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位老八路:他是山東人,卻出生於北京。他的父親擔任過縣長,曾經半年就攢了幾千個大洋。他卻生活清苦,才16歲就早早輟學。在父親的安排下,他來到青島投奔父親的老友。不久,他正式成爲一名鐵路巡警。巡警的待遇還可以,但是其地位比較低下。抗戰爆發後,他毅然從戎,最終成爲一名開國上校,他就是劉竹溪!

    

    劉竹溪,山東濱縣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他出生於1920年,此時他的父親正在北京替一個北洋軍官管賬。所以他的祖籍地是山東濱縣,出生地卻是北京。1923年,他被父親送回山東老家。他的父親則繼續留在北京,曾經擔任過河南杞縣縣長。1993年,他故地重遊,當年的獨門獨院已經變成大雜院,他不勝感慨。

    北伐戰爭爆發後,他的父親死裏逃生,最終回到山東老家務農。日子雖然不富裕,但是也還過得去。不過他的祖父和祖母都有煙癮,而且越來越大。所以,劉家的日子愈發窘困。1936年,他的父親已經無法繼續支撐起3個孩子的學業。就這樣,他被迫輟學。這一年,他才16歲。在父親的安排下,他來到青島投奔父親的老友王登三。

    

    王登三是安徽人,此時是膠濟鐵路警察署的一個股長。他對劉竹溪並不熱情,但是一直默默出力。在他的運作下,劉竹溪很快成爲一名鐵路巡警。在這裏,劉竹溪很快學會了射擊、測繪、識別地形……根據他的回憶,他每個月的收入不低於19元法幣,和當時的小學教師相當。能夠自食其力,還能學到許多新東西,劉竹溪非常開心。

    但是,這種安靜的日子很快被轟隆的槍炮聲打破。1937年,日軍侵入山東,山東省主席韓復榘不戰而逃,山東很快全境淪陷。在這個背景下,我黨先後派出大批黨員幹部來到山東開闢抗日根據地。老紅軍楊國夫奉命來到山東清河區發展抗日武裝,劉竹溪率領部分鐵路警察來到臨淄縣,正式參加八路軍。不久,他成爲楊國夫的部下。

    

    參加八路軍以後,劉竹溪因爲作戰勇敢而且有文化,所以晉升迅速。他很快升任爲連指導員,其速度已經超過不少老紅軍。剛到連隊,戰士們說:“來了個一表人才的白面書生,能領咱們打仗嗎?”經過幾次戰鬥,戰士們坦言:“指導員作戰勇敢、指揮聰明,是好樣的!”1940年,年僅20歲的他已經升任爲山東縱隊某營教導員。

    1942年,八路軍清河軍區和山東縱隊第3旅被合編爲新的清河軍區。楊國夫擔任司令員,景曉村擔任政委。此時,劉竹溪奉命率領60多名指戰員進入沾(化)利(津)濱(縣)地區開闢游擊區。不久,“沾利濱”武裝大隊建立,他擔任大隊長兼政委。在這裏,他如魚得水,曾經率部阻擊日僞軍上千人,有力保障我軍攻克利津城。

    

    抗戰結束前,劉竹溪已經是濱縣縣委委員、濱縣獨立營營長兼政委。同年8月,濱縣獨立營擴建爲濱縣獨立團,他升任爲副團長。獨立團建軍以後,劉竹溪率部迅速攻打關子珍、劉景良、韓兆坤、杜孝先等僞頑殘部,先後殲敵2000多人。卻說解放戰爭爆發後,這個團被正式編入野戰部隊,劉竹溪改任爲渤海軍區特務2團副團長。

    1947年,渤海軍區主力部隊被改編爲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老紅軍宋時輪擔任司令員,景曉村擔任政委,劉培善擔任副政委,趙俊擔任參謀長,蕭望東擔任政治部主任。全軍下轄兩個師,約有1.6萬人。劉竹溪改爲第29師第85團副團長,師長是老紅軍蕭鋒。他先後參加過著名的梁山阻擊戰和上蔡阻擊戰,但是所部表現欠佳。

