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力拔山兮的项羽会败给“小人”一般的汉高祖刘邦?而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是众多纷纭,既有片面的观点,也有系统的解释,但是绝大多数回答都很难抓住一个重要的点,那就是史实,今天,我们从司马迁《史记》当中关于刘邦即其他楚汉时期人物的记载,通过较为接近史实的角度去分析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不可一世的项羽。

刘邦虽然傲慢,心胸也着实不算宽广,但他懂得施利于人,他手下的功臣都是有实封的,所以大家都是既得利益的收获者。项羽虽表现得仁慈、爱人,但他就像袁绍,对慕名而来的人不能用之,嫉贤妒能。最重要的是他不能创造与下属的共同利益,人除了在特定情况下大都是趋利避害的,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如是。

现代企业为了留下高精尖人才会给他们足够的工薪和相符的职位,还有企业的股份甚至股权。拥有共同利益,才能将人才与主君绑定,至少在天下平定前,这种利益共同体是最稳固的。

举三个例子:

(1)韩信先从项羽为郎中,《淮阴侯列传》说:“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遂弃楚归汉,经夏侯婴、萧何推荐,便由连敖、治粟都尉径直拜为大将。

(2)《陈丞相世家》谓陈平“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即日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

(3)汉四年,楚围刘邦于荥阳,情势危急,韩信反而要求封他为假齐王。刘邦发书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踢刘邦足,因附耳密语,刘邦立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

由是观之,刘邦对于真的人才即使不能说是“用人不疑”,也肯定会给他们其他主君所不能给的利益、荣宠。

不说“礼贤下士”,至少也是“打一棒,给一枣。”使人心悦诚服。

刘邦说他们知其一,不知其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镶,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首先在用人上,刘邦确实具有过人的英明

《留侯世家》说:“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连张良这样智囊人物都很服他的明智。

陈平说:

“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由此可见,刘邦用人不拘于德,而在于才。这点与曹操很像,或者说曹操的《求贤令》正是受了刘邦的启发吧!刘邦集团所具有的“无赖性质”也正是其屡次东山再起、化险为夷的重要因素,而能驾驭这群“无赖”的人,也必是刘邦这个“无赖头子”。

其次,刘邦善于听采高明的意见,而不固执己见,更不像项羽那样刚愎自用。刘邦进入咸阳,见“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经樊哙、张良劝阻,便“还军霸上”。而正因此,才在鸿门宴中打消了项羽的疑心,也在关中百姓中留下了美名,以致后来的“汉王稍收士卒,与诸将及关中卒益出,是以兵大振荥阳,破楚京、索间。”

刘邦的负面性格

刘邦有大局观,能屈能伸,做事果决,从不优柔寡断。其善识人用人,能及时论功行赏,笼络人心,以上品质皆为人主之典范。然而人无完人,对刘邦的历史评价存在争议,人都是矛盾的集合体,但老刘身上的矛盾特别多。

爱吹牛:

(1)沛令有重客,大家去祝贺。做主管的萧何说:‘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刘邦妄称“贺钱万”, 实不持一钱。萧何说:“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萧何虽熟悉刘邦“多大言”的作风,但他明显小看了刘邦。刘邦不但成事了,还成了皇帝。

(2)刘邦起事前到处宣扬自己是“龙种”,刘太公蒙此羞辱,骂他“无赖”。为此,称帝后,他在未央宫大宴群臣时,报复太公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惹得一帮群臣喧哗大笑。刘邦做了皇帝亦不改旧时泼皮习气,确实无赖至极。

赏罚多凭爱憎:

(1)《萧相国世家》记“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这引起功臣普遍不满。刘邦说萧何是“发踪指示”的“功人”,而其余人是“徒能得走兽”的“功狗”,群臣皆莫敢言。关内侯鄂君逢迎说“萧何第一,曹参次”。于是“多封萧何”,“惠封何父子兄弟十余人”,还给萧何增封两千户,“以帝尝摇咸阳时何送我独赢钱二也。”

