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法國投降,讓英國徹底失去了在歐洲大陸的安全屏障。但德國似乎並不十分“仇恨”英國,不僅在敦刻爾克“網開一面”,放走了33.5萬盟軍,而且沒有趁勢渡海作戰攻佔英國。原來,德國在等着英國主動放棄抵抗,進行和談。

按理說,德軍從波蘭到法國,一路高歌猛進猶如無人之境,顯示出了強大的軍事實力,而孤單影只的英國,一定會理智地選擇和談。然而,德國一廂情願的和平建議遭到了拒絕,決定實施“海獅計劃”。令人疑惑的是,這個計劃可行嗎?


要知道,在德國元首的戰略規劃中,英國並不是目標。

法國戰役,英法聯軍主力被成功調往比利時的同時,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突破了不可逾越的阿登森林,以一記“漂亮的左勾拳”,快速抵達英吉利海峽幷包圍了英法聯軍主力。在德國元首看來,法國失敗已成定局,與英國和談的條件已經成熟。

首先,其主觀認爲,德國雖然在陸地上強大,但海上實力與英國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他追求的目標是,堅決消滅法國,以及將蘇聯淪爲德國的殖民地,與英國保持和平共處的狀態。這在《我的奮鬥》一書中早有說明,全世界都知道。

其次,從歷史上看,英、德兩國因爲地理位置的限制,不存在領土糾紛,雙方既不能說是十分友好,又不相互仇視。如今德軍勢頭正勁,在德國元首的潛意識裏,英國一定會“審時度勢”,並在“四面楚歌”的情況下,雙方進行和談。

更重要的是,德國沒有控制海外殖民地的實力。之所以和談,一方面,無非就是英國不要再管歐洲大陸的事情,德國不干涉英國在海洋的自由,各自分享陸地和海洋。另一方面,減少來自海上的威脅,可以全身心的進攻下一個目標——蘇聯。

這些基於主觀上的判斷似乎很有道理,但他低估了英國人的野心和戰略觀。如果僅僅只是霸佔海洋,爲什麼在歷史上英國曾組織7次反法同盟,一定要打敗拿破崙呢?就是不願出現一個強權國家,只有“大陸均衡”的歐洲,他們才能睡好覺。

也就有了實施綏靖政策的張伯倫,在一片罵聲中被趕下臺,換上了強硬的丘吉爾,對和談堅決說:“不”。儘管這樣,德國元首依然不想對英國“大動干戈”,實施“海獅計劃”更多的是耀武揚威,恫嚇的成分多些,他還是希望能與英國和談。

“海獅計劃”的“主角”,非德國空軍莫屬。

1940年7月,面對強硬的英國,德國決定實施“海獅計劃”。按照計劃,25萬德國陸軍乘坐駁船、拖船和運輸船,在英國南部320公里的海岸線,進行搶灘作業;佔領英國後,將所有17至45歲的男子拘禁起來,運往歐洲大陸。

該計劃一出臺,在德軍內部立刻出現“贊成”和反對兩種聲音。海軍總司令雷德爾的反對聲是最大的一個,在他看來,渡海和渡河作戰根本就是兩回事,面對波濤洶湧、長約40公里的英吉利海峽,另有英國皇家海軍嚴陣以待,渡海戰役必敗。

與之相反的是,陸軍將領們紛紛“贊同”這個方案,表示一定全力以赴、確保勝利,但希望在登陸之前,由空軍先獲得海峽制空權,並完全摧毀英國的空中力量。也就是說,在沒有取得制空權的情況下,陸軍將不進行渡海戰役。

原來,這些陸軍將領們也不同意,這個幾乎是“送命”的計劃,但考慮到德國元首一貫的自以爲是,如果反對,那麼對自己和部隊都沒有好處;直接將“球”扔給好大喜功的戈林,既有了退路,又不得罪上級。看來,陸軍將領們的“情商”很高。

陸軍建議,雷德爾也自然十分高興。一是,在德國空軍沒能擊敗英國皇家空軍之前,海軍是不會出動的,避免了與其在海上進行對抗;二是,一旦擁有制空權,渡海戰役開始,按照德國元首的性格,一定會親自指揮,出了問題和海軍無關。

空軍擔任“海獅計劃”的“主角”,戈林是沾沾自喜的。從入侵波蘭開始,空軍在各種戰役中只能是配角,“彩頭”都被陸軍搶去,一直忿忿不平的戈林,終於在敦刻爾克包圍圈“小露了一把”,儘管戰果不怎麼樣,但他堅信空軍能大有作爲。

他信心滿滿地保證在9月15日前,消滅英國皇家空軍。在他看來,德國空軍無比強大,在數量上2倍於對手,各類戰機2600多架,而且飛行員都是久經沙場的高手,戰鬥素養很高。於是,德國空軍雲集法國機場,“海獅計劃”準備開始。

參考文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