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天眼APP訊 :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小康股份董事長張興海建議國家出臺更多有指導性的政策,在刺激汽車消費的同時,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促使市場與行業重回快速發展的軌道。

精準扶持 振興汽車消費

“汽車是成渝兩地重要的支柱產業,兩地汽車產業鏈條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張興海看來,成渝兩地位置相近、人口龐大、產業完備,汽車產業在成渝雙城經濟圈中“大有可爲”。

如張興海所言,成渝兩地聚集了小康股份、長安汽車等車企,另有沃爾沃、一汽大衆等車企投建整車工廠。因此,張興海建議構建成渝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體系,打造重慶萬億級汽車產業鏈,共建西部汽車中心,形成智能汽車、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的“4S”一體化發展。在生產端和使用端上,形成成渝汽車產業生態聯盟,打通資源共享。

談及疫情帶來的影響,張興海認爲疫情給汽車產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僅是史無前例的,而且是深遠的。各級政府出臺了多項支持政策促進汽車消費,但張興海認爲“力度還不夠”。他建議,對小於或等於1.5升排量的汽車市場採取“雙減免”政策,即減免購置稅和貸款購車利息,以刺激消費,振興汽車市場消費。

受疫情和補貼退坡的雙重影響,一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同比下降60%和56%。張興海認爲,除前述因素外,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等也影響到市場消費信心。

對此,他希望國家能從稅收、研發、市場和二手車流通等環節上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具體來看,張興海建議新能源汽車免徵購置稅延長至2025年;培育電動化和智能化核心技術;限行限購、共享、路權等方面對符合標準的新能源汽車施行統一政策;打通二手新能源汽車的流通,帶動增量市場。此外,張興海還建議,從國家層面成立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基金,借鑑PPP模式,聯合社會資本,支持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

除汽車產業外,張興海還重點關注了製造企業融資、民營企業紓困以及企業高質量發展等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建議。

張興海希望,對科技型製造企業給予5至10年低息中長期融資,完善這類企業直接融資的支持制度和退市制度,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不退市或優先在科創板上市。在民企紓困方面,他建議紓困有發展潛力的科技型民企,化解股票質押風險。

重回正軌 加速邁向“新四化”

在張興海的帶領下,小康股份不僅開始了生產銷售的安全重啓,更爲小康股份的“新四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佈局按下“加速鍵”。

作爲大宗商品,繁雜龐大是汽車產業鏈最顯著的特徵。疫情使得整個汽車行業踩下急剎車;復工復產,需要零部件、人員、市場等多方面的緊密配合。本土化生產和智能化車間,成爲小康股份重啓安全生產的重要推手。

據介紹,東風小康的供應商中有100多家在重慶本地,其餘300多家遍佈全國各地。生產重啓階段,在已有整體採購的體系下,東風小康對模塊化零部件、結構件進行本地化生產採購;對於未能同步復工復產的供應商,公司採用專車取貨,確保總裝車間的正常生產。另一方面,近年來,小康股份積極推動汽車製造的智能升級,建成和改造了多個智能車間。這使得小康股份即便在復工復產初期,仍能保持較快的生產節奏。

與生產同步恢復的還有銷售。2月,尚未完全恢復生產的東風小康宣佈旗下車型在海外正式上市銷售;4月初,小康股份自主研發的新能源汽車交付用戶;5月,中歐班列運載着東風小康生產的100輛新能源汽車抵達德國。爲積極響應國家穩定汽車消費的號召,東風小康推出多種購車補貼方案和服務保障措施,爲用戶帶來經濟實惠的同時,提供全程無憂的服務。在此背景下,4月份小康股份汽車產銷量實現同比雙增長,生產24512輛,同比增長17.89%;銷售20829輛,同比增長13.80%。

小康股份重回正軌,張興海的目標更爲遠大。

4月30日,東風集團與小康股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聚焦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在全產業鏈上協同共享,在智能汽車產業發展上先行一步。其實,兩者的合作始於2003年,不僅讓東風小康走進千家萬戶,遠銷海外70多個國家,更成爲央企與民企合作的典範和“混改”樣板。

此次戰略合作的簽署,是張興海踐行小康股份“新四化”戰略的又一大部署。在此之前,小康股份在2016年啓動“智能生態戰略”,投入百億實施向新能源汽車的全面轉型升級,具備完整自主產權的三電系統、增程器等核心技術,計劃在年內與整車同步實現產業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