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相對《武王伐紂平話》來說,《封神演義》中姜子牙雖然出場相對較早,但重要性被大大削減,計謀、智慧也沒有平話中那樣的用兵如神,姜子牙的作用似乎只是人與神仙之間連接的紐帶:遇難破陣總有各路高人相助。筆者認爲,作者所塑造的姜子牙,神魔化的色彩過重,比起平話中相對樸實、質樸的軍師,《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更像一個活着的標杆,人間的道德標杆:品行高潔,不識紅塵。

太公姜子牙的形象非常的深入人心,特別是在現代,《封神榜》的屢次翻拍,不管形象任何變換,姜太公都是永遠的核心。但是我們通過影視作品認識到的姜太公,他的形象似乎並不好。初到朝歌城,行商做官都不太行,甚至還連累了朋友;到了西岐輔佐文王武王后,雖然爲武王伐紂進程增添了諸多助力,但是他人的能力似乎並不是很強。軍事能力平平,難以擔當三軍統帥:戰場上永遠靠別人的保護,正面對敵時要麼怯戰要麼被俘。這樣看來,文不成武不就,似乎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願者上鉤”的高人模樣。這樣一個人爲什麼在民間有如此的威名呢?


事實上,真實歷史上姜太公的形象是非常英偉的。在歷史上的大多數時刻,姜子牙都是以一副雄才大略的英雄面目出現的,文學作品中的形象也與歷史上的保持一致,如元代的《武王伐紂平話》。在《平話》中,姜子牙的形象可以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形象相媲美:算無遺策,從容淡定,居高臨下,輕易制敵,運籌帷幄之中,儼然一代名將風範。姜子牙的事蹟諸君耳熟能詳,《平話》與《封神演義》中也相差不大,但爲何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差異呢?

一.《武王伐紂平話》

關於《武王伐紂平話》這本書,人們知之甚少,更多知曉的都是《封神演義》。但事實上,《封神演義》的成書很大程度上都借鑑了《武王伐紂平話》。姜子牙雖然是平話中的絕對核心人物,但出場卻比較晚。“紂王有一日升殿而坐,有近臣奏曰:’臣啓陛下,如今街上有一老人鬻卜,有一女子來買舞;先生算道:‘此女子不是凡人,系是上界金星也。’女子見道,化金光去了。萬民盡看,言道好希。差臣見奇異,特來奏我王。’紂王聞奏,言聲道奇:’怎有如此陰陽之人?’令左右去宣賣卜先生。”以一個善卜卦、能夠隔空猜物的地位低微的江湖術士的形象出場,與姜子牙日後崇高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形成了鮮明對比,同時也比較契合百姓發跡變泰的願望。去除了神魔外衣後,姜子牙智勇雙全、雄才大略的形象更加真實且鮮明。商周對壘中,姜子牙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定計。如在與離婁、師擴作戰中,姜子牙“又定一計”,“太公說計與將士”,“太公又定計”,“衆依計”,“太公寫計,與殷交知之”,姜子牙所定計謀關乎戰爭的勝敗,凸顯了其在武王伐討過程中的決定性作用。

平話成書於元代,是《封神演義》的祖本。該時期儒家倫理思想佔據着統治地位,儒家以孟子爲代表的“誅一夫”而救民於水火的民本思想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這另類的表現了作者爲血親復仇這一觀念的肯定。古代典籍中從未提到過姜子牙的母親,平話中卻爲其平添了一個母親,並且因爲紂王聽信費孟讒言殺害其母后,毅然決然的棄殷投周、興兵伐紂。結合這一段,我們其實看出姜子牙思想上根本的變化。

姜子牙初下山,最初的選擇是當時雖然暴虐但仍爲正統的殷商王朝,試圖輔佐紂王、解救萬民於水火,用瑪麗蘇一點的說法就是希望能夠感化紂王,讓他成爲一個圖精勵志、努力向上的三好有爲青年,這是儒家一貫推崇正統的思想的直接體現;在其母被紂王殺害後,血親的仇恨令姜子牙放棄了所謂的正統,執行孟子一派的思想。由此可見,平話中對執政者的道德看得非常重要,是引發革命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強烈的血親復仇意識才是真正的決定性因素,對血緣關係紐帶的重視與通過民間經驗理解歷史,從而達到切近民衆的生活體驗與倫理情感,人們也能夠由此更好的理解。

二.《封神演義》

當代人對於“武王伐紂”這一大事件的過程或多或少有所瞭解,毫不誇張的說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而人們最初知曉這個故事的途經,毫無例外都是來自於《封神演義》。《封神演義》成書於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全書一百回,又稱《封神傳》、《商周列國全傳》,是在“武王伐対”的歷史上,夾雜民間傳說並大量虛構的神魔小說。小說以紂王女媧宮進香得罪女娘始,至姜子牙封神終,描繪了一幅殷亡周興,闡截兩教相鬥的恢弘畫曲。


