增添了许多亮色,同时也失去了某些真实。但是这些加工都是有着时代因素的影子,是时代文化思想的一种隐晦表达。我们应该接受名著的洗礼与熏陶,同时也要分清艺术与史实之间的区别。

参考书目:

刘彦彦:《历史·政治·文学——姜子牙形象的演变与文化内涵》,南开学报,2012.1

李亦辉,李秀萍:《民间思想的多维呈现:论的文化意蕴》,学术交流,2012.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