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要拉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和韓國參加G7峯會,固然有拉人頭撐場面的意思,更重要的或許還在於要利用這次“重返”多邊主義的契機來擺脫孤立。據CNN報道,特朗普宣佈將G7峯會從6月份推遲到9月份召開,並聲言希望邀請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和韓國參加這一會議。

  在默克爾拒絕去戴維營參加七國集團峯會後,美方攢的這個局實際上已經難產。更何況,日方雖然積極迎合美方,卻一直唧唧歪歪地討論什麼“安倍從美國是否要隔離”的問題,明擺着就是根本不信任美方能夠保證首相的安全。

  似乎感覺到本國的疫情確實令盟友們爲難,加上全美超過30個城市都爆發了示威活動,缺了德國的G7峯會也不好看,因此白宮方面也改弦更張,重新進行考慮。

  據CNN報道,特朗普宣佈將G7峯會從6月份推遲到9月份召開,並聲言希望邀請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和韓國參加這一會議。不僅如此,特朗普在受訪時還公開表示“所謂的七國集團好像也代表不了當今世界的大勢”、“這是一個非常落後的組織”。

  特朗普說這番話,恐怕內心有一種“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的慨嘆。不要說現在依靠這7個國家已經鎮不住地球這個場子,即便是內部也有諸多矛盾。原本就不待見多邊組織的特朗普更想要一個好使的工具。

  G7的前身是G6,20世紀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後,法國倡議成立了這個組織。加拿大在1976年加入,由此有了G7。俄羅斯在1997年入夥,G7又升級爲G8。

  “西方工業七國”組成的小集團的確已經不符合當今世界的潮流。除了英法混血的加拿大,剩下的6個國家都是老列強,都曾發動殖民擴張。當然,列強裏還要加上一個沙俄。不過,俄羅斯因爲烏克蘭和克里米亞問題而遭到制裁,還被排除出“八國集團”(由此美英等國終於不用頂着G8這個朗朗上口的名稱了)。儘管法國等出於歐洲安全的考慮而有意重新接納俄羅斯,但並未在G7內達成一致。

  這次,作爲輪值東道主的美方公開邀請邀請這4個國家,其實很有深意。

  1、名爲討論對華策略,實則要試水溫。白宮戰略溝通主管阿加莎-法拉就已經明確表示,這次PLUS版的峯會就是要討論對華關係的未來,以及如何對華打交道。

  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韓國、再加上G7成員日本,都是亞太地區的國家,其中4個都是中國的鄰國。澳大利亞則要依賴對華出口。特朗普先拉上這幾個國家參會(不排除後續還會邀請更多國家),其目的昭然若揭。美方很可能是要借這次會議來試水溫,看看能否在亞洲建立一個以美國爲主導的新秩序。而這個新秩序當然會排除特定國家。

  俄方則在5月30日奉勸美國:不要試圖對華施加壓力,這將導致國際關係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美方應該堅持對話和磋商,而不是靠恐嚇來榨取。美國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國。

  2、擴大G7集團在亞洲的影響力。既然世界經濟重心向亞太轉移已經是不可動搖的趨勢,那麼G7集團的側重點就要開始從大西洋轉向印太。

  可以說,不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海灣石油富國和印尼等,這俄、日、澳、印、韓這5個國家基本就是亞洲經濟最有活力的地區。

  除了俄羅斯,美國對拉攏日韓印澳這4個國家都有充足的理由。韓國剛剛升級THAAD,擔憂遭到第一大貿易伙伴的反制。日本和印度都對華存在領土爭端。澳大利亞剛剛因爲給美國當出頭鳥而被教訓。

  特朗普讓這幾個國家參與G7峯會,在他看來可能是一種抬舉。尤其是印度、澳大利亞、韓國這幾個從未被邀請的國家。美方似乎希望這次峯會成爲一個表態大會,不過鑑於美國大選的前景並不明朗,而峯會計劃在9月召開,稍有頭腦的國家都不會急於下注和站隊。

  3、或利用擴大版“G7峯會”來鞏固陣營和制衡戰略競爭對手。一直厭惡多邊主義的特朗普忽然要擴大G7峯會的規模,不合常理。事出反常必有妖。美方很可能意識到,一味抵制多邊主義,連歐洲都會與美國離心離德。

  2020年是中歐建交45週年,雙方在包括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環境等方面都在擴大互利合作。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與“一帶一路”倡議和亞投行的合作也在不斷深入。中歐第29輪投資協定談判在文本和清單方面已經取得積極進展,雙方正在就儘早舉行第22屆首腦會議進行溝通與討論。原本這個協議要在2020年9月在德國萊比錫簽署,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現在看來雖然或許不得不推遲,但已經不存在什麼障礙。

  而在疫情期間,中歐雙方相互支持,提升了互信與團結合作的強度。對美方而言,中歐的接近對霸權會產生消解作用。因此,對白宮而言,利用G7峯會來鞏固陣營就成爲當務之急。

  美國要拉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和韓國參加G7峯會,固然有拉人頭撐場面的意思,更重要的或許還在於要利用這次“重返”多邊主義的契機來擺脫孤立。默克爾拒絕赴美參加峯會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表達對美國頻頻“退羣”和推諉卸責的不滿。德國方面不惜與特朗普“翻臉”,也讓美方撞了次牆。

  如今內有疫情、失業和“美國之春”這3個危機,外有市場萎縮、盟友離心等問題夾擊,白宮雖然擺出一副“債多了不愁,蝨子多了不癢”的架勢,可誰日子難過誰知道。一直抱着冷戰思維和零和思維,美方雖然不愁有人捧場,但註定得不到人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