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阮玲玉是一曲奏不盡的悲歌,她作爲默片時代的無冕影后,曾經讓無數的影迷領略了民國時期女性百態人生,而其本人的苦難的童年生活、不幸的愛情經歷、柔弱的性格特點,以及當時社會和時代的侷限性,終於使得一顆明星墜落人間。張達民是她母親幫傭家的少爺,從小缺少關愛的阮玲玉在完全沒有認清楚張達民只是一個花花公子本質之前,便草草地開始了自己戀愛,很快與其開始自己的同居生活。

《阮玲玉》是文藝青年們入門必備級影片。

阮玲玉作爲民國時期很著名的電影女演員,她主演的《新女性》《神女》將會被永遠記錄在中國電影史上。

但是,她的生命卻永遠的停留在1935年3月7日晚,那個風華正茂的25歲青春年華中。

(一)不幸的原生家庭

在影片開始不久,便安排情節讓阮玲玉與同事六嫂聊身世。從中我們可知道她自幼無父,母親要爲了解決她們二人的生計問題而別人家幫傭。即當地權貴張家,當傭人做苦力。

這對幼年時期的阮玲玉觸動很大,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一目瞭然。她便自幼飽嘗着寄人籬下,生活艱辛之苦。這樣原生家庭的女孩子大都缺乏安全感且自卑。

電影中她一個人走到院子中間,我們看着她思考着,隨後撲向雪地,又直起身將外套脫掉,只穿着單薄的旗袍趴在雪地上,阮玲玉坐起撫摸自己的手臂,之後就俯下身子咬破手指,將手伸向手臂,真的是悽美動人。

這慢慢長長的鏡頭中冷清地訴說着她人生中始終充着的孤獨與悲涼,原生家庭和童年的不幸註定自己性格的自卑、懦弱、缺少鬥爭精神,也是一生悲劇的釀成的很重要因素之一。

(二)不得止損的戀情

愛情需要一些運氣,而阮玲玉顯然在這方面的沒有多少運氣。

張達民是她母親幫傭家的少爺,從小缺少關愛的阮玲玉在完全沒有認清楚張達民只是一個花花公子本質之前,便草草地開始了自己戀愛,很快與其開始自己的同居生活。

張達民作爲初戀,曾經給過阮玲玉一些溫存與美好。但是,阮玲玉要爲短暫美好時光的付出終生遇人不淑的代價。

張達民逐漸流露出大少爺的惡習——嗜賭成性,隨後完完全全把阮玲玉當成賺錢的機器。

再後來,茶葉商人唐季珊出現給了正在疲於處理與張達民解除婚姻官司的阮玲玉關於金錢和實力上的支持。

顯然這些因素在"種利益,輕離別"的唐季珊眼裏,這些只是玩弄的籌碼,沒有給她愛與尊重。

不可否認,她真的愛過張達民,也曾對唐季珊有過期許。然而,關於婚戀的運氣,她真的差了一些。

(三)新女性也逃不出人言可畏

民國初年,中國電影事業騰飛,阮玲玉作爲那個年代的電影女演員,也是時代的寵兒。她在《桃花泣血記》和《神女》中,貢獻了默片時代可圈可點的精湛演技,入木三分地詮釋了鄉下丫頭和貧苦女人所展現出的悲劇人生。可以說,她是有事業,也有自力更生能力的新女性。

然而,阮玲玉這樣一顆閃閃發光的巨星面對在社會壓力、言論的打擊、情感中的折磨,最終還是對人世感到失望了,選擇離開這裏。究其內因,是自身性格,放大來看便是社會和時代的責任。

正如她臨終前的遺書上寫到: "我一死何足惜,不過還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罷。"

新女性終究也逃不出人言可畏。阮玲玉是一曲奏不盡的悲歌,她作爲默片時代的無冕影后,曾經讓無數的影迷領略了民國時期女性百態人生,而其本人的苦難的童年生活、不幸的愛情經歷、柔弱的性格特點,以及當時社會和時代的侷限性,終於使得一顆明星墜落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