(2)《陈丞相世家》说沛人王陵任气好直言,“高祖微时,兄事陵”,初反秦时“陵亦自聚党数千厂’,“不肯从沛公”,又与刘邦不睦的雍齿交好。归附刘邦晚“以故晚封’。

(3)《楚元王世家》说,刘邦早年常带朋友到长嫂家蹭饭。长嫂寡居,生活艰难,每逢刘邦带人来,便用锅铲把锅边铲得乱响,宾客便不欢而散。刘邦偶然发现锅中有饭,因此生气。及为帝,昆弟封遍,就是不封伯子。刘太公说情,高祖言:“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于是就封大侄子为“羹颉侯”,开帝王恶作剧之先河。

性情刻薄:

汉三年春,彭城之战失利。

“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

为他赶车的夏侯婴因不停地“收载”,导致车慢了,“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

至于骂他无赖的老爸,他更不会要。楚汉广武相持数月,项羽乏粮而急,把刘太公放在高桌的砧板上,威胁刘邦退兵,不然烹太公。刘邦却说:我们在怀王时为友军,这就是“约为兄弟”,既是“兄弟”,那么,我的老爸就是你的老爸,如果要烹你的老爸,就希望分给我一碗肉。

疑心很重:

刘邦在位七年间,总疑忌功臣造反。诸如燕王臧茶、韩王信、赵相贯高等,除过韩信、彭越被杀于长安,其余叛乱都是他率兵亲征。在最后的平英布时刘邦负伤,回来后不肯就医死了。

他几乎在平叛中度过七年帝王生活,反叛者几乎都是被逼造反,连萧何都以自污来自保。张良不愧为智者,自刘邦入关称帝,便远离朝堂,不问世事,故躲过这人心惶惶的局势。

简单思考刘邦的人生

刘邦四十八岁起事,古人常说“五十而知天命”,但看起来刘邦非但不认命,还时刻想着逆天改命。他只是一介黔首,因向往信陵君魏无忌而投了张耳作门客。后张耳被通缉,他便逃回沛县,学了秦律,当了个泗水亭长。

从这里看出刘邦的前半生平平无奇,那么其身上的种种异象究竟是他自己做的宣传还是后来子孙编造出的呢?倘若是刘邦自己做的政治宣传,那么他是从什么时候做的宣传呢?如果是登基后的神化措施,那充其量只是帝王对低微出身的掩饰罢了。但如果这是登基之前甚至是起事之前的政治宣传,那这个人就太恐怖了,他不仅善于制造舆论,还野心极大,并且很隐忍。加上知人善用,善于纳谏,懂得笼络人心,能及时封赏,刘邦夺得天下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

其中的个人因素太强了!

但刘邦这个皇帝当得并不舒坦,其患得患失的情绪充分暴露出来。七年间,臧荼、利几、韩信、韩王信、陈豨、彭越、英布,还有卢绾都造了反。刘邦在平城吃尽苦头,仅平英布一役即折腾了一年又四月,还因此重伤垂危。

吕后与戚夫人的争斗亦是你死我活,还有猛将诛尽“安得猛士守四方”的忧虑更使他招架不住,所以这个曾经梦寐以求让他得意的皇帝,他实在不愿再当下去了,因此却医不治。

刘邦作为开国英主,多有过人之处,然而诛戮功臣的行为与谩骂的习性,使他颇具争议。打天下时能广泛用人,称帝后又猜忌功臣;时有任性之行,却能冷静控制。骂人是他的陋习,却又借此笼络人心;跋扈地驾驭人,却又善于纳谏;具有极强的政治敏感性,善于改换面孔。

由“大丈夫当如是”到“吾乃今日知皇帝之贵也”,再到痛苦的“孤家寡人”,他的一生精彩至极,晚景却也难免悲凉。

当然了,这篇论述也只是笔者一家之言,欢迎朋友们评论区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史记·高祖本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