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隨着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的開幕和閉幕。娛樂圈藝人的管控和“飯圈文化”也引起了兩會代表們的熱烈討論。

這不,原本就處在圈子裏馮遠征,和山東省一中等專業學校的副校長宋文新,還有編劇趙冬苓等人,他們都統統開始對着娛樂圈“開火”了。

國家一級演員馮遠征聲稱,希望能夠建立一套演員片酬和職稱掛鉤的片酬系統,以演員職稱級別規定片酬的上下限。

馮遠征的意思,不是希望限制高薪,而是希望行業能夠給予影視行業的從業者最基礎的保障,通過級別評定,讓一定級別的從業者能夠獲得最低多少錢的酬勞,不至於受到過分的擠壓和惡性競爭,這樣才能讓市場良性發展。

馮遠征的這一建議,確實反映了在市場導向下的影視劇市場,有衆多從業者面臨能力與薪酬不匹配的情況,流量明星的高薪與一些專業人士的低薪形成強烈反差。或許職稱評定的方式,能讓不同職稱的從業者,在自己的崗位上獲得符合自己勞動和創作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更多更廣泛的從業者的穩定,讓中國的影視行業得以持續發展。

而副校長宋文新則認爲,現在的飯圈文化嚴重腐蝕了青少年的心靈,建議對娛樂界的不良風氣進行整頓,引導演藝明星成爲“正能量偶像”,擔負起引導未成年人主流價值觀的社會責任。

那何爲“飯圈文化”呢?它所指的並非是大家一起喫飯形成的圈子,而是粉絲圈子、粉絲羣體的一個簡稱。是指某個明星的粉絲一起組建的一個團體,被稱之爲“飯圈”。

這些粉絲圈,會一起聲援自己的偶像,一起維護自己的偶像,一起和自己的偶像做一些公益活動等等。

追星族,主要還是以未成年和青少年爲主體,在這個年齡層面,很難分清什麼纔是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還有世界觀。合理追星、理性追星應該從未成年人抓起,通過“正能量的藝人”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理解正確的價值觀,確實很有必要。

去關注和喜歡明星沒有錯,本身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不能太盲目了。正確的追星心態應該是你不必爲了他多做什麼,而是要多關注他的優點向他學習,要多爲自己做一些。

偶像再了不起,全世界最可愛的人還是我們自己,偶像只是一顆星,但我們是自己的太陽。

除了提到整頓“飯圈文化”,入會代表們特別對劣跡藝人懲戒管理進行了討論和提交了議案。

《紅高粱》《獵狐》編劇趙冬苓,提議“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責成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制定污點藝人使用管理和懲誡制度,以更好地管理和約束藝人隊伍,有理有據地懲誡污點藝人,管控由污點藝人出現的市場風險,促進影視市場的健康發展。”

他認爲在對劣跡藝人的管理中,應當建立專門評判的委員會,對污點藝人的惡劣程度、造成的負面影響等進行評判,再根據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做出禁入市場的清單和時間表,比如不同的有限時間還是永久禁入。

劣跡藝人也就是污點藝人,想必大家已經屢見不鮮了,出軌的、吸毒的、家暴的、偷稅漏稅……而在近幾年,劣跡藝人對影視劇的影響也是多次出現。

2014年,演員柯震東因吸毒被捕,主演的《捉妖記》不得已更換男主角重新拍攝,追加成本高達7000萬元。

2019年,吳秀波因爲婚內出軌事件曝光,導致目前多部主演影視劇,包括《情聖2》、《渴望生活》、《無名偵探》等,都無法上映或播出。

劣跡藝人帶來最嚴重的影響,或許是高雲翔和范冰冰主演的《贏天下》(原名《巴清傳》),主演接連出現問題,令出品方、上市公司唐德影視都被迫“賣身”。

該劇因高雲翔在澳洲捲入性侵事件,使得該劇不得不暫緩播出,此後范冰冰又因偷稅漏稅事件受到調查,導致該劇最終在2019年選擇進行調整。該劇出品方唐德影視在2019年9月30日發佈的公告中,表示“用於該劇修改所支出的費用應不低於6000萬元”。

一部電視劇,一部電影的背後,是很多人共同的努力,而當這部劇出現一個劣跡藝人,這部劇就很難播出了,造成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甚至很多公司因此破產,很多人也跟着受牽連還有可能因此而失業。

劣跡藝人懲戒機制是整改娛樂圈的一個偉大開端,相信後續的管理制度也會越來越完善。最後,我們爲正能量藝人點贊,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正能量藝人,爲我們帶來更有價值的作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