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倪 楠

  今年以來,面值退市節奏明顯加快,引起了市場各方的廣泛關注。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提高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要求,也加強了違法違規處罰力度。一些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爲被曝光並受到處罰,進而被市場拋棄,面臨面值退市。隨着註冊制的推行,公司上市更加靈活,上市公司“殼”價值減弱,一些低盈利公司投資價值降低,股價持續下跌。

  “註冊制的推行將使上市公司殼價值優勢逐漸弱化,很多殼公司逐漸貶值。”格上財富高級宏觀分析師張婷對《證券日報》記者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

  張婷還表示,個股分化非常明顯,市場更加青睞有業績支撐以及成長性較好的消費、科技以及醫藥醫療板塊,龍頭公司受到熱捧,而很多面值股質地存在各種問題,投資風險增加,逐步被市場淘汰。

  潘向東從行業和公司經營的角度分析認爲,一些上市公司雖然財務指標尚可,但存在違法違規行爲,比如調整財務淨利潤、虛增收入,這些信息被監管部門披露出來之後,往往會被市場拋棄,股價大跌,面臨面值退市風險。

  張婷分析認爲,面值退市的公司一般呈現幾方面特徵:首先是公司沒有很好地進行發展規劃,導致跟不上市場發展節奏,落伍了;其次是公司資產負債率較高,沒有做好現金流管理,從而遭遇財務困境;再有就是,公司治理或者人員管理混亂,導致效益下行。

  “未來A股市場的面值退市會逐漸常態化。”張婷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殼價值逐漸消失。好的公司會越來越受到青睞,而差的公司在失去殼價值之後,只能面臨退市的風險。

  潘向東表示,新證券法明確提出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從而優化上市公司質量,同時,新證券法加大對上市公司的違法違規的處罰力度,可以實現資本市場優勝劣汰和良性循環,未來A股上市公司面值退市將會常態化,有利於我國資本市場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可以遏制炒殼之風,倡導價值投資,實現淘汰劣質公司、吸收優質公司,爲資本市場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