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中国企业要想上市有两种制度,一种是核准制,一种是注册制。其中沪市主板和中小板以及创业板目前实施的是核准制,在科创板实施的是注册制。

核准制:证券发行不仅要以真实状况的充分公开为条件,还必须符合证券管理机构制定的发行的实质条件,核准制的目的在于禁止质量差的证券公开发行。

注册制:是指证券发行申请人依法将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公开,做成法律文件送至主管机构审查,主管机构只负责审查发行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的一种制度。


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拉开了大幕。

从2019年6月科创版注册制落地到2020年4月创业板注册制提上日程,我们不仅看见了注册制在我国股市的分批落地,更看见了国家在经济转型关键期对高科技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制造企业从政策层面的大力度倾斜。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未来我们有可能会看见注册制在中小板和沪深主板的陆续落地实施。

中国A股从1990年开始到现在近30年,截至2020年3月6日,中国的A股市场一共有

3807

只股票,做的好的也就300(沪深300)家左右,这还是在国家严格审核制上市下的结果。


到了现在的科创板和未来创业板注册制实施,纯粹靠企业的信用背书,这些注册上市的企业注定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参与股市投资的股民对注册制实施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随着注册制在中国股市的分批落地实施,中国股市的股票数量会越来越多;市场资金就那么多,这时壳资源会一文不值,存在较多财务问题的ST股会被市场无情淘汰,没有业绩支撑的题材股、垃圾股会被市场边缘化;很多股票会跌到底,最后退出股市。

股民在股市注册制落地后是镰刀还是韭菜的命运?其结果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股民买卖科创板或创业板的股票时一定要先给自己点时间想想为什么要买它。因为在实施注册制的科创板或创业投资大概率有可能会是一个失败的投资。


尽管它们有可能会让股民遇见并抓住一个如阿里、腾讯或恒瑞医药那般亮丽的超级牛股,但在企业发展初期它们厮杀能力太弱,存活下来的几率起伏太大,中国股民能长期坚定看好并捏住一支潜力股的定力太弱,这是由中国股民的性格所决定的。

在科创板或创业投资如果股民不想做韭菜,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做你懂得行业,选择做符合科技发展趋势有可能是行业隐形冠军的企业,企业领导人是一个务实的干将,并且股民要做好一段时间(1-3年)不赚钱的思想准备。

综上所述:

无论是已经开始落地的科创版还是未来有可能实施注册制的创业板,股民拿到牛股的几率是微乎其微。因为在几千家科创板或创业版上市公司里大浪淘沙淘出几十家,那要股民有多毒的眼光和定力呀。

所以在注册制背景下投资不仅需要投资者擦亮眼睛耐心分析和判断,更需要认定目标后坚持长期持有,因为我们相信中国科创板和创业板会在未来10-20年里一定会出一批(10-30家)类似德国制造业细分行业里的隐形冠军企业。

(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必删除)

相关文章