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1942年美國哈佛大學團隊研究出凝膠汽油之前,各國噴火兵使用的那種輕型火焰噴射器,火焰的噴射距離普遍只有十幾米,這種距離在現代戰場基本就是白刃戰的距離,一個人揹着二十多公斤,裝滿汽油的的罐子,進到這個距離去攻擊一個機槍堡壘,他的意志比董存瑞、黃繼光能差到哪裏去。在古代戰場,無論西方的希臘火,還是我們東方的猛火油,都是被認爲最歹毒的武器,儘管到現在也沒有確鑿證據證明希臘火或者猛火油到底用的是什麼物質,不過普遍認爲是天然石油,這種東西跟現代戰場上用的化工燃料比,真的弱爆了,現代噴火器發射出來根本就不叫火,得叫爆燃物,差不多就是現代炸藥與古代劣質黑火藥的區別,然而古代希臘火就已經號稱地獄火了,那麼現代火焰噴射器被稱爲“魔鬼”武器,一點都不奇怪。

李三萬


摘要:俗話說“水火無情”,在戰場上利用烈火殺傷敵人,也是古已有之。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明的火焰噴射器,更是現代工業革命將烈火武器化的傑出成果,爲什麼火焰噴射器會被稱爲“魔鬼”武器?






    俗話說“水火無情”,在戰場上利用烈火殺傷敵人,也是古已有之。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明的火焰噴射器,更是現代工業革命將烈火武器化的傑出成果,爲什麼火焰噴射器會被稱爲“魔鬼”武器?

    火焰噴射器,也叫噴火器、火焰槍,恐怕是人類發明的成本最低、設計最簡單、但殺傷力卻最大最變態的武器,被稱爲是“步兵的噩夢”。

    噴火器的基本思想是通過發射燃燒的燃料來噴射火焰。最早的噴火器出現在公元前5世紀,以長管的形式充滿了燃燒的固體(如煤和硫)。由於技術上的限制,在很長時間裏,噴火器都沒有得到發展和廣泛使用。

    現代的火焰噴射器由可燃罐和火焰槍兩部分組成,燃燒物質分爲可發射燃燒液體式和可發射燃燒氣體式兩大類。可燃燒罐內充滿可燃汽油、或者混合增稠燃料、氣體燃料。

    據說,在1898年,俄國就有一個叫基格爾的工程師,向軍方提供了一個火焰噴射器的設計圖,軍方認爲沒什麼實用價值,因此最終只是停留在圖紙上。

    真正的火焰噴射器是由德國人理查德·費德勒和萊比錫的消防主管赫爾曼·雷德曼在1901年發明,不過最初是作爲一款給消防隊在消防演習時用的器材。他們的發明有一大一小兩種型號,小號可以單人攜帶,利用壓縮空氣和二氧化碳或氮氣,噴出的火焰射程可以達到18米。大號要裝在推車上,沒法單兵攜帶,但它的最大射程達到了40米。




    德國軍方認爲這一發明具有實戰使用意義,就決定加以改進,使之武器化。德軍認爲大號的太過笨拙,實用性太差。就在小號的基礎上開發出代號“火烈鳥”的35型火焰噴射器,這也是歷史上第一種真正實戰化的火焰噴射器。但噴火射程只有18米、持續發射時間只有2分鐘。隨後,德國不斷進行改進完善設計、使35型火焰噴射器的性能不斷提升,35型改進型可以連續短點射15次、發射距離達到30米。由此,35型火焰噴射器也就成了現代火焰噴射器的鼻祖。德軍在1911年開始將火焰噴射器裝備部隊,並在1912年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噴火兵分隊,這支噴火兵分隊共有48人,全部都是原來專業的消防員。

    從1914年10月開始,德軍就開始在戰場上使用火焰噴射器,但比較零星,規模也很小,基本上沒有引起太大的注意。第一次引起關注的使用是1915年7月30日,德軍對英軍據守的佛蘭德斯的霍格地區的進攻。當天凌晨3點15分德軍發起進攻,英軍士兵聽到對面德國人的戰壕裏傳出陣陣悉悉索索的聲音,隨後恐怖的火焰就鋪天蓋地地躥了過來,英軍土兵頓時陷入一片驚慌,在緊隨其後的德軍步兵的攻擊下潰不成軍,德軍隨即佔領了陣地。火焰噴射器既有物理上的殺傷力,也有心理上的威懾力。

    儘管這次戰鬥,英軍只損失了31名軍官和751名士兵,加在一起還不到800人,這點傷亡對於動輒數萬人死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絞肉機一般的陣地戰來說,簡直不值一提,但火焰噴射器這種極爲恐怖的武器卻由此真正登上了戰爭舞臺。





    隨着這次火焰噴射器攻擊的成功,德軍開始在所有戰線上都廣泛採用了這種武器。在戰鬥中通常是六名噴火兵一組,每具火焰噴射器由兩人操作。主要用於在進攻開始前肅清敵方的防禦,通常要比步兵前行。不可否認,火焰噴射器在近距離使用時是非常有用的,但在更大範圍內效果有限,特別是在英國和法國克服了最初對它們的使用的恐慌之後。

