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音樂家王洛賓在西寧積極從事抗戰宣傳,並在青海回民中學當音樂教師,之後又擔任了青海省政府主席馬步芳的音樂教官。
1949年7月,我解放軍進軍蘭州前夕,時任國民黨西北行政長官的馬步芳對隨他從西寧到蘭州的王洛賓說:“洛賓,蘭州馬上就要打仗了,這裏已經用不上你這個文化人了,趕快回西寧吧!”
不久,馬步芳父子又準備乘飛機逃離西寧,臨行前,馬步芳邀請王洛賓一起去重慶,但王洛賓婉拒說:“馬主席,謝謝您的好意,我只想留在大西北寫一輩子的民歌,不想去臺灣,我是個音樂人,請別勉強我。”
馬步芳果然沒有勉強王洛賓,只是囑咐他多多保重。王洛賓也明白此時國民黨大勢已去,不過他感覺沒什麼好擔心的,自己雖然擔任過馬步芳軍隊的音樂教官,但實質上自己一直是一個音樂藝術者。王洛賓本來是北平人,所以他與妻子商量,準備回北平,繼續做他的中學音樂教師。
9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一野一兵團進入已無守軍的西寧,青海和平解放。一兵團政治部宣傳部部長馬寒冰在馬步芳舊部人員名單中發現了王洛賓的名字,他確認這就是那我著名的音樂家王洛賓後,立即向王震司令員作了彙報。
王震指示:“王洛賓可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要動員他參軍,隨我們一起去新疆。”
一個早晨,馬寒冰敲開了王洛賓的家門,兩人見面後談的很投機,尤其是說道丁玲、塞克、蕭軍這些曾和王洛賓一起工作國的同事時,兩人情緒高漲。
他們從北師大遼到延安魯藝,又聊到新疆。王洛賓說:“當初我們這一幫子人計劃去新疆,不料在蘭州擱淺,這些年來,我改變和創作了這麼多新疆的民歌,卻還沒去過新疆呢!”說完,王洛賓臉上還露出遺憾的神情。
馬寒冰卻哈哈大笑,興奮地說:“你看看,去新疆的機會不就在眼前了嗎?解放軍馬上就要進軍新疆!怎麼樣?洛賓先生,王震司令員派我來邀請你加入我們的大部隊一起進新疆,那兒可有你音樂創作的源泉!”
面對馬寒冰盛情的邀請,王洛賓當即就放棄了帶着一家老小回北平定居的打算。新疆,在那遙遠的地方,永遠有一個聲音在呼喚着他,在等待着他。王洛賓沒和家人商量,就毅然同意隨部隊進新疆,這時的王洛賓36歲。
很快,馬寒冰就把他和王洛賓接觸的情況,向王震將軍作了報告。同時,王洛賓願意參加人民解放軍一事,在軍隊幹部中激起了強烈的反響。
有些幹部堅決不同意王洛賓加入部隊,因爲部隊與馬家軍打過多年的仗,最恨的就是馬步芳,大家認爲人民軍隊不能用這樣的人,理由很簡單:王洛賓曾是馬步芳的上校軍官。
對此,王震將軍對其他想不通的同志做了思想工作:“王洛賓現在已不是國民黨的上校軍官了,他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高級知識分子自願參軍。馬步芳能做到的,難道我們人民軍隊就不能做到嗎?馬家軍需要音樂,我們人民軍隊更需要音樂!”
之後,王震將軍在百忙中接見了王洛賓,他握着王洛賓的手熱情地說:“你的歌很好聽,我喜歡聽!馬寒冰同志告訴我,你已經參軍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王洛賓同志,我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熱烈歡迎你這位著名的音樂家!”
不久,王洛賓就穿上了解放軍軍裝,跟隨一兵團的大部隊,踏上了進軍新疆的征程。部隊行軍到張掖時,馬寒冰拿着王震將軍在行軍途中寫的一首詩,找到王洛賓,請他爲這首詩譜曲,這就是那首後來載人民解放軍軍史的《凱歌進新疆》。
新疆和平解放後,王洛賓作爲解放軍首批接收人員隨同馬寒冰進入烏魯木齊開始對口交接,王洛賓負責文化方面的接收工作。12月20日,新疆軍區簽發第一號人事通令,裏面第47條任命王洛賓爲新疆軍區文藝科科長。
本文參考文獻:《歌者王洛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