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潔緣雖然是英雄兒女,但是從小缺少父親的關愛讓她的童年有所缺失,從她不喜歡這個身份,再到她讀懂她父親,明白了捨生取義的真正含義,再到她自己穿上了軍裝,終於承認自己是紅色基因的傳承人。可抗洪英雄高建成的女兒這個身份,讓高潔緣很難接受。

    

    一首慷慨激昂,激盪人心的《出塞》表達出了徐錫麟的愛國情懷和悍不畏死的軍人情操。兩千年前的馬援說“大丈夫就應該戰死沙場,用馬皮包起來安葬,怎麼能死在牀上呢”。有一首軍歌《戰士就該上戰場》裏面有一句是這樣唱的“只要祖國一聲呼喚,唱起戰歌奔前方。”

    軍人就應該上戰場,在這樣的和平年代裏戰場不是槍林彈雨,而是洪水、地震、瘟疫,98年那場大洪水,滔滔華夏,令無數人流離失所,爲挽救更多的生命,又有無數的戰士投入到這場與天鬥、與洪水斗的抗戰當中去。高建成就是其中一個。

    1965年10月,湖南湘陰縣南湖鎮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誕生了一個男娃,他的名字叫高建成。高建成家裏本不富裕,父母親都是田裏的農民,靠着家裏的幾畝地來實現溫飽,知道家裏的條件不富裕,高建成特別努力,再加上他自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給了他父母很大的安慰。

    高建成中學畢業後被因成績優異選入空中學院讀書,那時候學校是包分配的,他畢業後被分配到武漢空軍某炮團。優秀的成績並沒有讓他驕傲,更是勉勵他的動力,從排長到指導員,一次次的證明他的勤勞好學,工作紮實。

    他本擁有非常好的前景,卻因爲98年那場洪水改變了他的一生

    1998年長江決堤,長江下游的百姓、農田、房屋都面臨着淹沒的危險。房屋沒了還可以再造,農田淹了還可以再種,萬一人沒了希望也就沒了。在這緊急關頭,高建成臨危受命到抗洪搶險的一線戰場上去

    臨行前他給家裏寫了封信,信裏是這樣說的“媽,我馬上就要帶兵執行抗洪搶險任務了,家裏置了新房,等我抗洪勝利回部隊後,便利用休假的機會接您老人家來住,讓您老人家和我們一起生活,享受晚年幸福”,可誰知,這一去便成了永別。

    1998年8月1日,33歲的高建成帶領着人民子弟兵前往簰洲灣進行搶險戰鬥,意外來的這麼突然,行軍途中突遇長江決堤,洪水滾滾襲來,高建成沒有亂,面對數米高的巨浪,沉着應對。

    高建成是一個有擔當,具有犧牲精神的人。面對洶湧的洪水,即便是救生器材不夠,也不會置手下的戰士於不顧,他把自己身上穿的救生衣脫下來給新戰士穿。情況兇險被迫轉時,他堅持最後一個走,不放棄任何一名羣衆和戰士。與洪水博鬥過程中,先後救出八名羣衆和戰士。洪水肆意橫流,似乎一定要給高建成某種教訓。這天夜裏九點多,洪水越來越大,他把新戰士推到一棵大樹上,自己卻被巨浪捲走。

    他把希望給了新的戰士,把危險留給了自己。他這種犧牲精神感動了“上層建築”,感動了全國人民,更感動了他女兒。

英雄兒女

    她女兒當時只有四歲,對犧牲沒有太大的概念,那時候的她只知道她的爸爸再也不會回來了。

    作爲英雄後代,身上難免會被貼上烈士家屬的標籤。隨着高潔緣漸漸長大,特別是青春期的高潔緣,跟大多數九零後一樣,喜歡火星文、崇尚個性,有自己的審美觀。可抗洪英雄高建成的女兒這個身份,讓高潔緣很難接受。她情願不要這個身份,她多想自己父親不是軍人,沒有參加那場抗洪戰役。

    從小就有不少人在她身邊說:“父親是捨身救人的大英雄”,可是,那又怎麼樣呢?看着別的女孩每天放學都有父親接送,別的女孩都能來參加家長會,心裏一陣酸楚。她不願意參加任何形式的抗洪紀念,不想了解98年這段抗洪歷史。只能在無數個夜晚,心中呼喊着父親

    2012年高潔緣面臨着高考,面臨着人生重大的選擇,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高潔緣無不例外的表現出青春少女的迷茫。似乎冥冥之中註定,或是有父親在天上指引,高潔緣回到了父親的老部隊,巧的是那天有老戰士報告活動,她在現場聽了一場。回來後跟母親說,她決定要報考軍校。

高建成女兒現狀

    聽聞高潔緣要報考軍校,她媽媽流下了眼淚,其實她媽媽一直在等她做這個決定,她堅信爸爸也希望她這樣

    讀軍校的幾年時間,高潔緣釋懷了,她讀懂了父親的那種捨生取義的精神,明白了作爲一名軍人的使命和革命意志,明白黨旗下的誓言是需要用血和生命來承諾的。

    當她第一次穿上軍裝、第一次進行體能訓練、第一次使用武器等等,這都是她涅槃重生的開始。她明白自己該追尋什麼樣的人生,要走什麼樣的路,逝去的父親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着她指引着她前行

    高潔緣從軍校畢業後,主動申請調回了父親之前所在的部隊,她站在父親的雕像前告訴他,她繼承了父親的遺志,準備完成父親未完成的事業,她站在父親的塑像前,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爸爸,我來了,我要穿好這身軍裝,走完您未盡的路”。

    她用十八年讀懂了她爸爸,也用十八年找到人生方向,作爲英雄的後代,她並不想大家忘記那場滔天洪水是怎麼肆虐百姓,更不想大家忘記爲了這場洪水所犧牲的英雄。她加入了老戰士報告團,和老戰士一起,爲大家講述當年抗洪戰鬥搶險的故事。

    老戰士報告團是退休老紅軍、老八路、老戰士組成的志願組織,奔波合國各地,講述軍營裏的故事,弘揚革命精神,高潔緣是這些人當中第一個九零後成員。

    高潔緣雖然是英雄兒女,但是從小缺少父親的關愛讓她的童年有所缺失,從她不喜歡這個身份,再到她讀懂她父親,明白了捨生取義的真正含義,再到她自己穿上了軍裝,終於承認自己是紅色基因的傳承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