    

    1948年6月,劉竹溪率部參加著名的豫東戰役。同年9月,他又參加了著名的濟南戰役。這一戰,他率領一個營出敵不意首先突入商埠縱深,插至普利門外,切斷了外城與商埠之敵在此要點上的聯繫,打亂了敵向城內收縮的計劃,有利於西兵團殲滅商埠之敵,併爲最後攻城創造了有利條件。不幸的是,他突然被一枚手榴彈擊中。

    他右半身中彈片30餘處,後經手術摘除淺表彈片,體內仍留存大小彈片20多個。由於失血過多,他很快昏迷不醒。團裏已經在爲他準備後事,並且還挑了一副好棺木。很快,他被送到縱隊醫院,縱隊政委劉培善的妻子、縱隊衛生部副部長左英親自接診。接着,他被送往山東省立醫院和華東軍區和平醫院。幸運的是,他終於醒了。

    

    還未傷愈,他就急着回到戰場,隨後參加了著名的淮海戰役。在河南省的陳官莊附近,他率部俘虜了敵軍的一個軍長,即第8軍代理軍長周開成,另有上千名敵軍官兵。戰後,他升任爲第85團團長。雖然他的傷口已經癒合,但是手術後上下頜錯位,導致他失去了咀嚼功能。他不能喫部隊的飯菜,只能喫一些湯湯水水的東西。

    1949年3月,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被改編成第三野戰軍第28軍。朱紹清擔任軍長,陳美藻擔任政委,蕭鋒擔任副軍長。第29師被改編爲第83師,師長是朱耀華、政委是李曼村。劉竹溪的部隊被改編爲第28軍第83師第247團,繼續由他擔任團長。他率部迅速渡過長江,參加了著名的上海戰役。1949年6月底,他又率部殺入福建省。

    

    平潭島一戰,劉竹溪率部殲敵數百人。在附近的大、小練島,他又率部殲敵1200人以上。戰後,他突然接到了第10兵團政治部組織部的通知。組織上考慮到他負傷後留下殘疾,給作戰、工作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所以安排他和第84師政治部主任翁默清同去上海就醫。不久,他聽到了金門戰役失利的消息。聞此噩耗,他悲痛欲絕。

    1950年8月,他正式歸隊,被提拔爲第84師副師長兼參謀長。但是很快,他改任爲師參謀長。對此,他極其不解,但還是堅決服從上級的命令。也因爲這個因素,1952年定級,他僅被評爲準師級。1951年7月,他改任爲第28軍炮兵室主任。他工作認真,勤奮學習,很快熟悉了炮兵業務。因爲業務熟練,他受到過蘇聯顧問的讚揚。

    

    1954年,我軍學習蘇軍的建制和體制。同年7月,他改爲第28軍炮兵副軍長。但是一些史料卻這樣介紹,劉竹溪是第28軍代理炮兵副軍長。他雖然不高興,但是都忍了,並未去吵鬧過。由此可見,一個革命前輩的氣度和胸懷!隨後,他來到南京軍事學院學習。1955年,他被授予上校軍銜,並且被選舉爲第28軍軍黨委候補委員。

    

    1956年,劉竹溪正式畢業了,改任爲南京軍區某炮兵射擊場主任。1959年,他因爲身體不好開始住院養病。從1960年開始,年僅40歲的他長期養病。1965年,45歲的他正式離休。也因爲病休的因素,他並沒有晉升爲大校軍銜。1957年,他被授予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枚和二級解放勳章一枚。2010年,他因病去世,享年90歲!

    

    總結下劉竹溪老前輩的一生:他在早年家道中落,被迫輟學,當過鐵路巡警。抗戰爆發後,他毅然參加八路軍。在戰爭年代,他敢打敢拼,對黨忠誠,爲人耿直。他頂撞過宋時輪,痛罵過蕭鋒,揍過一個省軍區副司令……因爲直言不諱,性格倔強,他的仕途多少受到一定影響。但是他無怨無悔,從不計較一些個人得失,所以可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