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第7期的《考古》雜誌發表的《秦始皇陵中埋藏汞的初步研究》一文稱:在對整個封土堆的土壤汞量測定過程中,1個點的含量達到1440ppb(納克級,相當於10的負9次方),其餘53個點的平均含量約205ppb,由此得出了封土汞含量異常的結論,進而認定封土汞異常的原因,是來自秦始皇陵地宮之中,有着象徵江河大海的水銀。
在1986年的秦俑學術討論會上,就有人就“汞異常”的說法指出:如果要使前述觀點得以成立,首先要排除以下幾種外部汞污染的可能性。一是,要排除周邊工廠排出的含汞廢水、廢氣,對秦始皇陵封土產生的各種污染;二是,要排除秦始皇陵附近的農作物,曾經使用過各種含汞的農藥;三是,要排除長期以來,在驪山開山工程爆破過程中,曾經使用過含汞的起爆劑。
要在秦始皇陵地宮中灌進13000噸水銀,按照明清時期朝貢數量估算,得生產9萬多年才能滿足要求。
另一方面,如果在幾十米深處的地宮有13000多噸水銀,那麼它在封土堆表面形成“污染圈”的汞含量,就可能達到一個難以想象的特高數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