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58岁的王姬气质依旧保持的很好,她自带的强大气场,以及果敢坚毅的样子,很有成熟女人的韵味。

虽然她如今的戏路多是妈妈的角色,但是坚韧果敢的妈妈形象,还是让人不容小觑。

坚韧强大,这些场面感比较大的词放在王姬身上都不为过,她是那种能hold的住大场面的人。

31岁时因为《北京人在纽约》里的阿春获得第12届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那是她事业的巅峰,她演的阿春,漂亮,独立,能干,坚强。成了那个时代知识女性的风向标。

然而荣耀和苦难同时到来,王姬被打的措手不及

在电视剧《北京人到纽约》大火的时候,王姬的关注点暴增后,她一岁半的儿子也诊断为自闭症,并且伴有癫痫症,一岁半发病时医生就建议用药物治疗。

于是从那时起,她儿子每天都要吃药,一直坚持二十多年。而孩子也伴有智力发育迟缓,如今二十多岁,智商只有六七岁小孩的水平。

对于儿子的病,王姬是充满自责的,她觉得是自己当初拍《北京人在纽约》时太拼命。长时间得不到休息,白天黑夜的拍,怀孕还强撑着完成了四个月的表演。

那时候的王姬还太年轻,在家庭和事业方面,她是坚持要拼事业的。所以哪怕怀孕,她也没有搞过特殊待遇,跟其他演员一样高强度拍戏。

对于肚子里的孩子,她虽然有愧疚,但是仅限于休息时摸着肚子对孩子说,“对不起啊,原谅妈妈,再坚持一会儿,苦日子很快就过去了。”

她没想到孩子出生后会这样,刚看见孩子生出来,没有缺胳膊缺腿,她还很兴庆。谁知道,孩子一岁半就突发癫痫,严重到必须用药。

那一刻她懊悔不已,孩子二十多了,她还多次在节目里提到当年的事,满怀内疚。她甚至说如果老天给她两个选择,一个是事业成功,但是会有一个智力低下的孩子:一个是做个普通妇人,孩子健康,家庭幸福。

那她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儿子是她一生的痛,哪怕她在舞台上光鲜亮丽,可是在孩子面前,她是最普通的妈妈,甚至经历着比普通人更多心酸。

王姬坚韧的性格,让她在困难面前,知道接受比逃避更有效

儿子一直是王姬心里的痛,此后的许多年她一直活在痛苦中。为了给儿子治病,她拼命的接戏,无论什么角色,她就想多挣钱,能够治好儿子。

可是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注定一生都会与众不同。多处寻医无果,王姬也只能选择接受,但是她和丈夫始终没有放弃,二十多年一直陪着孩子。

儿子喜欢卡通人物,王姬就在家扮演各种卡通人物,逗孩子开心。但是自闭症孩子是最难讨好的,他的笑点不知道来自哪里。他固执的只对自己手上的事儿感兴趣,其他人无论怎么叫,好像都与他无关。

王姬曾经也在节目里说,如果有生之年能够与儿子有一次心领神会的眼神对视,她就非常知足了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最残忍的是,上天剥夺了他们表达情感的权利。

王姬的儿子长得特别帅气,如果不是因为自闭症,他或许也可以成为流量担当。王姬虽然自责懊悔,但是她知道选择接受这个事实,比责怪更重要。

一家人为了照顾儿子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王姬跟丈夫感情很好,面对自闭症儿子,他们反而相互扶持,互相鼓励。王姬更加感激的是母亲和女儿的帮助。

王姬能够潇洒自由的出现在银幕上,是因为母亲一直在帮她照看儿子。儿子的状况让王姬总是忽视对女儿的爱,然而很幸运,她有一个美丽懂事的女儿。

王姬一直担心自己百年后儿子没人照顾,贴心的女儿说未来由她来照顾。王姬听后既感动又心疼,她知道照顾自闭症孩子多么不容易,她怎么忍心让女儿背负这份责任。

但是女儿有这份心,她觉得很欣慰,对女儿她没有太多要求,只希望她快乐幸福。

因为家人的共同努力,儿子也被照顾的很好,英俊帅气,简单快乐。

对待自闭症孩子,除了耐心和坚持,还需要有担当的机构

王姬曾经在节目中,劝说女儿不要生孩子。在她潜意识里觉得,生一个不健康的孩子,对生活的打击有多大。

这种强烈的刺激,让王姬变得谨慎胆小,她觉得哪怕女儿不要孩子,只要生活快乐,又有什么不可以。

王姬后来也解释说,不是真的不想让女儿生孩子,只是自闭症儿子让她觉得太难了,她害怕女儿吃苦。

对于王姬这样的明星而言,抚养一个自闭症孩子都觉得艰难,更何况是普通家庭。

王姬也跟所有自闭症孩子家庭一样,对儿子的未来有很多担忧。不知道自己离开后,谁来照顾孩子,谁能给他平安幸福的生活。

她也在渴望机构的出现,有专业的组织,给这样的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快乐的度过余生。

生命对于每个个体而言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应该有生存的权利。一个社会宽容的方式是让这些不能独立生活的个体也有自己生存的空间,也能平安的过完一生

国外这样机构相对健全,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而在中国,机构还并不完善,大部分的自闭症孩子还是由家长自己照顾。

通常家里需要一个人,全职照顾陪伴,对于许多家庭来说,这是很大的开支,一个自闭症孩子足以压垮一个家庭。

社会关注度的提升和爱心机构的介入太有必要,最近看见浙江海亮慈善基金会推出的星援助计划,给自闭症孩子提供为期一年的康复训练,还有一些建立自闭症家庭社群,对自闭症研究机构的支持项目。

不断有机构开始关注自闭症,对于自闭症孩子的家庭来说是希望之光。

生活有时候很苦,尝不到一点甜头,看不见一丝希望。这样的日子让人绝望,如果社会的助力带来一丝希望。那足以慰藉很多家庭,给人更多力量

王姬也因为儿子的原因,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做一点点改变。

相信随着社会关注度提高,总有一些爱心机构愿意去做尝试,给自闭症孩子创造一个属于他们的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