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玄慈破戒之后,回到少林寺,并没有去戒律院主动承认错误并且承受惩罚,而是堂而皇之的继续做他风风光光的少林方丈兼武林盟主。有人说玄慈方丈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被慕容博骗了,为了保家卫国才率领武林同道去雁门关伏击契丹武士,出发点是好的。

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有这么一段:少室山大战,萧峰之父萧远山霸气出场,以犀利的言辞让虚竹的老爹玄慈方丈主动站出来交代真相承认错误,然后当众受罚,一命呜呼。

在场的很多豪杰包括很多读者和观众都对玄慈方丈勇于承担错误、并以死维护少林清誉竖起大拇指,觉得他是个英雄豪杰。但是也有人质疑,觉得他行为不端,身为少林方丈,知法犯法,算不得真英雄。

那么玄慈到底是真英雄还是伪君子?今天我们就来谈论一下这个问题。

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科普一下真英雄该有的品质:真英雄是所做的事是为国为民,符合社会弘扬的价值观的,这是大前提,在这个大前提下,个人行得正,做得端,光明磊落,绝不偷偷摸摸,真英雄不是一定不犯错,人非圣贤,孰能无错?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勇于承担责任,这样的人,是真英雄。再来看看伪君子是什么样,伪君子就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人前道貌岸然,人后虚伪下流。

以此来标准来判断玄慈方丈是真英雄还是伪君子的话,毫无疑问他属于后者。

有一句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不能只凭片面之言就此断定玄慈方丈是个伪君子,我们继续往下看。

且看玄慈方丈的行为,他在三十年前听信慕容博一面之词便号召天下英雄,然后带领他们去雁门关外埋伏,以卑劣的手段伏击了萧远山一家,造成萧远山家破人亡,一个温馨的三口之家就此毁灭,令人叹息。

有人说玄慈方丈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被慕容博骗了,为了保家卫国才率领武林同道去雁门关伏击契丹武士,出发点是好的。

对于玄慈方丈的出发点,笔者不置可否,玄慈率领武林高手区雁门关埋伏是为了保家卫国不假,但是玄慈难道没有私心?当然有,他的私心就是以此事来提高自己的武林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武林至尊,只是不曾想对面来的萧远山是个大杀神,饶是如此,在萧远山手下侥幸活命的几个人心中玄慈方丈已经是武林的领袖了,所以,玄慈的私心已经完成了一大半,虽然不是正式的武林盟主,但是已经是名义上的武林盟主,号令武林,指日可待。

玄慈既然已经拥有武林盟主的地位,便开始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其中最严重的一件事就是在紫云洞私会温柔贤淑的叶二娘,并且生下虚竹。身为出家人,竟然破色戒,不得不令人唏嘘。

玄慈破戒之后,回到少林寺,并没有去戒律院主动承认错误并且承受惩罚,而是堂而皇之的继续做他风风光光的少林方丈兼武林盟主。玄慈这一点上和他儿子虚竹相差太远,虚竹虽然破戒,但是回到少林寺之后,主动去戒律院承认错误并且愿意接受惩罚,虚竹这点不知道比他老爹高明多少。

虚竹出生之后玄慈给了叶二娘一笔银子,让她自己养育虚竹,叶二娘未婚生子已经被人耻笑,玄慈作为一个男人居然不敢站出来承担做父亲的责任?位高权重又如何?地位尊崇又如何?有什么能比得上妻儿重要?说白了,玄慈就是贪恋权力,用抛妻弃子来形容也不为过。

玄慈为了自己的权势不惜抛妻弃子,仅仅这一个行为就足以让玄慈万劫不复无脸面见佛祖。

玄慈本以为此事天衣无缝,没有第三个人知道,却不曾想这一切都被萧远山看在眼里,并在天下英雄面前抖露出来。

在事实真相面前,任何的辩解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原来虚竹的老爹竟然是少林寺的有道高僧玄慈方丈。

在萧远山犀利的言辞面前,玄慈“主动”站出来承认自己就是虚竹的爹,自己就是当年雁门关惨案的“带头大哥”。

群雄立刻炸了锅:“怎么会是他?”“竟然是他?”“他不是有道高僧吗?”“他怎么做出这样的事来?”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鸠摩智说的那句堪称神补刀的“小僧早就说过,少林寺是那啥之所,真是有先见之明。”

注意,上面说的“主动”,是带了引号的,为什么带引号,因为玄慈并非主动,而是被动站出来承认。玄慈的所作所为都被萧远山查得清清楚楚,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没能逃过萧远山的双眼,萧远山盯了玄慈二十多年而不动手报仇,就是为了等一个机会,一个让玄慈身败名裂的机会,他终于等到了,这次少林寺武林大会,各方势力云集,新仇旧恨老账新账一起算,让玄慈避无可避,退无可退,只得承认。

玄慈说“既种业因,必有业果,既已种下恶业,反悔固是徒然,隐瞒亦属无用”,这话看似格调极高,禅机极深,但是这不过是玄慈为了挽回一点面子的说辞而已。

若是知道有今日,为什么不在那么多武林同道为了包庇“带头大哥”身份而死之时站出来主动承认:“萧施主,我就是当年带头杀害你父母的带头大哥,你来杀我报仇吧,不要再为难无辜之人。”

若是玄慈能在那时候站出来说明真相,承认错误,并勇于承担责任,那才是真正的主动,那才不失为英雄好汉的行径,但是他并没有,所以玄慈算不得真英雄。哪怕他最后嘴上说“少林数百年声誉岂可毁在老衲一人之手?”

这真的是维护少林声誉吗?并不是,而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武林人士最看重的是什么?是名誉,就像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玄慈对自己的名誉极度爱护,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生命,哪怕是死,也不能坏了名声,对玄慈来说,如果名声败了,那简直比死还可怕,所以既然名声已败,已然生不如死,不如索性就此了结,兴许还能落得个敢作敢当的名声呢,这岂非是十分虚伪?

所以说,虚竹的老爹看似是以死维护少林声誉,其实他维护的只是自己的名声,他敢做不敢当,不敢承担责任,算不得真英雄,不过是个看重名声的伪君子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