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项羽生是人杰死是鬼雄,至今还有很多人思念着他,因为颜面无存不肯渡过江东苟且偷生之事。但是项羽欲渡乌江入江东时,就没想过这些问题吗。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生是人杰死是鬼雄,至今还有很多人思念着他,因为颜面无存不肯渡过江东苟且偷生之事。李清照写这诗的时候,宋王朝经历着大变局:北方金人南下,反咬一口本为盟友、实力孱弱的宋朝,宋朝灭亡,衣冠南渡,偏居临安的南宋建立。李清照不解,人杰鬼雄的项羽不肯委曲求全过江东,那些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民族脊梁、国家柱石的文人士大夫们为什么做不到殊死一搏呢?为什么非要随随便便放弃数百万汉人和千里土地。其实在这李清照是有一个“误会”的,项羽刚开始欲东渡乌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再战刘邦一场的,但是当东渡机会摆到项羽面前,他却“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向东突围欲渡河

楚军筑垒垓下,死伤惨重,粮草不足,且无外援,被以汉军为主的联盟军重重包围。夜晚,响起四面楚歌,身陷绝境死局的项羽慷慨悲歌作诗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一代英雄的项羽走向穷途末路,竟然做出如此感伤之诗,还留下数行眼泪。虽认为天要亡自己很无奈,可项羽并未真正放弃希望:於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他想绝境逢生搏出一个辉煌的未来,还想重新建立自己的楚国和楚军。

半夜,项羽率领楚军突破数十万汉军的包围圈,汉军主帅等人没发现,待到天刚亮时,才反应过来。骑兵统帅灌婴率领五千骑军追击。渡过淮河,项羽身边的楚军仅剩百余人,至阴陵时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往何处走,便在田间问一老农。老农指“左”,给了一个错误的方向。导致项羽等人陷入沼泽难以脱身,被汉军追上。项羽等人勉强摆脱汉军追击,到达东城时,仅剩二十八骑,而后面紧跟着的汉军骑兵却有数千。这是何等绝望,当时的项羽正值壮年,方三十岁,已有八年、七十余场的沙场战事,如今被敌人追得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好不狼狈。要知道在前不久,这些敌人可是被项羽率领的楚军追着杀的。

亭长乘船来救

如今局势逆转,人是物非,战场也变,强弱也逆转。“汉军围之数重”,项羽还没有放弃希望,还想杀出重围,回到江东,召集雄武的江东子弟继续征战。项羽及麾下残部,连战连胜,杀了数倍己方之敌。无论是追兵中的将军,还是追兵中的小卒子,都胆寒不敢向前。项羽已经杀出重围,准备东渡乌江,回到江东。“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真是想瞌睡就有人递来枕头,又或者说天无绝人之路。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羽欲渡江东,刚好有乌江亭长撑船来助,劝说项羽上船,自己救他摆脱汉军的追击。乌江亭长所言颇为动人,为项羽规划好龙腾之地——江东,日后必能再次王天下。但是项羽却做出了与前文刚说的,截然不同的应对:“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梦寐以求的求生之路就在眼前,项羽却选择放弃了。放弃的同时,项羽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天要亡我啊,渡河又怎么样。况且当年我与八千江东子弟渡江,今天无一人生还,江东父老可怜我让我为王,我也没有脸面面对他们。即使他们什么都不说,我内心就不会愧疚吗?

何故义正言辞地拒绝?

总结而言,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理由是:我认定了是天要亡我;我对不起江东父老,内心有愧。但是项羽欲渡乌江入江东时,就没想过这些问题吗?一路逃窜的路上没想这件事吗?当然是想了,但是乌江亭长摆渡相助,项羽为何义正言辞地拒绝呢?还表现出一副很不以为意的样子?说起来很简单,项羽要面子不好意思啊。堂堂西楚霸王,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亭子搭救才逃出生天,让别人知道还不笑死(这是猜测内心想的)。如果是乌江岸边有一艘船,但没有人撑船,项羽很可能就过去了。

有人会觉得这太无稽之谈,只是猜测。的确,这是猜测,但真相如何本就只有当事的项羽一人知晓,我们只能从种种迹象中猜测。不渡江东,可以看出项羽不是一个合格的枭雄和君主;换做是刘邦,哪会磨叽那么多,早过去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