在整個故事畫卷中,姜子牙毫無疑問是書中的絕對核心人物。但相對《武王伐紂平話》來說,《封神演義》中姜子牙雖然出場相對較早,但重要性被大大削減,計謀、智慧也沒有平話中那樣的用兵如神,姜子牙的作用似乎只是人與神仙之間連接的紐帶:遇難破陣總有各路高人相助。在接受“封神”的任務後,原始天尊告訴他:“你爲人間宰相,受享國祿,稱爲‘相父’,凡間之事,我貧道怎管得你的盡。西岐乃有德之人坐守,何怕左道傍門。事到危急之處,自有高人相輔。此事不必問我,你去罷。”正如元始天尊所說,十絕陣有燃燈道人坐鎮,準提道人收孔宣,元始天尊破誅仙陣、黃河陣,老子、元始天尊、準提道人、接引道人破萬仙陣等等。姜子牙作爲連接樞紐的作用通過方方面面被確認下來。

說到這裏,我們必須提一下兩本書中姜子牙的自我介紹。武王伐紂平話》中,姜子牙介紹自己說:“姓姜名尚,字子牙,號飛熊而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向武吉介紹自己:“姓姜名尚,字子牙,道號飛熊。”由“號”到“道號”的轉變,也說明除了連接樞紐外,姜子牙的人物定位已經從以謀略見長的軍師轉變成一個道士形象。而這,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作者的主觀思想了。明清小說中,大量的智者都被道士化,如《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還曾設法開壇求東風,這與該時代的信仰有着極大的關聯。我們在看整部書的時候,可以感覺到作者許仲琳對道家與正統的推崇,始終宣揚“三教合一”,如元始天尊所歌“沌從來道德奇,全憑玄理立玄機。”

筆者所說的正統又是在指代什麼呢?儒家所謂正統。姜子牙爲人處世十分重情重義。初下山時得到宋異人的幫助與照顧,伐紂成功受封齊國後,姜子牙還專門遣使問候宋異人。申公豹爲了搶奪封神榜的執掌權,用計欺騙姜子牙,被南極仙翁識破後,想要命白鶴童子叼走申公豹的頭顱,姜子牙珍惜與申公豹的同門情誼,不計前嫌爲其求情。除此以外,以解救天下蒼生爲己任更是伴隨姜子牙始終。

由此可見,《封神演義》所塑造的姜子牙是一個不識紅塵的道士形象,他代表的是天道,是以有道伐無道的象徵,更是人世間的道德楷模。筆者認爲,作者所塑造的姜子牙,神魔化的色彩過重,比起平話中相對樸實、質樸的軍師,《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更像一個活着的標杆,人間的道德標杆:品行高潔,不識紅塵。這部書中的姜子牙,更像是一面旗幟。

三.歷史上真實的姜子牙

平話與《封神演義》中姜子牙的共同之處其實很多,二者僅在部分細枝末節上的體現不一致,除去時代背景的影響,二位作者的理解其實是非常相似的。但史記與史籍中關於姜子牙的形象記載卻與之大相徑庭。兩部作品着重筆墨塑造出的姜子牙的形象,是一個足智多謀的文人形象,但歷史上的姜子牙卻有着“武神”、“戰神”的至高地位。相對文學作品,真正的姜子牙更加具備一種神聖性,是真正的文武雙全。在這整個形象轉變的過程中,歷史政治的干預在其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最早有姜子牙記載的典籍應當是《尚書》,《周書》中與姜子牙有關的篇幅就有五篇,這也基本就是《封神演義》的基本情節和主要人物的藍本。這五篇是: 《泰誓》上、《泰誓》中、《泰誓》下,以及《牧誓》、《武成》。宋時史浩認爲,“泰”字當作“太”。意必太公所爲也。《孟子》引此篇亦用“太”字,是矣。《左氏傳》昭元年引《太誓》曰: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亦書“太”字,可無疑也……武王“太誓”豈非以爲“吾不得太公,事不克濟”,故以此名之乎。當然《尚書》中的記載僅是間接涉及,最早的直接記述則是一首不知名的敘事詩: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到了《史記·周本紀》,對於姜太公的“武功”有着更明確的記載,“諸侯兵會者車四千乘,陳師牧野。帝紂聞武王來,亦發兵七十萬人拒武王。武王使師尚父與百夫致師,以大卒馳帝紂師。”直到明代前,對於姜子牙的武勇,人們都是具有共識的。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姜子牙都是官方祭祀的“武神”,與孔子的“文神”相提並論。

四.結語

藝術化的加工,神魔色彩的附着,都爲姜子牙的形象增添了許多亮色,同時也失去了某些真實。但是這些加工都是有着時代因素的影子,是時代文化思想的一種隱晦表達。我們應該接受名著的洗禮與薰陶,同時也要分清藝術與史實之間的區別。

參考書目:

劉彥彥:《歷史·政治·文學——姜子牙形象的演變與文化內涵》,南開學報,2012.1

李亦輝,李秀萍:《民間思想的多維呈現:論的文化意蘊》,學術交流,2012.1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