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八月,关羽借汉水暴涨之际,修改河道,大破于禁、庞德七路兵马,魏军大将于禁投降,庞德被俘杀之,此一役天下震动,关羽所率人马一路向北,直逼曹操大本营许都。

这一役单从战役方面来看,利用水势轻松瓦解魏军,使得魏国首都暴露在关羽军队之下,仿佛攻破许都,重迎天子。匡扶汉室便已易如反掌,这情节让我不禁想起,二战莫斯科保卫战时期,德军先锋部队已经能看到克里姆林宫的宫顶一般,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

当时的关羽,名满天下,天下震动,却不知魏吴两家已经磨刀霍霍,欲杀之而后快了。有趣的是,最想杀他的不是魏家,却是吴家。早在关羽驻守荆州之时,孙权见荆州已经抢夺不回,便想用怀柔之策,与关羽搞好关系,想将其儿子与关羽女儿联姻,已结秦晋之好,却被关羽羞辱虎女安能嫁犬子,一代江东之主,安能受这等侮辱,从关羽辱骂孙权那天起,吴国战略就已改为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荆州。

此时的关羽,可以说是傲得没边了,俘虏了魏军总司令,魏国都城就在脚下,东吴的新任都督陆逊通过来信向他示弱,心想天下已无人能敌我。殊不知吴国已白衣渡江,开始偷袭荆州了。

之后丢失荆州,败走麦城,被俘斩首,这一系类的连锁反应,不只是有关羽被杀这一严重后果,可以说后果导致了后来几十年蜀汉都摆脱不了丢失荆州这一后果的连锁反应。

反应一、隆中对计划破产

荆州乃是整个三国兵家必争之地,在赤壁之战后,荆州被三家瓜分,关羽被杀后,甚至在后来刘备伐吴失败后,荆州被魏、吴所瓜分,从此蜀汉失去了直袭许昌、洛阳的战略机会,魏国防御成本大大缩减,将其力量分配到长安与汉中地区。也是后来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历史因素之一。

反应二、逼迫刘备伐吴

关羽被杀,使得刘备不管是从情感上、还是荆州旧臣给予的压力上,不得不起兵四十万伐吴,这可以说是三国历史上最为失败的一次军事行动。可以说这场夷陵之战刘备赢或输,最后结果都是魏国得利。如果刘备赢了,蜀汉可能灭亡的更快,几千里的长江防线,区区蜀汉的几十万兵能挡住曹魏的百万部队吗?还不考虑江东孙氏几十年的基业,势必要引发叛乱。最后这场战争已蜀汉失败告终,极大的打击的蜀汉国力,可以说刘备辛辛苦苦攒了大半辈子的基业几乎毁了一大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