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電視、手機這類電子產品感興趣好像是天性。在家裏又跑又鬧的孩子,只要爸媽把電視打開,他就立刻安靜下來,全神貫注地看電視去了。很多家長也會在非常時刻爲了安撫、穩定孩子情緒而給孩子看電視。久而久之,看電視成了依賴。得不到滿足,孩子還會哭鬧。東莞從心開始心理諮詢師也常常要針對這個問題,和糾結的爸媽探討“到底該不該限制孩子看電視”,幫助他們學習教育之道。

孩子爲什麼會對電視感興趣呢?首先,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我們都喜歡色彩豐富的圖像和動態變化的視頻信息;而且看電視時,我們沒有任何壓力,很放鬆,電視節目會給我們帶來愉悅的心情,緩解壓力;其次,電視似乎也成爲孩子的小夥伴,因爲電視可以代替父母、朋友陪伴孩子,減少孤獨感;再者,一些動畫片裏的內容也反映着孩子內心的世界。

電視可以滿足孩子的很多需要,其中哪些需要是父母可以滿足孩子,不需要電視代替的呢?現實生活中,有的父母沒有時間去陪伴孩子;或者也玩着自己的手機,不和孩子交流;很少有人陪他做遊戲;有壓力或煩惱時,孩子找不到可以傾訴的對象,因此孩子會轉向看電視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如果孩子沉迷看電視,時間過長,並且對其他活動不感興趣,或者不願意與人交往,變得懶散、消極,我們就需要重視這個問題了。根據家庭治療理論,一個孩子出現問題,並不一定是孩子本身的問題,有可能是整個家庭的問題。因此,小編建議爸爸媽媽可以嘗試以下方法幫助孩子合理地看電視。

言傳不如身教,我們先給孩子做一個榜樣。回到家和孩子相處時,就儘量不看手機,不帶頭看電視。我們可以找電視的替代品,我們帶着孩子一起讀書,做遊戲,或者看一些科普類的電視節目,可以看動畫片,但是要控制時間。

像這樣,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就是發自內心,瞭解孩子。瞭解孩子的喜好,然後你就可以和孩子做他喜歡的事情。當我們成爲孩子們的朋友時,我們可以及時地引導孩子們。如果我們和孩子一起看電視,看完之後,我們可以和他們分享故事情節,分析人物的優勢和故事背景,讓他們爲別人複述故事情節。通過這種方式,孩子們瞭解世界,增加他們對幸福的認識。

平時,我們可以先和孩子約法三章,訂立規則。在喫飯時和睡覺前不允許看電視,其他時間我們可以商量,確定一個時間段。說好之後,就堅決執行,培養出孩子的規則意識,避免孩子任性。當孩子能遵守規則,我們可以給孩子積分,分夠了,可以提出一個要求(不一定是物質獎勵哦),讓爸爸媽媽滿足,鼓勵孩子繼續堅持。

孩子們的成長需要大人走進孩子的心靈,需要父母努力跟孩子花高質量的時間,在現實生活中和孩子敞開心扉溝通。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自己也需要跟心理諮詢師學習怎樣與孩子相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