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战,119团担负军主要防御方向的作战任务,团长张又侠指挥正确、决心果断,坚守一线阵地的指战员英勇顽强、前仆后继,采取步兵击敌首,炮兵断敌尾的战法,步炮密切协同,从拂晓打到黄昏,共毙敌1370名,伤敌710名,俘敌7名,粉碎了3倍于我之敌的轮番进攻,确保了主要防御方向的稳定,为挫败越军的加强师规模反扑立下了头功,全团因此荣立集体一等功,团长张又侠也因此一战成名。上述敌我兵力部署清楚地说明,在662.6高地和那拉方向组织防御的119团,面对的是越军2个步兵团又2个特工营。

从1979年到198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云南和广西边防前线,同越军进行了长时间的殊死较量。在这漫长的10年期间,大小战役战斗不可胜数。其中,最大的一场胜仗发生在1984年7月12日,守卫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地区的昆明军区14军,充分发挥压倒性的绝对炮火优势,在16个小时的时间里,16个炮兵营和团营属炮兵共发射各种口径炮弹合计1261吨,支援步兵坚守阵地,取得了歼灭越军3000余人的辉煌战果。

这一仗,就是广为人知的“7.12”大捷,也被俗称为松毛岭大战(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称呼是不准确的,松毛岭只是其中一个作战方向,正式名称是船头地区防御作战)。提起此次大捷,不少人都有一个津津乐道的印象,即时任14军40师119团团长的张又侠,指挥所部官兵以少胜多,挫败了越军六个团的进攻。

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夸大之词!


第一、“以一敌六”说法的来源

1990年2月,吉林长春的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中越战争秘录》一书,作者是金辉、张惠生和张卫明。由于该书是少有的非英雄模范事迹类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题材公开出版物,因此一经面世即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关注,而且书中还有不少对当事人的采访记录,更是被许多人深信不疑,以为正史、信史。可以这样说,绝大多数读者对于中越战争这段历史的认识,最初都是来源于此书。

《秘录》在第39页记载,1988年4月18日,云南省开远市40师炮兵团会议室,团长赵扣斌回忆:那一天我的团干进去了一万多发, 到中午12点,2.5个基数全干光了。张友侠一听炮弹没了,两臂一摊,一下子背过气去。没了炮火封锁, 他一个团怎么也挡不住越军6个团的冲击。抽耳光掐人中给掐过来。我说,炮弹马上就来。早晨一开炮,我就让车队出发,给我拉炮弹,红河州调了470多辆卡车给我抢运弹药。等炮弹的空儿,越军占领了164高地。

以上,就是119团一个团挫败越军六个团进攻之说的出处。那么,这个说法是否符合史实?我们接着了解一下解放军和越军的相关部署就明白了。


第二、解放军的防御部署

14军在老山前线的防御,共分为四个方向,其中盘龙江以西的三个方向由40师负责,以东的一个方向由41师负责。

老山方向:以120团(欠3营)加强118团2营、军炮团(欠122加农炮营)、41师榴弹炮2营、师防化连一个组担任防御,该团以4个步兵连占领阵地,2个步兵连靠前配置,1个步兵营作为第二梯队。

662.6高地方向(即松毛岭方向):以119团2营配属1营炮兵连,在100号、662.6、138号、143号高地一线组织防御,为团第一梯队右翼营。

那拉方向:以119团3营配属118团1营炮兵连,在154号、142号、128号高地地区组织防御,为团第一梯队左翼营。(1营配置在南榔、里头寨地区,为团第二梯队。)

八里河东山方向:以122团配属师炮团122加农炮营在八里河东山、芭蕉坪地域组织防御,1个营为第一梯队,2个营为第二梯队。


第三、越军的进攻部署

越军此战出动141团、149团、174团、266团、876团,以及198特工团和821特工团各一部,向我老山前线八公里正面实施加强步兵师规模的进攻,同样分为四个方向,其中以战线中央的662.6高地方向和那拉方向为主攻方向。越军企图采取偷袭加强攻的手段,在正面突破的同时、进行两翼牵制、然后向心攻击,首先在119团方向打开突破口,尔后依托既得阵地,逐点占领被我收复的老山地区。

越军第二军区前指具体的作战任务分配是:老山方向为149团,662.6高地方向为876团和821特工团1个营,那拉方向为174团和198特工团1个营,八里河东山方向为141团和266团,共计5个步兵团又2个特工营,说成6个团也是可以的。

上述敌我兵力部署清楚地说明,在662.6高地和那拉方向组织防御的119团,面对的是越军2个步兵团又2个特工营。“以一敌六”之说,是忽略了老山方向和八里河东山方向,把越军参战的兵力全部算到了119团头上,属于以偏概全,夸大其词。而且从军事常识上讲,这里是地形道路条件极差的热带山岳丛林战场,在2个步兵营防御的狭窄正面上,越军如何能够展开6个团实施攻击?


第四、119团的战绩

此战,119团担负军主要防御方向的作战任务,团长张又侠指挥正确、决心果断,坚守一线阵地的指战员英勇顽强、前仆后继,采取步兵击敌首,炮兵断敌尾的战法,步炮密切协同,从拂晓打到黄昏,共毙敌1370名,伤敌710名,俘敌7名,粉碎了3倍于我之敌的轮番进攻,确保了主要防御方向的稳定,为挫败越军的加强师规模反扑立下了头功,全团因此荣立集体一等功,团长张又侠也因此一战成名。


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忠实地还原其本来面目,既不能缩小,也不能夸大,一切从实际出发,用事实说话,这才是对英雄铸就的光辉历史的最大尊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