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地時間5月30日成功發射SpaceX載人“龍”飛船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總統宣稱,美國已重新獲得在太空中“世界領導者”的地位。載人“龍”飛船對於美國航天非常重要,對於特朗普政府也同樣非常重要。

當地時間5月30日成功發射SpaceX載人“龍”飛船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總統宣稱,美國已重新獲得在太空中“世界領導者”的地位。

“美國已經重新獲得了我們作爲世界領導人的聲譽。”特朗普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講話時說,“不可思議,這樣的技術,這樣的力量……我認爲這次發射對我們國家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激勵,明年經濟將是最好的一年,現在我們又重回世界冠軍,而且這只是一個開始。”

在特朗普看來,這顯然是一件值得自豪和稱讚的大事。因爲這是自2011年航天飛機退役後,美國首次使用本國火箭和載人飛船成功將宇航員送入太空,並且在疫情和騷亂衝擊下,特朗普更需要這場航天上的成功。

2011年7月21日,“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在佛羅里達肯尼迪航天中心跑道上緩緩減速,這是美國航天飛機最後一飛,美國獨立載人航天事業按下了暫停鍵。航天飛機退役後9年時間裏,美國宇航員往返國際空間站只能依靠俄羅斯的載人飛船。

因此,當地時間30日升空的這艘SpaceX“龍”飛船猶如“全村的希望”,承載了更多非航天技術上的重擔:大國的面子、特朗普的競選、疫情期間振奮國人……

正如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在26日的新聞發佈會上所說:“這是一次讓整個美國團結在一起的獨特機會,我們可以展望光明的未來。”

自造載人飛船:自動化程度高,更省錢

此次發射原計劃在當地時間27日進行,但由於天氣原因推遲到30日。

特朗普對這次載人“龍”飛船首次發射任務非常重視。一名白宮官員22日表示,美總統計劃27日前往肯尼迪航天中心,見證近9年來美國人首次乘坐本國飛船進入太空。副總統彭斯此前已在5月19日召開的國家航天委員會會議上宣佈自己要出席觀看發射。發射臨時推遲後,兩人也表示將再度出席。

對於總統和副總統都親臨現場觀看發射,美國宇航局局長布萊登斯坦23日在社交媒體上對特朗普和彭斯前來表示歡迎,稱發射迎來“空間探測的新時代”。布萊登斯坦稱,“在特朗普總統領導下,我們正再次用美國火箭從美國本土發射美國航天員。”

美國航天新聞網指出,美國總統親自出席美國航天發射活動很少見,總統和副總統同時現身觀看更是罕見。尼克松到場觀看了1969年11月的“阿波羅”12號發射,這是美國第二次載人登月任務。1998年10月,克林頓出席了“發現”號航天飛機發射任務,原因是參議員格倫是那次任務的機組成員。奧巴馬2011年4月計劃現場觀看“奮進”號航天飛機發射任務,但當天的發射因技術問題被取消,任務最終在幾周後進行,但奧巴馬沒有再前往航天發射中心觀看。

特朗普在宣佈取消27日發射計劃後馬上離開肯尼迪航天中心,與奧巴馬不同,特朗普30日再次前往發射場參觀發射,足見其對此次發射的重視。

載人“龍”飛船是美國曆史上首個上天的商業載人飛船,飛船採用了當下主流的兩艘構型設計——返回艙+服務艙,高6.1米,重約4.2噸,一次最多可以運載7名航天員,7名航天員都坐在加壓艙內,座位排放是前面3個,後面4個,在人員轉移上的優勢與美國宇航局航天飛機相當,載人“龍”飛船使用了大量的成熟技術和一些先進的製造工藝,如果不搭載7名宇航員,還可以轉載等量的貨物。

“載人‘龍’飛船最大的技術亮點是採用了首創的新型發射逃逸系統。飛船不需要火箭逃逸塔逃生,而是利用自身裝備的8臺‘超級天龍座’發動機逃生。”航天專家龐之浩介紹指出,“不同以往逃逸塔系統,飛船可以在上升階段任何時刻都能逃逸,更加安全。”

