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梅伊马斯克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利用策略性分配注意力的方法,列出目标,按照优先顺序去执行,把职场女性从无序的工作和生活中抽离出来,找到事业和家庭的平衡点,让生活变得更有序。最后,她还会将这些目标,优次排序,形成执行计划,策略性分配注意力:比如“创作类”工作需要“深度工作”一般放在注意力较强的上午9-11点或下午4-6点,而“创作类”中当天又有公司的宣传文案、客户的营养检测报告都需要完成,根据交稿时间确定先后顺序,上午9-11点集中精力完成宣传文案,下午4-6点完成检测报告。

网上流行过一个段子,说现代的女人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斗得过二奶,打得过流氓。

虽然是笑话,也折射出现代社会对女人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要求的背后,其实是多个目标同时袭来甚至长期并行。

比如一个妈妈,如果只专注于其中一个“孩子成长”的目标,她就会全方位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试图为孩子设计人生道路的每一步,甚至不放过孩子生活、学习的每个细节,这样的妈妈不仅会迷失自己,还可能会教育出只懂依赖的巨婴。

相反,作为妈妈只关注自己成长、职业发展,对孩子不管不顾,孩子与留守儿童无异,过了孩子教养的“有效期”,“教子无方”的痛心就会不时上演。

那么,一会儿关注自己职业发展一会儿又关注孩子成长,哪个目标都不过度专注,是不是就能两个目标都能发展很好呢?同样不行,这很可能造成自己每天都处在焦虑中,因为刚做一点孩子成长方面的事情,又马上转到职业发展中要提升的地方,结果哪个都没做好,会被各个方面的挫败打击。不仅徒增了焦虑,还可能引发家人、公司领导的否定,甚至是“觉得自己很没用”的自我否定。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现象呢?

这与人类的大脑机制有关,当多个目标争夺大脑对它的注意,面对这种争端,非理性、无意识的大脑一般有两种应对措施。

一是,听从其中一个目标,忘记其他目标。这就是超聚焦,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数学家迷失在逻辑推理中,被公共汽车撞倒;游戏迷沉浸在电子游戏里两天两夜,忘记吃饭;我迷失在自己的思想中,忘记参加会议。超聚焦的人,常常无意识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目标,不自觉的陷入进去,而自动化的忽视其他目标,这是因为自己的注意力并不受自己控制,而是被目标左右,这样的结果,只能造成有些目标超额完成,其他目标寸步未行,这无论对人生的规划,还是每天工作的规划,显然都不是理智的做法。

二是,试图用狂热的行动完成所有目标。这就是注意涣散:只要一个目标正在被满足,自己就干脆地转向下一个目标。一边看电视,一边发短信,同时查收邮件,还想着今晚的购物清单,同时进行多项任务。

注意涣散的人,常伴随“好高骛远、贪多求快”的行为模式,这是因为他们的底层逻辑是“想在最短的时间把所有事都做好”,而这往往是自不量力,结果就是什么事都做不好。因为同时做所有的事情等于什么也做不好......自己的注意既在每个地方,又不在任何地方。

答案是:做注意力的主人,理性的、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不被目标左右,而是做目标的主动选择者、主动完成者。就是策略性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暂时优先处理一个目标,同时不忘记其他目标。

在前文的例子中,能控制自己注意力的职场妈妈,一天当中,上班时她会专注在工作本身,回家心无旁骛的高质量陪伴孩子;一年当中,她会根据“生命之花”的分类方法,将自己的注意力有规划的分配在人生的各个维度上,达到均衡发展。

那么,策略性地分配自己注意力的具体步骤是什么呢?

第一步,觉察、反思,不陷入无意识:觉察多个目标同时争夺大脑的时刻,将自己抽离出来,不陷入无意识,不被感兴趣的目标吸引,也不被“求多求快”贪心控制;

第二步,列出目标,分门别类:将目标全部列出,分类整理,比如一天的目标,可初步划分两大类,别人可以代劳,必须自己完成的,必须自己完成的部分又可分为“创作类”“沟通类”“固定类”等等

第三步,优次排序,形成执行计划,策略性分配注意力:根据自己注意力强弱时段、目标要求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目标重要程度的先后顺序等原则,划分不同类型的目标及同一类型细分目标先后顺序,形成执行计划,策略性分配注意力。

策略性分配注意力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享誉全球,特斯拉的创始人,硅谷传奇马斯克,无论何时在接受采访时,总要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他的母亲:梅伊马斯克。作为儿子,马斯克的优秀是毋庸置疑的,超出常人想象的是,68岁梅伊马斯克,一头银发,仍在T台走秀,优雅地击退了岁月,作为单亲妈妈的她,不仅养育了优秀的儿子,同时创造了自己的成功事业。

事业的追求和孩子的教养两不误,职场女强人&娃的完美妈,梅伊马斯克成功做到了,还成为了世人崇拜的对象。在一次分享经验的采访中,她提到,她从小养成的一种习惯,帮了她大忙,当每天面对100件、1000件家里的、公司的事情等待她处理,她就是会有意识、有策略地分配注意力,将有限的注意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才获得了这些成就。尤其在她离婚初期,这一点尤为关键。

那时,她自己带着3个年幼的孩子,营养师事业也刚刚起步,各种事情对于注意力的争夺战常常处于焦灼状态。

面对新目标新身份,梅伊马斯克先给自己定了原则,一是要事第一,抓住重点,孩子、工作、健康依次是她最重要的三件事。所以,为了腾出更多自由时间照顾孩子,虽然她的营养师深造刚毕业,但她还是放弃大公司的锻炼机会,选择了自己创办公司。

二是建立自己的支持团队,前夫、母亲、保姆、助理,明确人员的分工,能分派的工作不亲力亲为。三是无论多忙,梅伊马斯克都要每天最少抽出30分钟时间在安静的环境中,独处反思前一天工作、生活的得失,如何不断提升工作、生活的效率和质量等。

其次,她还列出目标,分门别类:每天临睡前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列出转天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并进行分类,如可分派的,必须自己完成的、可放弃的等等。

最后,她还会将这些目标,优次排序,形成执行计划,策略性分配注意力:比如“创作类”工作需要“深度工作”一般放在注意力较强的上午9-11点或下午4-6点,而“创作类”中当天又有公司的宣传文案、客户的营养检测报告都需要完成,根据交稿时间确定先后顺序,上午9-11点集中精力完成宣传文案,下午4-6点完成检测报告。

就这样,虽然她每天还是有100件事情要做,但她清楚地知道她在做最重要的事情,没能做到的那件事是分派出去或主动放弃的。她对自己工作、生活的驾驭能力越来越强,孩子们茁壮成长,一个比一个优秀,事业上也步步高升。

从梅伊马斯克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利用策略性分配注意力的方法,列出目标,按照优先顺序去执行,把职场女性从无序的工作和生活中抽离出来,找到事业和家庭的平衡点,让生活变得更有序。

总结

带娃VS工作?当多个目标同时来袭,职场女性的突围,并非无迹可寻,做注意力的主人,策略性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分配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现代女性的必备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