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個月, A股市場走的戰戰兢兢,但又有驚無險。滬指累計跌6.50%,深成指漲3.02%,創業板指漲16.05%。期間,一批醫藥、消費、科技股多次改寫歷史新高,但也有部分行業個股持續低迷甚至創出歷史新低。結構性行情下,股票型基金的表現也良莠不齊。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剔除2020年才新成立的基金,全市場能夠取得可比業績的415只(各類份額分開計算) 股票型基金中,前5個月,340只基金取得正漲幅,佔比81.93%。與此同時,也還有75只基金回報爲負,且表現最差的前海開源港股通股息率50強股票年內回報爲-15.64%,與最好的創金合信醫療保健股票A漲幅51.47%,兩者間的差距67.11%。

數據顯示,創金合信醫療保健股票A成立於2016年8月30日。從重倉股來看,創金合信醫療保健股票A一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包括恆瑞醫藥、邁瑞醫療、萬孚生物、長春高新、山東藥玻、大參林、 華蘭生物、大博醫療,持倉佔比合計爲69.02%,持股較爲集中。該基金在一季報中表示,受新冠疫情及全球股市震盪影響,市場整體表現一般,醫藥行業由於防禦屬性表現強於市場。

而創金合信醫療保健股票A以51.02%的漲幅,列股票型基金今年前5個月漲幅的第二名。雖然,在基金漲幅榜前30名中,創金合信有2只產品榜上有名,但在跌幅榜前30名股票型基金中,創金合信去有4只產品榜上有名。其中,創金合信金融地產股票C的收益爲-10.67%、創金合信金融地產股票A收益爲-10.41%。

值得一提的是,漲幅榜前30只股票型基金中,中歐基金旗下有6只產品上榜,分別是中歐醫療創新股票A、中歐醫療創新股票C、中歐品質消費股票A、中歐品質消費股票C、中歐消費主題股票A、中歐消費主題股票C;今前5個月的漲幅分別爲44.72%、44.25%、37.90%、37.46%、36.51%、36.12%。由此看,前5個月表現最好的三個板塊行業中,中歐基金至少把握到了二個。

此外,工銀瑞信旗下也有5只產品上榜,且基金經理均爲趙蓓。資料顯示,趙蓓2010年加入工銀瑞信,現任研究部副總監、醫療保健研究團隊負責人。對於醫藥行業今年以來的表現,趙蓓表示,今年已經積累了比較大的漲幅,主要是因爲在疫情期間醫藥的需求相對剛性,所以受到的影響相對其他行業較小;此外部分與抗疫相關需求的爆發式增長也拉動了行業的需求。

總體來看, “受益”於突如其來的疫情,醫藥、醫療保健行業上市公司股價表現亮眼,也帶動了相關主題基金表現。數據顯示,年內漲幅榜前30名股票型基金中,有24只屬於醫療相關主題,佔比達80%。分析指指出,醫療受到空前關注,資金“追風”醫藥醫療,這樣看來,有此市場表現,也是情理之中。

資料顯示,前海開源港股通股息率50強股票成立於2017年5月8日。對於基金表現,前海開源港股通股息率50強股票在一季報中表示,一季度A股和港股市場受新冠病毒全球擴散負面影響回撤,港股市場回撤顯著高於A股。基金一季度出現顯著回撤,並落後於業績比較基準。

不過,表現最讓人失望的還是嘉實基金。數據顯示,跌幅榜前30只股票型基金中,嘉實基金旗下有5只產品榜上有名。分別是嘉實金融精選股票C、嘉實金融精選股票A、嘉實滬港深精選股票、嘉實資源精選股票C、嘉實資源精選股票A。其中,嘉實金融精選股票C和嘉實金融精選股票A年內回報分別爲-12.40%和-12.23%。而在漲幅榜前30只股票型基金中,嘉實基金2只,分別是嘉實醫藥健康股票A和嘉實醫藥健康股票C,列漲幅榜的第14位(39.61%)及15位(39.17%)。

股票型基金前5月漲幅榜前30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