    與此同時,火焰噴射器的操作手,也就是俗稱的噴火兵自身也是極其危險的。除了操作這個裝置的煩惱——裝燃料的圓筒可能會意外爆炸外,他們揹着的燃料罐還會被英法軍隊特別標記,成爲戰場上首要擊殺的人員。如果他們被俘虜,噴火兵也將不會得到寬待。因此,他們在戰場上的平均壽命都很短。

    後來英國和法國都開發了他們自己的火焰噴射器,法國的便攜式單人Schilt火焰噴射器比德國的更先進。1917年至1918年期間,也被大量用於塹壕戰的進攻作戰。1917年,德國人生產了一種輕型改良版的火焰噴射器,使其具有自動點火的優點。

    到戰爭結束時,火焰噴射器的使用已經擴展到坦克上,出現了以火焰噴射器爲主要武器的噴火坦克。並一直延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發動了超過650次使用火焰噴射器的攻擊,但沒有火焰噴射器造成的確切傷亡數字。

    當協約國軍隊將對火焰噴射器的初始報警納入實戰防禦措施後,火焰噴射器的作戰效能也就逐漸下降了。事實上,如果有一顆子彈或者橫飛的彈片正好擊中儲油罐,那麼毫無疑問,噴火兵的生命會在頃刻間結束。

    英國人將火焰噴射器稱爲“液態火”,它的使用不過是將技術運用於戰場,以期獲得戰術上的優勢。但它也被聯軍視爲如毒氣和潛艇一般的“魔鬼”武器,類似的爭論也是雙方道義論戰的部分。

    但是這並未阻止英法方面發展自己的火焰噴射器,就好像他們同樣也發展化學武器一樣。但協約國方面佔據道義上的制高點,因爲並非他們首先使用這類武器。




    這次火焰噴射器的亮相讓參戰各國都認識到了火焰噴射器的威力,於是都開始研究自己的火焰噴射器,五個月後,俄國也拿出了自己的火焰噴射器。接着,更多的國家都陸續開始研製出各自的火焰噴射器,並裝備部隊。

    至於爲什麼說火焰噴射器是一款“魔鬼”武器,也許從它的第一代發明人和使用者都是消防員,就可以看出點端倪。這款武器一直髮展到今天,也依然是步兵武器中最可怕的武器,沒有之一,而且這款武器的危險屬性,至今都有很重的不分敵我的成份在裏面。

    現代各大國軍隊當中,噴火兵訓練的再精銳,技術再老辣,在使用這東西時,都是提心吊膽的,到了戰場上,別說噴火兵的噴火罐被擊中會有什麼恐怖後果,單是戰場環境各種爆炸衝擊波造成的小範圍氣流紊亂,對噴火兵來說,就是每一次噴火,都是拿命在搏殺,訓練時各種風向觀測、風向變化的掌握,到了戰場上,尤其是雙方實力差不多的焦灼戰場,一個噴火兵上場,對雙方都會產生巨大心理壓力,噴火兵自己也會很茫然到底會爲那一方建功立業。

    噴火兵這個兵種自從第一次在德國出現,世界上就沒那支部隊喜歡跟他們一起行軍,不是絕對優勢的戰場,被派去掩護噴火兵的步兵,下來直接就是三等功!在1942年美國哈佛大學團隊研究出凝膠汽油之前,各國噴火兵使用的那種輕型火焰噴射器,火焰的噴射距離普遍只有十幾米,這種距離在現代戰場基本就是白刃戰的距離,一個人揹着二十多公斤,裝滿汽油的的罐子,進到這個距離去攻擊一個機槍堡壘,他的意志比董存瑞、黃繼光能差到哪裏去?!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法國電影《老槍》,劇中女主角就是被德軍的火焰噴射器燒死的,轉瞬之間,一個人就被燒成一具焦黑的骨架,在幼年的心理上留下了很深的陰影。

    二戰中的太平洋戰場,在很多島嶼攻防戰中,日軍憑藉隱藏在地下的堅固的坑道工事,抗擊美軍的進攻,給美軍造成了很大傷亡。因此美軍一度考慮對日軍的坑道工事使用毒氣,但最終出於相關條約的限制,還是沒有使用毒氣,而是使用火焰噴射器。但實際上,火焰噴射器遠比毒氣更爲殘忍。可見,能夠比毒氣更殘忍,更不人道,,這種武器該有多“魔鬼”!

    人上戰場,命不如狗,但是要說在戰場上哪一種死法最慘,被火燒死怎麼着也能排到最前列。在古代戰場,無論西方的希臘火,還是我們東方的猛火油,都是被認爲最歹毒的武器,儘管到現在也沒有確鑿證據證明希臘火或者猛火油到底用的是什麼物質,不過普遍認爲是天然石油,這種東西跟現代戰場上用的化工燃料比,真的弱爆了,現代噴火器發射出來根本就不叫火,得叫爆燃物,差不多就是現代炸藥與古代劣質黑火藥的區別,然而古代希臘火就已經號稱地獄火了,那麼現代火焰噴射器被稱爲“魔鬼”武器,一點都不奇怪。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