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支NBA球隊在選擇新秀時有自己不一樣的標準,季後賽強隊更多偏重即戰力型的新秀,而擺爛或者戰績不佳的球隊則更希望選中一個天賦出衆的潛力型新秀。而亞特蘭大老鷹,很顯然屬於後者,而卡姆·雷迪什,很顯然也屬於潛力型新秀。

數據難以體現的出色防守

令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進入NBA的雷迪什表現出了遠超大學時期的防守積極性和球場投入。勞埃德·皮爾斯主教練起初也是看上他的防守功力,纔給他大量的上場時間。雷迪什在防守端表現出了保羅·喬治方向的巨大潛力,從身體天賦上,他2.03米的身高和2.15米的臂展也和喬治十分接近。

可能是想要迫切地證明自己,雷迪什在防守端經常會表現得過於激進。他有時會將整個身體都貼到進攻者身上,也經常出現不理智的掏球。前一種不良習慣導致他有時會因爲站位被對手一步過掉,後一種則很容易被對手造成犯規。但你又不能簡單得讓他降低積極性,因爲雷迪什2019-20賽季在關鍵時刻曾多次憑藉其頂級的壓迫力讓對手失誤。所以對於時機和力量的把握,只能期待隨着其經驗的累積而有所好轉。

只要雷迪什第一步的站位沒有問題,他的單兵防守能力就是老鷹最出色的那個人。99kg的他對抗算不上優秀,憑藉出色的身高臂展,依然可以一對一單防時頂住鋒線和中鋒的低位單打;同時他的橫移速度非常之快,完全可以跟上外線球員的突破切入。更可怕的是,即便第一步因爲貼得太近或者其他原因被對手晃過,他也讓可以憑藉出色的移動能力重新追上對手或者送上追帽。他的優秀防守也不只是體現在身體天賦上,對換防、協防、落位的意識比很多聯盟老將都要優異。

其實雷迪什大學時期就有着靈敏的球場嗅覺,所以他經常可以預料到對手的傳球路線,完成搶斷,然後憑藉出色的速度一條龍快攻。這些都是雷迪什雖然各項技巧粗糙卻依然被普遍看好的原因,他靈敏的防守嗅覺和恐怖的身體體能是其他很多球員終其一生都練不出來的。就比如他的隊友德安德烈·亨特,雖然經驗更爲豐富、身材更爲健碩,可是卻依然打出雷迪什那樣的防守。

鋒線身材的雷迪什有着後衛般的速度和敏捷性,根據統計,雷迪什2019-20賽季停賽前有將近七成的上場時間都是在防守小個子球員。因爲速度優勢,教練經常安排他守住自己防守人的同時,還要負責盯防對手的反擊快攻。大多時間對位外線球員導致了其場均籃板只有3.6個,雖然他有着不錯的籃下卡位意識,可很多時候只能望球興嘆。

對於一些只看數據的人來說,他們可能認爲雷迪什的防守並不出色。其2019-20賽季的場均防守效率爲110.1,只排在聯盟第226。可是當我們想到一個四號位身材的球員長時間去防守一、二號位球員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理解他的防守效率數據了。在面對肯巴·沃克、達龍·福克斯這種速度型的後衛時,他還是難以避免被對手完成突破。

慘不忍睹的持球進攻

比起防守端最佳防守球員級別的潛力,進攻端的雷迪什要黯淡許多。自主進攻能力幾乎爲零,場上不是蹲在底角,就是外線拿到球直接投三分。或者是接球后,以一種顯而易見、毫無變化的自殺式突破衝進禁區。

他在切入過程中最常用的一招是帶球轉身。但令人尷尬的是,雷迪什的轉身彷彿是爲了轉身而轉身,似乎只是將自己武器庫中既有的招數表演出來,很多時候根本不觀察防守人的位置。所以我們經常在比賽中看到雷迪什從左路持球切入後,以一種360度、甚至720的轉身遭遇封蓋或者自己失誤。不過隨着經驗的累積,在賽季後半段,雷迪什對進攻選擇的把握要明顯有所好轉,但仍然道阻且長。

未來,依然可期

終結方面。雷迪什雖然爆發力頂級,可其實彈跳高度算不上一流,在面對高大型內線時還是經常遭遇封蓋。不過爆發力帶來的優勢是他的滯空能力比常人高出一等,可以打進很多高難度的進球。對抗終結時,大學時期經常躲避對抗的他進入NBA後,也敢於主動尋找對抗,這是令很多人沒有想到的。就連大學只會左手的終結手段也得到改善,現在左右手都可以完成終結。

不過右手也只限於終結,持球推進和變向的能力幾乎沒有。他的基本功連同屆的很多新秀都比不上,持球進攻的手段少之又少。加上NBA對抗強度遠超大學時期,所以我們在比賽中經常可以看到他上演一些NBA賽場極其少見的荒唐失誤。令很多人難以置信的是,持球基本功差勁的雷迪什投籃手感卻出奇地好,經常可以貢獻一些高難度的幹拔投籃。2019-20賽季場均三分命中率35.2%雖然只排在聯盟第132。可是當我們考慮到其賽季投籃命中率只有38.4%,這份三分表現還是非常可觀的。

其實雷迪什在老鷹的球隊地位和杜克時期的球隊地位相差並不大,大學時期跟錫安和巴雷特組成杜克三巨頭,是球隊的三當家。而如今在亞特蘭大,除了特雷·楊和科林斯坐穩球隊頭兩把交椅外,雷迪什、亨特、帕克三位鋒線球員的上場時間和戰術比重都相差無幾。

停賽前他的賽季場均進攻WS值只有-1.2。目前的他很像生涯初期的威金斯:進攻效率低下、得分以外線投籃爲主。而後者直到近兩個賽季才練出穩定的持球能力,參考威金斯的生涯經歷對雷迪什有很大幫助,希望他能從前輩的生涯經歷中找到自己應該注意的地方。如果雷迪什想要在場上成爲一個穩定的火力點和威脅點,改善持球能力是他的當務之急。

即便持球能力被人詬病,但雷迪什出色的身體天賦和防守能力讓他的生涯前景看起來依然光明。對他最好的成長方向,當然就是保羅·喬治方向的那種持球投籃型鋒線,期待雷迪什能夠繼續進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