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条》辗转于 7 个国家拍摄,据帕丁森介绍,整个制作团队有约 500 人,这中间有一半的人需随剧组飞往各国拍摄,每个国家都有一场大场面戏,就像每个电影都有高潮," 这里是每个国家都有 "。《信条》最近释出的第二波中文预告片,透露了更多的信息,不像外界猜测的时空穿越,这一次诺兰玩的是逆转未来。

新快报记者 聂青 在疫情的影响下,北美大片撤的撤 ,延的延档,始终如一,未曾更改档期的就剩下克里斯托弗 · 诺兰的《信条》了,坚守北美 7 月 17 日的上映日期。《信条》的出品方华纳兄弟曾表示全球八成以上的电影院开门,才会发行电影,而影院也期待着《信条》能重新燃起观众的热情,把他们带进影院。这一部影院复工后的首部大片,成为全球电影院的希望。《信条》的上映也将同时盘活《花木兰》《神奇女侠》这些大制作电影的热度。29 日,有好消息传来,全球第二大连锁电影院 Cineworld 预计将于 7 月开放,《信条》首批上映。

当全球影市都指望着诺兰时,诺兰也一如既往地贡献了高质量的影片,悬疑、烧脑、精良的动作场面一个不少。《信条》最近释出的第二波中文预告片,透露了更多的信息,不像外界猜测的时空穿越,这一次诺兰玩的是逆转未来。经外媒描述,以及所能见到电影的宣传物料,此次《信条》的整体质素堪比《盗梦空间》。

《信条》究竟在讲什么?不是时空旅行,是逆转未来

自从《信条》开始拍摄,影迷们便对其内容百般猜测。最初的官方宣传语是," 一部围绕着国际间谍活动的动作史诗电影 ",后来你会发现诺兰想要表达的远远不止这些。作为科幻大神,从《致命魔术》到《盗梦空间》、《星际穿越》,都是在严谨的科学基础上探索不同的领域,无论是梦境还是遥远的星空。

关于《信条》的内容,观众在第一条预告片中,除了从翻车到还原的汽车,未能得到更多的信息。而近来在亚马逊上架的一本幕后制作书《信条的秘密:走进克里斯托弗 · 诺兰的量子冷战》,才让大家知道了大致的方向。

由于在第一条预告片中,主演约翰 · 大卫 · 华盛顿所经历的时间与周遭的人都是相反的,火车倒开,浪花逆行,有不少人猜测《信条》与时空旅行相关。另一位主演罗伯特 · 帕丁森在接受采访时予以了否认,他表示自己的角色不是一个时间旅行者,而影片 " 事实上根本不涉及时间旅行 "。

最近曝光的第二波中文预告,这一说法得到了证实,其中明确提出不是时空穿越而是逆转未来,子弹不是射出来而是被枪壳接住;绑着绳索,可以从楼底直接飞到楼上。这一切的实现,需要的是天能(tenet)。

《信条》场面有多大?诺兰买了真飞机撞向停机库

很多人都知道,诺兰此次拍摄《信条》,几乎是不惜成本,所需制作费用 2.05 亿美元,仅次于《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2.5 亿美元)。《信条》辗转于 7 个国家拍摄,据帕丁森介绍,整个制作团队有约 500 人,这中间有一半的人需随剧组飞往各国拍摄,每个国家都有一场大场面戏,就像每个电影都有高潮," 这里是每个国家都有 "。

在最新的预告片中,罗伯特 · 帕丁森饰演的角色说想要炸毁一架飞机搞个大场面。令人不出所料的是,向来不惜成本出动实景的诺兰,真的买了一架波音 747 撞向了停机库。

诺兰自己说,曾经也有考虑用微缩模型及布景,还有视觉特效来完成这场戏,但后来去了美国加州的维克托维尔考察时,发现了大量的旧飞机,经过自己的仔细琢磨,诺兰认为用真飞机和真摄影机来拍,比起模型、后期的电脑特效更有效率。他自嘲 " 这也算是一种冲动消费 "。

诺兰坦言这是自己迄今为止最有野心的电影,国际跨度非常大,以全新的方式整合了电影的不同类型,演员的阵容和幕后的布景也十分之庞大。而帕丁森则连连感叹,这么复杂的电影只有诺兰拍得出来,他认为自己就算看过正片也未必能全部理解," 相当高级的物理理论,太太太复杂了,可以说会有 10 亿种不同的解读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