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升至50.7 重回擴張區間)

【財新網】(記者 沈凡)隨着疫情防控措施放寬,企業普遍復工復產,6月1日公佈的5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50.7,較4月提高1.3個百分點,爲2月以來最高,重回擴張區間。

這一走勢與國家統計局製造業PMI並不一致。國家統計局公佈的5月製造業PMI錄得50.6,低於上月0.2個百分點。

隨着企業經營逐步恢復正常,製造業生產連續三個月環比回升,5月生產指數錄得2011年2月以來最高。生產恢復明顯快於需求,受外需疲弱的拖累,新訂單指數雖較上月小幅回升,仍處於收縮區間。爲遏止疫情擴散,多國實施嚴格措施,包括停產停業,新出口訂單指數雖有回升,但已連續五個月處於收縮區間。

需求低迷,導致製造業企業連續五個月壓縮用工,但降幅放緩。受訪企業普遍表示,因需求不足而計劃裁減人手,部分企業則稱員工自願離職後沒有填補空缺。生產加速而企業新訂單減少,導致企業積壓工作量出現自2016年2月以來的首次下降。

5月中國製造業採購庫存繼續下降,許多受訪企業反映,鑑於需求低迷,同時爲了控制成本,因此重新調整了庫存。因需交付訂單,以及需求低迷而致力減少存貨,企業成品庫存指數下降,重回收縮區間。

原材料購進價格連續四個月處於收縮區間,但降幅減緩。廠商普遍反映,金屬、石油等原料降價,帶動成本下降。隨着市況逐漸回穩,製造商基本維持產品售價不變,出廠價格指數重回臨界值以上,打破連續三個月的降價趨勢。

由於預期疫情改善後,全球經濟狀況會轉強,中國製造業界對未來一年抱有信心,樂觀度在擴張區間攀升。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國內經濟處疫情後的修復期,生產恢復速度明顯強於需求,國外疫情仍在蔓延中,出口疲弱對需求側形成嚴重拖累。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未提及GDP增速目標,重點強調“六穩”和“六保”,就業首當其衝。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就業指數已連續五個月處於收縮區間,促就業工作任務依然艱鉅繁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