“載人‘龍’飛船自動化程度很高,配備觸摸控制屏、全自動駕駛系統等,此次發射也將繼續驗證一些世界領先水平的航天技術,這對提升美國航天科技實力有不小幫助。”龐之浩表示。

除了技術意義,經濟意義也值得關注。美國目前購買俄羅斯“聯盟”飛船一個座位高達9000萬美元,而載人“龍”飛船隻需要5500萬美元左右(也有稱2000萬美元),大幅降低美國宇航局載人航天方面的支出,省下來的錢可以用於其他項目。

載人“龍”飛船對於美國航天非常重要,對於特朗普政府也同樣非常重要。《華盛頓郵報》24日刊文認爲,這是特朗普政府成敗的關鍵時刻。如果順利,這將是一個代表美國在航天領域領導地位的勝利時刻,毫無疑問是選舉年的競選廣告。如果出現問題,這將是一次驚人的打擊,可能令美國宇航局搖搖欲墜並危及美國2024年航天員重返月球的計劃。

太空是特朗普打造政績的一個重要舞臺。組建獨立天軍、2024年載人登月……特朗普在太空領域做了不少文章。雖然載人“龍”飛船是奧巴馬政府時期種下的“果樹”,但收穫者卻是特朗普,特朗普對這個項目也沒有批評過。

能否擺脫對俄依賴還待觀察

在龐之浩看來,此次成功上還給美國挽回了一些面子,首屈一指的航天強國——美國將很快不再依賴俄羅斯載人飛船。

發射升空只是此次任務的一部分,接下來載人“龍”飛船將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兩名宇航員預計在空間站駐留30至119天,具體時間取決於飛船、宇航員在軌狀況以及下一艘飛船準備工作進展。完成駐留後,宇航員將乘坐飛船返回地球,只有等兩名宇航員安全返回地球,整個任務纔算成功。

如果此次任務圓滿成功,那是否意味着美國可以完全擺脫對俄羅斯飛船的依賴呢?實際情況是,還要依賴一段時間。

5月12日,航天新聞網報道稱,爲防備商業載人運輸項目出現進一步推遲,美國宇航局將花費超過9000萬美元買下俄“聯盟”號飛船今年秋天發往國際空間站時的一個座位。美國宇航局稱,這項交易意在“保證我局能繼續信守承諾,通過保持美國在國際空間站上的持續存在來實現安全運行”,直至商業載人運輸飛船進入常態化服務階段。

根據相關統計,俄羅斯"聯盟"號飛船每個座位的費用連年漲價,2007年的單價只要2180萬美元,而到了2020年座位的單價漲價超過4倍,達9000萬美元。對於座位不斷漲價,美國一直頗有微詞。

由於波音和SpaceX公司承擔的商業載人運輸項目屢度推遲,原計劃2017年發射,最後推遲至2020年。這迫使美國宇航局只得以總體上越來越貴的價格購買更多“聯盟”號座位。美國宇航局總檢察長辦公室去年11月的一篇報告稱,自2017年商業載人運輸飛行原定啓動時間過去以來,因波音和SpaceX公司飛船研製工作遭遇推遲,該局又花費約10億美元增購了12個聯盟號座位,以保證其能夠繼續造訪空間站。

至於明年春季是否還會向俄羅斯再購買一個座位,布萊登斯坦表示,取決於此次載人“龍”飛船任務的進行情況和下一艘飛船“機組”1任務的準備情況。

波音CST-100糟糕的首飛表現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美國載人航天計劃。去年12月,CST-100飛船進行了首次發射,卻因爲計時器問題提前返回地球,未能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如此低級的失誤讓外界大跌眼鏡。此外,該飛船的降落傘也出現過問題。這些問題導致CST-100飛船首次載人飛行再次推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