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一詞,最早出現於《呂氏春秋》,歷代醫家均十分重視養生之道,這與中醫素來崇尚“治未病”有關。

《黃帝內經》提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強調中醫防重於治;金、元四大家之首的朱丹溪更明確提出把養生的地位置於治療之上,防病於未然。

尤其近年來,慢性疾病成爲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因素,近四分之三的人羣受到亞健康的困擾,人們的健康觀念和醫療保健需求正在發生變化,中醫養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

一、看體質

中醫養生首先辨清體質,再對症施治。

在當今社會,大部分人營養過剩,壓力過大,睡眠不足,致神不守內擾亂臟腑,耗血傷精,或招致疾病,或使人早衰,正是中醫所講氣陰兩虛、陰虛火旺。如肺病、冠心病、腎病、慢性肝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胃病、手術後及癌症患者等多爲陰虛型,亞健康人羣多爲氣虛型,其表現爲手足心熱,口乾舌燥、咽喉乾澀、鼻腔偏幹、大便乾燥、小便短而不暢,舌苔偏少、面色潮紅、眼睛乾澀、睡眠質量差等。

二、選方法

中醫認爲氣虛、陰虛型選擇“清補養生”最爲適宜,即先清除體內毒素、油膩,全身通暢之後再滋陰補氣,補五臟虛勞。尤其根據現代人的體質,清補更是平衡調補的首選。

現代人爲什麼應該遵循清補養生的理念呢?一方面是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隱患所致,平時喫的東西或許存在農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等問題,長此以往會使體內毒素堆積;另一方面是個人生活習慣所致,常大魚大肉,大量飲酒、吸菸等傷及陰液及正氣所造成。此外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容易心情鬱結,誘發疾病,特別是40歲左右的中青年人羣。

朱丹溪認爲,“陰虛難治,陽虛易補”。中醫將氣、血、精、津液歸爲陰,人體生命活動的維持全靠臟腑經絡功能的正常活動,而臟腑經絡功能的正常活動又依賴於氣、血、精、津液,但人體內血、精、津液最易耗損,久而久之陰虛,導致臟腑無法正常工作,百病滋生;凡年長體弱、重病久病者,必歸爲陰虛或氣陰兩虛;所以滋陰補氣乃治病強身之根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