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面幾個方面的問題,以及相應的工作,必須要有正確的意識形態觀點、正確的輿論指導,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纔會在千千萬萬的作者共同努力下,圍繞中華民族藝術文化這個核心價值去踐行,做到立德樹人,以文化人的姿態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管是理論也好實體也好,本質上要堅持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的民族性作爲主流意識。

  【盆景大家談】

  閒雲碎語之五:

  如何推動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繁榮興盛

  原創作者|駱清林

  首先, 堅持中國民族盆景藝術文化發展道路。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獨特的中華民族藝術文化,註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中國盆景藝術文化是構成中華民族藝術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中國盆景藝術文化也不例外,必須走中華民族藝術文化發展之路,相向而行。離開了中華民族藝術文化的民族性,離開了中華民族藝術文化的傳統性,離開了中華民族藝術文化的基本國情,那肯定不是中國盆景藝術文化了。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由初級發展到系統性地形成,自始至終注滿了中華民族藝術文化的特徵,不是任何人隨便可以否定和顛覆的事實。在"不日新者必日退"的創作理念裏,中國盆景藝術文化也隨着社會的進步而在傳承的基礎上展現與時代相適應的民族藝術文化的民族精神。

  其次,建設和宣傳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的意識形態。

  由於意識形態決定了文化的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所以,建設樹立正確的意識形態,關係到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問題。這也是對中國盆景藝術文化指明方向的問題。分清民族性、根本性、主流性。切不可用拿來主義去否定自己的民族藝術文化。學術可以互相交流,也可以互相借鑑,也可以相對的互相融合,互補不足之處。但,絕對不能捨本逐末,忘乎所以,遠離了自己的民族性。

  宣傳,有理論的、有實體的。不管是理論也好實體也好,本質上要堅持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的民族性作爲主流意識。

  特別是站在意識形態的前沿:成立協會、辦報、辦刊、辦網站、辦展覽等等的形式,在一定範圍內掌握着一定的話語權,更應有自己的目的宗旨。輿論工具、輿論工作、實體展示等都是一件大事。如何立足中國、借鑑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注盆景,引導面向未來的思路,着力體現繼承性、民族性,體現原創性、時代性、系統性、專業性。加強盆景藝術文化研究,如何歸納構建形成有效支撐中國盆景藝術文化意識形態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繁榮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的學術、理論,傳播中華民族藝術文化思想。這必須要求做大做強正確的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上面幾個方面的問題,以及相應的工作,必須要有正確的意識形態觀點、正確的輿論指導,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纔會在千千萬萬的作者共同努力下,圍繞中華民族藝術文化這個核心價值去踐行,做到立德樹人,以文化人的姿態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如果一個民族的盆景藝術文化沒有核心價值,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很難把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特別是中國盆景藝術文化中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等內涵的表現形式,就會漸漸失去其生命力。因此,要進行無愧於時代的藝術文化創造,應不分派別、不分格式,行使共同的崇高的使命。中華民族是一個兼容幷蓄、海納百川的民族,把他人的好東西融化成自己的東西,這才更好傳承我們的民族特色。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盆景藝術文化創造迎來了新的春天,呈現出百花競放、碩果累累的生動景象。無數的盆景藝術文化創造者,在尊重和遵循藝術規律的創作中,在內外互相交流學習中,堅持中國精神,一代又一代創作出無數的具有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爲滿足人民大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明生活的需求,都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生活,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在如詩如畫的境況中朝夢想努力奮鬥,盆景藝術文化自然會走向繁榮興盛。

  2020.5.2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